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书整合论
2015-10-12 | 阅:  转:  |  分享 
  
读书整合论

当下中国读书出现二种声音:一种是进入网络时代,给传统意义的读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有人甚至认为没有继续推崇纸质读书的必要,持此论者多为青年人;另一种是在任何时候,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纸质读书必不可少,且深度阅读还是纸质读书更重要。此二种论调各有各的道理,又有各自的不足,故需要进行整合,我在此提出读书整合论。

一、网络读书的优势与不足

首先网读便捷。只要能上网,有一台电脑,随时阅读,自由自在。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一直读下去,不受任何干扰,(前提是拥有电脑,或有笔记本电脑)。由于这种在形式的高新技术,使得现在阅读更加便捷,加上手机、电子书的出现,又消除设备上的“沉重”和条件上的“苛刻”,使人阅读自由、轻松,甚至把零碎时间用于零碎阅读,这样长期地阅读下去,也就养成读书的习惯。这种情形,在阅读的初期是为了消遣,以打发时间,避免闲得无聊;到了阅读的中期,对阅读本身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阅读真能使自己发生变化,外显的言辞,内隐的思想都会有大程度的提高,这时就会产生某种由阅读所带来的内心的满足感;到了阅读的终期,足以抵消原来的“阅读饥饿感”,自然而然就会养成一种习惯。有专家认为,一个人的习惯刚刚开始,只要21天,就可以有了习惯;坚持到90天,习惯就会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估计也需要一定的阅读数量去积淀,别人多少天我无法知晓,我本人可以说是从小就喜欢读书,一生有阅读的习惯。一个人只要养成读书习惯,对自己来说,就有了淡泊的心境,从容的举止,优雅的风度,内在的宁静,故对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精神的成长影响甚大。

其次网读广泛。网谈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打破了纸质阅读视野的局限性。一个人如果掌握多种语言的话,那么他的阅读可以消除语言上的隔阂,使得自身的阅读毫无障碍,全世界的好书都可以为他提供方便。领域的藩篱被取消,时空的范围又无局限,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或是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等,只有想读,都可以找到相应领域里的书籍来阅读,这样阅读上的广泛性,使得自己更有知识,也就不会“受骗上当”。为何?因为古今中外的知识垫底,什么骗术书中都有。此外,由于阅读的广泛性,因此,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各个系统的知识在合理的碰撞中,就会产生一种裂变,导致新思想、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的出现,所谓创新,就是建立在这种知识大融合的基础上的。没有这种阅读的广泛性,就不可能谈创新,因为人的视野有限,所知有限,太容易闭塞与满足现状了。

第三网读深究。假如有某一种知识不太清楚,你只要到百度、Goodle等网站进行这个知识的引擎搜索,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芝麻开门”一样,马上给你提供全面而又完整的知识出来,以备应时之用;如果对某个专题有兴趣,通过搜索相关知识,也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供你积累、筛选、抉择,以备研究之用;还有同样的问题,当今人士如何研究,研究到何等程度,更可以通过搜索,得到资讯,得到借鉴:如材料的运用,方法的思考,文本的撰写,立意的确立,思想的共鸣(或商榷、质疑、批驳)等。

网读不足:

其一速度过快。网读很容易使人心浮躁,容易把速读当做宝,一切尝鲜,一划而过,这样仅满足一时之快,而忘了有些书宜慢读才有滋味。

其二信息过滥。原来封闭落后,眼界不开;现在开放,眼界过开,人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不得不被“选择”,常常为之大伤脑筋。

其三无法勤笔。读书中有点想法,或是感悟,很想写下来,可是,无处可写,也无处可录,白白地让灵感来了,什么痕迹都未留下,使人白白地浪费了脑力等。

纸质读书的长处与短处

纸质读书富有传统精神。中国自古以来,人们的读书向来以纸质读书为本,掩卷而思,看书入神,对册批阅,来回背诵,无一不是纸质书籍的功劳。在传承文化精神中,纸质读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像明代学者宋濂“风雪之夜还人书”的辛酸;像“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的激励,也都是对纸质读书况境的折射。现在到了网读时代,纸质读书的文化传统也不可缺失。

