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陶然秋缘 2015-10-12

                                        来源—互动百科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概况


  【作品名称】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创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苏轼
  【作品体裁】词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原文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词牌


  【浣溪沙】
  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细雨斜风作晓寒,
  ⊙●⊙○⊙●△(平韵)
  淡烟疏柳媚晴滩。
  ⊙○⊙●●○△(协平韵)
  入淮清洛渐漫漫。
  ⊙○⊙●●○△(协平韵)
  雪沫乳花浮午盏,
  ⊙●⊙○○●●(句)
  蓼茸蒿笋试春盘。
  ⊙○⊙●●○△(协平韵)
  人间有味是清欢。
  ⊙○⊙●●○△(协平韵)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词牌释义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谓﹝摊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则应作为纱,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调别名﹝山花子﹞。
  〔作法〕 本谓四十八字,俨然一首七言诗,但颔联与尾联各缺四字耳。第一、二句,即为七言诗仄起之首二句。第三句亦与仄起七言诗之第三句同。而第四句仅三字,句法上二下一,为不完全之七言诗第四句。后半首二句句法,更与七言诗颈联无异。第三句亦与七言诗第七句相同,而末尾三字,其句法竟亦同于仄起七言诗之末尾三字。据词中有减字之例,则此调殆亦可名为减字七言诗矣。
  菡萏香销翠叶残,
  ⊙●⊙○⊙●△(平韵)
  西风愁起绿波间。
  ⊙○⊙●●○△(协平韵)
  还与韶光共憔悴,
  ⊙●⊙○●○●(句)
  不堪看。
  ●○△(协平韵)
  细雨梦回鸡塞远,
  ⊙●⊙○○●●(句)
  小楼吹彻玉笙寒。
  ⊙○⊙●●○△(协平韵)
  多少泪珠何限恨,
  ⊙●⊙○○●●(句)
  倚阑干。
  ●○△(协平韵)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作者


  苏轼
  (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 赏析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