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启宾 “在这个世界上,痛苦如影随形。”《圣经》如是说。凡人类历史所及之处,只要是伟大的进步,都离不开人们用智慧的方法陈述他们的痛,让时代向人们传递的伤成为“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的力量。 而有的人刚强,痛却一声不吭。在过度内敛的性格下他们的内心难免风化成坚硬的礁石,刚强却麻木。这些人是鲁迅笔下对民族耻辱的围观者,他们再也感受不到痛。 也有些人直率,微不足道的痛他们也要人人皆知。很难评价这一种性格,但在现今建立在和谐、合作基础上的社会,这是一种初出茅庐的稚嫩和肆无忌惮的张扬。 我更欣赏的是“痛而善言”,一种进退自如的智慧,一种海阔天空的潇洒。这是在内心痛苦时仍能面带微笑地向旁人言说世间美好的胸怀,也是在人为社会所需要时无论多痛也能登高一呼的坚韧。两千年以前,子曰“君子和而不同”;两千年以后,清醒的人们意识到了“痛而善言”的力量。 因为有痛,所以坦陈。人世间最为美好的莫过于守望相助带来的幸福,更因为痛而善言,痛的人才得以将自身的痛化为敲响旁人心中警钟的力量。正如同在广州身患癌症,却无从治疗他的亲属更是“痛而善言”,用微博等种种渠道将至亲罹难的消息向社会传递。身体健康的人们在此刻意识到完善社保制度的重要;麻木迟钝的人们同情的心被唤起。痛而善言的力量竟如此强大,它不仅仅是让个体的福祉更优渥,更是集体社会、国家民族进步的动力所在。 回望往昔,痛而善言让多少人走向成功,又让多少次民族国家的危机迎刃而解。烛之武痛那暴秦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便凭自己步步为营的战略在那秦国大殿用智慧的语言战胜于朝廷;鲁迅有感于国家陷于危急存亡之秋,便不畏强暴,以时代最为需要的方式登上历史的至高点,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震撼了多少迷茫的心灵。 令人深思的是,痛便直言令三闾大夫成了汩罗江上一抹怨魂;痛而不言的,恰恰是平庸的大多数人。 于是,当你内心承受痛楚之时,用正确的方式向世人坦陈吧。一个人的痛是一种煎熬,两个人的痛却是守望与新生。 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精彩 哒哒 | 点击阅读更多趣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