黄绮(1914-2005),我国著名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他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在古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画篆刻等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有着独特建树,被学术界称为“黄绮文化现象”。尤其在书法创作方面,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铁戟磨沙体”开创出“雄、奇、清、丽”之“中国北派书风”,“三间书”兼容并蓄,凛然独步,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黄绮,原名匡一,号“九一”,斋名笔帘留香处、五金屋、二象室、夜吟馆。江西修水人。是为北宋书法大家、开创江西诗派的诗人黄庭坚的三十二世孙。黄绮五岁学颜、柳字贴,诵诗词。后学“二王”书。早年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王力等学界名宿,打下了坚实丰厚的学术根基。
书法大家
黄绮书法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博才众长,深研精进,独创“铁戟磨沙”体和“三间书”,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书法艺术风格,深得中外人士赞赏,在日本有“黄体”之说。书法“铁戟磨沙”既体现了字体的遒劲刚健和笔画雄浑硬拙的外在风貌,又蕴涵着笔接千古、钟鼎碑碣的金石之气。同时他的书学美学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睿智的哲思、敏锐的艺术感受和较强的实践知道意义。
黄绮先生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而且是以为忠诚的共产党员。他一再申明,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一名研究员、教授。作为学养渊深、德艺双馨的学者和艺术家,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时充满了回报社会的深情爱心,曾把文革后期补发的工资,全部缴纳了党费,把生活节俭的费用自主贫困地区的儿童,1998年,他又把自己收藏的471件艺术精品和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黄绮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独辟艺境、谦和待人、急公好义的高尚品德,鼓励着每一个认识他、了解他、敬佩他的人。黄绮先生高尚的人品和文品,为当今治学的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