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格律]一、引言

 江山携手 2015-10-13

  对联,亦称“楹联”,与诗、词、曲一样,是我国传统上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它的产生和汉语汉字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写得好的对联,内容深刻,艺术性很高,非常感人,令人读后难忘,并能广泛流传。

  对联的创作历史悠久,“唐宋律赋,蝉联相续”(清人林庆铨《楹联述录》)。从其字句对称与平仄相错的格律来看,可能还受到六朝产生的骈体文的影响。有清以来,对联的创作和应用愈盛。“文革”之后,由于中央及地方电视台开展春节征联活动,对联的创作也很活跃。

  “吟诗”与“作对”并称,可见其有共同的特点。但对联又有其独特的格律。历来许多联家都能心领神会,过去也有人写过一些介绍文字,但缺乏深入的研究,未能真正揭示对联的基本规律,所讲往往不得要领。

  岳麓书社即将出版的余德泉教授的新著《对联格律·对联谱》就是个新的突破。德泉同志是当今一位对联学专门家,不仅本人善于写作对联,而且有精到的研究。十年前他已出版过《对联纵横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和《中国长联三百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两部专著。这部《对联格律·对联谱》是又一部专著。本书主要讲“马蹄韵”,从理论上对“对联”的格律特点,特别是平仄的运用做了详尽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对联平仄的运用,犹如马之行步,后脚踏着前脚的脚印行走,每个脚印要踏两次,使平仄交替出现连珠的形式,而开头与末尾一般又是单平或者单仄。马蹄韵的本质特点,这种概括是很形象的。马蹄韵也是区别于诗律、词律、曲律的对联独具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对近体诗、古体诗、词、曲及白话诗、欧化诗的类型、格律(包括平仄、对仗和押韵等)、语言特点和诗歌的源流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和创造性的论述。德泉同志的《对联格律·对联谱》正是对王先生的《汉语诗律学》的继承与发展,是值得称道的。

  现在的对联并不都合乎马蹄韵。这是因为一般人以为写对联只要字句平仄对称、词语对仗、出句以仄声收尾、对句末字用平声即行,而不了解马蹄韵的基本要求。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选择了近三百副合乎马蹄韵的对联,一一标示其平仄规律,可算是马蹄韵运用的示范。由于每边句数不同,马蹄韵的运用规则(特别是句脚的平仄)也不相同。这部分是按每边一句、二句、三句、四句直到每边二十五句进行标示的。既标出句脚平仄(用大符号),又标了句中平仄(用小符号),一目了然,便于学习与掌握。我国已有诗谱、词谱和曲谱,唯独没有对联谱。德泉同志这部专著的出版,无疑可以起到填补空白的作用。

  德泉同志是四川叙永人,六十年代初考入北大中文系攻读汉语专业本科。他是班里个子不高、年龄最轻的一个同学,但聪颖好学,成绩突出,当年教过这个班的教师大都至今还有深刻的印象。毕业时正值“文革”前夕,他被分配到湖南工作。三十年来他当过中学教师,教过师范、教师进修学校和大专院校。现在在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今为中南工业大学)任教授。语言课,文学课,古代的,现代的,他都教过。又善书法,他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也很受欢迎。所撰《简明书法教程》已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但德泉同志的基本功,还是在语言学和古代汉语方面。前几年完成的七十一万字的《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足见其专业功底的扎实。该书曾得到古汉语大家、湖南师大教授周秉钧先生等的充分肯定。

  正是由于德泉同志具有较好的语言学理论修养和古汉语的专业基础,所以他研究对联,也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我读了他邮寄来的本书大纲和梗概说明,感到很兴奋。我于对联是个外行,但仍愿意为德泉同志的这部著作写这篇序,以表达我对他的赞佩和鼓励。作为湘籍人,我还要在此感谢德泉同志对湖南的教育工作和文化发展付出的辛劳与做出的贡献。

                              唐作藩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于北京大学中关园

 

目   录

一、引 言
二、联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蹄韵
  古今真正的联家基本上都按马蹄韵进行对联创作
  马蹄韵是对联独具的规则
  联律不能制造
三、什么是马蹄韵
四、马蹄韵的由来和发展
  沈约的声律理论已为马蹄韵的萌生奠定了基础
  马蹄韵在南朝已初见端倪
  唐代骈赋和律诗使马蹄韵的发展更加深入
  长联大量出现以后,马蹄韵的联律地位才得以确定下来
五、马蹄韵在对联句脚上的运用
  全合式
  段合式
  间破式
  段合间破式
  变格式
  正格与变格的掺合及转换
  末句句脚的平仄要求
六、马蹄韵在对联句中的运用
  联句的字数和节奏是决定马蹄韵句中运用规则的主要因素
  不同字数的联句对马蹄韵的运用
  不同节奏的联句对马蹄韵的运用
  领字的平仄问题
七、怎样确定联句在对联中的平仄格式
  把全联的句脚从总体上安排妥当
  确定联句在对联中的位置
  确定联句字数的多少
八、句意在马蹄韵中的安排方式
  句意不同于段意
  句脚为“平,仄”或者“仄,平”,是句意在马蹄韵中的基本安排方式
  句意何以要用句脚为一平一仄的两个小句来表示
九、马蹄韵与联句的层次性
  联句通常都只在一个层次上
  联句为并列成分时,有的可能退居第二层次
  不同层次的联句怎样按马蹄韵安排,完全由作者创作时的考虑所决定
十、联句在马蹄韵安排中的特殊处理
  对重言的处理
  对感叹成分的处理
  对叠词的处理
十一、可以不受马蹄韵约束的对联
  句脚押韵者
  拆词分总者
  多句连引者
  专名嵌入者
  句脚越递者
  依序排列者
  某些多技巧混用者
十二、用马蹄韵规则指导断句与改错
  句可断可不断者
  句必须点断者
  句不能点断者
  改错

对联谱(略)

后 记
修订补记
附录 马蹄韵与对联谱问题谈话录

 

一、引   言

  对仗工整和平仄协调,是对联规则的两大要素。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而今我们所说的对联格律,或简称“联律”。

  写对联应当要求合联律,联律不要求了,对联的本质就会失去,对联本身也会逐渐消亡。

  要求合联律,并不是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写对联,都必须百分之百地做到,更不是说稍有打破者便不是好对联。偶有打破或者说局部性的打破,只要不伤大体,是允许的。

  对联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其艺术也是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在其艺术不成熟的时期,由于联律尚未形成或者说没有定型,人们所写的对联,基本上只是局部性地合联律。即使联律已经定型了,由于认识、掌握和运用也有一个过程,人们所写的对联有多少合联律,就要看其对联律认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认识、掌握和运用得好的,合联律就多,反之,合联律就少。而对联律认识、掌握和运用得好的,在广大楹联爱好者中,总是居于少数,这就决定了合联律的对联,总是没有不合联律的多。既然如此,那么,那些内容好又完全合联律的对联,就是对联中的精华。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广大楹联爱好者做好提高工作。

  提高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理论指导。就是要从理论上阐明对联的规则是什么,使人们在对联创作时有所遵循。这种指导应当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误导。这就要求楹联理论工作者,必须对联律有深入的钻研、正确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如果自己的认识还成大问题,却去指导别人,只会把人引入歧途。

  二是作品示范。就是要写出一些堪称上乘的作品,给人们借鉴。所谓上乘作品,就是健康的思想内容和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作品。所谓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首先就是指要合乎联律或者说基本合乎联律。


 编著:余德泉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版本:初校版  仅供参阅 请勿转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