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说“逆向关怀”是对孩子远见的爱护

 超人小贝 2015-10-12
      

        关于“逆向关怀”一词,我们得从动物园的鹿群说起。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既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很快就繁殖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绝种的危机。后来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近些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或许因为失恋、或许有抑郁症、或许因为工作、或许...总之,这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点。从中国人口网上得知,目前我国有8000万独生子女家庭。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3千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警示着我们的社会:必须拿出有效良方来面对众多独生子女面临挫折时“不堪一击”的现状!

        作家刘心武年轻时报考大学未考上心仪的名校,只考上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师专,他父亲没有什么安慰的话,只是说:“让你早点倒霉,有好处。”而只上了师专的刘心武,若干年后由一篇《班主任》一炮走红全国,几年后成为中外闻名的大作家,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但年少时的“出师不利”未尝不是他日后发愤成为大才的“逆向激励”,刘心武父亲的一席话,也未尝不是一种颇具“激将法效果”的“逆向关怀”。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望子成龙,将来在社会有所作为,也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孩子脆弱、依赖、攀比、消极、懒惰等不良心理,无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适当给孩子一些“逆向关怀”。

        该碰的钉子要碰

        作为父母,总是习惯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育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小,缺乏应对社会的能力。所以,千方百计做彻底的“N”包——包揽所有的一切,为孩子遮挡所有的风雨。踏上社会,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假如孩子从小没有体会过挫折与被拒绝的滋味,你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孩子长大后能有足够强大的心态应对这样的情形?带着救生圈学游泳,是永远成不了运动健将的。

        该绕的弯路要绕

        大部分的家长都喜欢为自己的孩子铺路,并乐此不疲。却从未问过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倘若孩子走在父母为他铺好的道路上,他能安心吗?相反的他会对于其它的路激情澎湃想去尝试一番。由此看来,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们总是以孩子小、不懂事的理由为他们开脱。一些小错固然可以一笑而过,但涉及一些原则性的错误却不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定要让孩子吸取教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培养孩子敢于担当的责任感。

        譬如与同伴一起游戏玩耍时,因为你孩子的疏忽导致了对方身体上的伤害,不论大小,首先就要教育孩子真诚道歉,取得对方谅解。而不是首先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或其他客观原因。

        承受该承受的苦和累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家长们最普遍的想法。家长们恨不能自己三头六臂,把孩子成长中苦和累的担子都往自己肩上挪。

        孟子曾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受苦受累的经历可以磨炼一个人坚强的性格,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坚定信念。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生活中,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担一些苦和累。譬如家务,譬如社会实践。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

        来点“逆向关怀”吧,看似有点不近情理,看似有点虐待之嫌,然而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有远见的爱护,是爱的特殊形式。来点“逆向关怀”,就是向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懒惰意识、享受意识和唯我独尊的意识宣战。

上一篇: 你会“爱”孩子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