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长在农村的你,是否还记得多年以前的“露天电影”?

 刘沟村图书馆 2015-10-14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到离镇上6公里的堂姐家吃晚饭,堂姐住在我从小长大的小村庄。还隔老远就听到她家那方传来很嘹亮的花鼓戏曲调声,正纳闷呢,是谁家今天办喜事抑或做大寿?待车子转了几个弯后,远远的看到堂姐家的晒谷场上撑起了白色的银幕,音乐正是从那传来。

       进了堂姐家才知道今天正好轮到流动电影队在我们村放映。时隔二十年,重又见到露天电影银幕,心中莫名的激动。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涌上心头,那时外界通往乡村的消息全靠乡里接通到各村的广播,除早晚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外,乡里特聘的广播员会实时播报水稻育苗、插秧技术、施肥、病虫防治、收割等等相关事宜,其余就是乡村干部开会的通知,当然一年也会有几次在各村放映电影的时间通知。

001946dn8e2jxxd2djxxxt.jpg

      一听到有电影看的通知,小孩子绝对是欢呼雀跃、走乡串户、逢人相告,读书回家的路上不再贪玩,特乖巧、利索的完成家庭作业,在田地劳作的也早早收工回家,家庭主妇们也同样早早饲养好家禽牲畜,早早生火做饭。胡乱吃上几口,村里村外,扶老携幼,带着板凳、也有带梯子的,携着手电筒、煤油灯、火把之类,称得上浩浩荡荡向村小学操场而去。那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场面可以与当今观看明星演唱会相媲美。好不容易熬到天完全黑,屏幕上显出数字3、2、1.操场上立刻安静下来,全神贯注紧盯银幕,随着剧情发展而紧张、愤怒、悲伤、喜悦......许多美好的故事也在银幕下同时上演......

        "吃饭啰“侄子的一声叫唤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在,天色渐渐暗下来,晒谷场上依然只有我们一行四人和堂姐的家人以及放电影的周大叔,他干这行已有30多年了,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到现在年过花甲的老人,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上个世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自己也曾是乡里最有名的人!方圆几十里之内,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经济宽裕一点的,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001947cw7blv2srlkx2hyl.jpg

       天黑了,陆陆续续,从附近过来几个老人,是我都认识的,儿子儿媳都出去打工了,孙辈寄宿读书。周大叔开始放映宣传片,今天介绍的内容是关于某地实施土地转化机制改革成功案例,农民把天地租给合作社,又可在合作社干活,能拿到固定的工资。我个人觉得不适合当地的实情,因为本地每人只有几分的责任田,刚好够口粮,没有多余的去办合作社。

        电影正式放映的时候,我统计了一下人数:小孩5个,没有一个在上学的。20到55岁中间的11个,60岁以上的8个。想重温一下人山人海看电影的壮观场景只能在记忆中了。就像老狼歌中唱到的那样:如今的孩子们已不懂得从前 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