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住历史

 梭罗河 2015-10-13

    我的父亲母亲的新婚照


仅以此篇献给我的父亲黑婴(张又君)和母亲蓝凤娇

留住历史

图文 - 蓝素明


今天,10月13日,是爸爸的忌日,二十三年前,他走了;昨天,10月12日,是媽媽的忌日,四年前,她也走了。兩人去世相隔十九年,忌日相差卻不到一天,如果他們至今還在世,爸爸整整一百歲,媽媽九十二。

 

爸爸出生于1915年,那是民國初年。一百年了,我努力想像一百年前是什麼樣子——爺爺像許多廣東人一樣下南洋找生路去了,奶奶大部分时间留在家鄉照顧婆婆,撫養孩子,過著艱難的日子等待丈夫回來。苦命的奶奶沒活到老就離開了人世,爺爺續娶了第二個妻子,继续照顧婆婆,撫養孩子,而這個女人的命運還不如奶奶,她自始至終沒有見過丈夫一面,自然也沒有自己的孩子。爸爸生在棉兰,回国读了几年书之后,小小年紀也像大人一样在南洋谋生。從小到大,他思念母親,懷戀故土,卻無可依歸,好在痛苦能夠成全作家,他將難以割捨的情感無遺地寫進小說,寫進散文,在作品中縱情揮灑。百年後的今天,我從爸爸的文字回味他的思想,他的情感,才真正讀懂了這些作品,讀懂了自己的父親。

 

媽媽十七歲就嫁給爸爸,十八歲就做了母親。再想像七十五年前的情景吧——無情的戰爭來臨,年輕的父母帶著不滿周歲的大姐擠上人滿為患的火車亡命奔逃;沒過多久,媽媽懷上第二次身孕,爸爸又被日本人抓進了集中營。整整三年,他們一個身陷囹圄在饑寒交迫中掙紮,一個懷抱兩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天天以淚洗面,直到雲開霧散終於團圓的時候,爸爸才看到媽媽頸上多了一條掛著十字架的項鍊:她在絕望裡找到了信仰的寄託。

 

此後天下太平幾十年,我們看到的是一對平平常常的父親和母親,一家人在一起有天倫之樂的歡愉,也有這樣那樣的憂慮和煩惱,他們從年輕慢慢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离家越走越遠,直到一家陰陽兩隔……爸爸媽媽沒有給我們講過他們過去的故事,我們對他們的經歷实在所知寥寥,如果沒有爸爸留下的那些文字,曾经发生的一切就隨著他們的離去,永遠地消失了!

 

過去了的事情就是歷史,無論距今一千年還是三兩天。歷史要在課堂上學習,還要用身心和情感去體味。不要讓有價值的事物白白地消失吧!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我願以對歷史的真誠祭奠我的父母,祭奠他們曾經幸福或痛苦生活过的時代。

 
我們一天天長大, 父亲母亲却在慢慢變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