纸质读书属于深度阅读。读书是否深度,可能在书的本身,但更多的还在于人。据说李敖、柏杨关在监狱中,不忘读书,保持研究的兴趣,依然撰写大量的文稿。其中柏杨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全部翻译成白话文,为大众减轻阅读古文的难度,属于功德无量的伟绩,使之保持对读史的兴趣,这种专心于一本书的方式,则是深度阅读。无独有偶,经济学家许涤新被关在监狱中,以读《资本论》为主,反复研读,深入思考,得出许多新的见解,这同样也是深入研究。毛泽东读辛弃疾的词,还发现宇宙的意境;读《红楼梦》发现四大家族的政治内涵;读《三国演义》,发现人才辈出,力挺青年干部,认为其也可以大有作为;读《隆中对》,以战略家的眼光,甚至发现其中有不符合实际的“空想”成分。

纸质读书更具书香趣味。在自己喜欢的书籍上,作上记号,写上批注,进行点评,撰点眉批,以说明阅读的趣味。金圣叹对“庄子、离骚、杜诗、西厢记、水浒传”等经典书籍进行点评;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进行点评;清朝诸多才子对张潮《幽梦影》进行点评;曹操、李世民等人对《孙子兵法》进行点评,开辟了文人雅士、军事统帅点评的新园地。毛泽东年轻时,对泡特金的伦理学,原著仅10多字,可他的批注就有一万二千多字;梁启超为蒋百里撰写一本书的序言,居然洋洋洒洒,写的东西超过原著,后来单独出版,是清朝三百年来的学术评价。据说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评注之书不肯外借,如果有人硬是要借,他宁可外买新书给之,不是他小气,而是那本书上有自己的心血所在,研究的思考所在,生怕借出去的书,收不回来,导致研究的过程中断而无法进行。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一书中记载,自己研究的经、史等书籍,一直待在身边进行研究,即便是渡海北还,也不肯丢下,因为那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纸读不足:

主要是查找问题,寻找书籍不太方便。家小书多,头脑中冒出一个问题,需要进行核实很难找到书;其次跨领域读书的广泛性有限;第三了解某一个问题,当代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不容易知晓,故研究下去很有可能早已经是别人的成果了,而研究者自己尚不知道。

整合读书的高度与深度

面对上述二种读书的方式,我们需要进行整合。所谓整合读书,就是将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优势统一,舍弃各自的不足,使之得到最大化能量的释放,以提高读书的效用。

传统的纸质读书不可缺失,依然要保持下去,但是,作为新鲜事物的网络阅读同样也不可废弃,毕竟这种阅读已经使纸质读书的单一性传统发生危机感,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而且可以整合人的零碎时间阅读的长处。手机、电子书、网络读书都使读书的形式多样化,便捷可行,这种趋势不可逆转,只能顺其自然,华丽转型。

仔细想想,整合读书的方式有四:

一是“浅”与“深”的阅读统一。浅阅读是为了浏览,使自己不至于落伍于时代,但很容易导致信息泛滥成灾,令人无法取舍,使阅读有无用之忧;深阅读是为了研究,咬住问题不放,一镐一镐地挖下去,逐尽浮土,直到见水为止,但同时需要新的资讯补充,这样新旧融合,更容易产生新的价值来。

二是“广”与“狭”的阅读统一。网络阅读收集信息十分广泛。如果根据自己研究的问题与保持阅读的兴趣为主骨,用于发散思维,那么就能使信息相应集中,这对深入研究与发现有好处。而纸质读书呢?就是一本书就一本书的信息量,横截面比较狭窄,但是其有一定的深度。故“横向”有广度与“纵向”有深度的辩证统一,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避免人的思维片面性。

三是“看”与“写”的阅读统一。网络便捷,可以多观。在众多的信息中,钓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每天都看之谓新,长期积累之谓深。但是,只看不写,就等于只输进不输出,就好像把信息多存于人脑,除了自己知晓之外,他人无法获得,这样的方式,没有多大作用,因此,必须进行自我突破,需要发挥“写”的功能。不论是“知识的摘要”,还是“信息的运用”,都需要以写促看,看写并重。

四是“快”与“慢”的阅读统一。网络阅读优势在快,一转眼“上下五千年”,又一转眼“纵横八万里”。快能使精神高度集中,心灵敏感,且保持发现兴趣的所在,但是,人一次吸纳信息量有限,可以每天吸纳一定的数量,不能无限吸纳。故纸质读书可以去弥补“过快”阅读带来的浮躁心态,使阅读“慢”下来,特别是在做研究时,更要细心咀嚼,反复斟酌,不能轻易地下结论。如胡适先生所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前者因为快,容易有假设;后者因为慢,不难求印证。

这四种阅读方式的整合与运用,将使得阅读有序、科学,更具有实效性,不再使国人纠结,在争论中,浪费自己的研究与创新的宝贵时间。





















献花(0)
+1
(本文系苹果丁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