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故物诗书礼; 伴我闲情松竹梅。
- 自题书斋。松竹梅:林庆铨妻妾三人,名松秀、竹卿、梅仙
天半风清下鸾鹤; 海滨云起孰鱼龙。
不信颜回真短命; 可怜伯道尚无儿。
满架图书,嫏嬛福地; 终岁诗酒,羲皇上人。
秀毓昆明,五百里贤人聚; 祥开琼岛,八千户弦歌声。
正色立朝,精神媲文潞国; 名言传世,奏疏迈陆宣公。
绿水环邨,万本梅花名士宅; 青山当户,数间茅屋野人居。
奉天语褒嘉,不为浮靡之学; 溯先人道德,当思砥砺成材。
化洽年丰,百里瞻云赓寿佛; 衢歌巷舞,万民掬水拜神君。
伯仲齐名,衣线不忘慈母泽; 孙曾绕膝,宫袍同惹御炉香。
守正不阿,久已直声震天下; 事君以道,岂惟端色立朝廷。
书逼汉唐,昭代名家推第一; 学兼贾马,当时国士荐无双。
剪纸招魂,无限伤心怜此友; 挑灯共话,那堪回首记当年。
四代迁羊城,祖父孙曾皆食德; 卅年看虎榜,兄弟叔侄六登科。
倘夙世冤仇,胡结为母子兄弟; 论斯人品行,可质诸天地鬼神。
瀛海赋皇华,衣线犹存慈母泽; 闽山沈婺耀,纶章叠荷湛恩醲。
生丁生贵生财,福地全凭山水毓; 积德积功积行,心田惟望子孙耕。
父名臣,夫亦名臣,古所未闻今仅见; 才盖世,德亦盖世,生原无憾死弥荣。
阨其遇,老其才,发为文章,不可一世; 颂其诗,读其书,寿之梨枣,自有千秋。
宦辙历齐滕,誉重三闾,风范荣登循吏传; 丹经参慧命,神游六合,月华圆澈大罗天。
子期一去莫相逢,渺矣知音,肠寸寸而欲断; 长吉此生难再见,凄然长别,魂黯黯其来归。
理乱黜陟,汉不相关,石凉作床,苔老成屋; 书画琴棋,翛然自得,鸟呼为友,花闹如邻。
端其品,茂其学,广积其阴功,又复多能鄙事; 丧吾父,夭吾侄,又失吾良友,乌乎何以为情。
- 挽陈起荣。自注:(茂才)番禺人。品学兼优,尤长骈体。待友恳挚,余在粤时,橐笔外府,家事托为照顾
官何必拜相封侯,家人团聚如故乡,亦足以乐; 居无事雕梁广厦,杯酒笑谈来益友,小住为佳。
十三年肝胆知交,托子寄妻,异姓有如亲骨肉; 数千卷诗书遗泽,贻谋裕后,斯人必得好儿孙。
典史为官秩末僚,草木何知,但觉深恩多雨露; 宰相本朝廷一品,云泥远隔,竟蒙优睐到风尘。
才能裕国,财不盈家,当代于忠公,落落千秋可同调; 生有自来,死亦成果,知人左宫保,拳拳一疏为书勋。
曰耆曰艾曰强,愧诸昆马齿徒增,话到觽辰如昨日; 妇言妇功妇德,看裕后凤毛济美,欢胪花甲祝长春。
阿婆学作新嫁娘,争看螺髻盘青,有绕膝孙曾,戏呼少妇; 而翁本是美男子,倘把虾须濡墨,使比邻妯娌,错讶檀郎。
勋猷岂小子能详,溯先君同学深交,坐言起行,旱识希文忧乐志; 忠荩与昔贤相埒,惟圣主知人重任,鞠躬尽瘁,莫名诸葛指挥劳。
与先君总角知心,肝胆互照,道义深交,倘泉路相逢,应叙五年尘世隔; 溯长兄袒韝末谊,恩爱频加,渊源有自,记榕城叩别,曾蒙一纸剑津书。
三千里外讣音来,溯著述鸣世,孝友传家,里党仰循儒,同慨文星陨南极; 四十年来垂爱切,愧学问无成,功名小就,蹉跎辜厚望,何堪泪雨洒东床。
以经济名,以著作名,以琴棋诗酒名,明月证前身,看郎君榜列贤书,竟尔归真含笑去; 文苑一传,儒林一传,循吏世臣一传,爱才由至性,记小子联编述录,曾叨笔削苦心来。
●相关资料
林庆铨,字衡甫,又字蘅圃,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其父林昌彝(1803-1876),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其座师为著名诗人何绍基。昌彝八上公车,未能成进士。后以进呈所著《三礼通释》,获教授之职。一生著述等身,治经的最多,但最为人称道的是《射鹰楼诗话》以及《海天琴思录》、《海天琴思续录》。 林庆铨“克承家学,诗文均有天马行空之概”,“为贫而仕,其心以未得科第为憾。”(丁杰《楹联述录序》)据庆铨自述,光绪丁亥十三年(1887),奉职定安尉。定安,即今海南省定安县。所著《楹联述录》、《楹联续录》,是林庆铨的力作。何又雄《述录》序云:“林衡甫先生《联述》,所以续《楹联丛话》之未备也。”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这是继《丛话》之后的又一部门类齐全的联话之作。邹戴尧《续录》跋云:“此书一守前例,广为搜罗,补文献所未及。”林庆铨在自记中亦谈到:“此书之成,五阅寒暑”,“集中编为十二门,凡经《丛话》已选者,则不赘”,又请“文观察总其成,并加笔削数事”。这位文观察,即是文廷式的父亲文星瑞。 《述录》《续录》两书,以收罗广博、评隲得失、间参考证见长。对于梁章钜的《丛话》,林庆铨一方面续其所未备,不事稗贩;另一方面,又能以亲身闻见,对《丛话》借刻他氏的联语进行订正,如其外祖周嘉璧的联语即属此类。林庆铨还与当时的官宦(有的是其父执)、名流、文士如何绍基、丁杰、陈澧、沈葆桢、文星瑞、汪瑔、王韬、何又雄、龚易图、张联桂等人有所交往、接触。这些人物的文学活动,特别是楹联创作,都能在他笔下得到真切的反映。这对于历史人物与联语文学的研究,均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
平生所感在知己; 此老曾期于古人。
文章司马千秋笔; 意气元龙百尺楼。
共传清节胡威绢; 自有家风赵忭琴。
平章风月红牙管; 剪刻烟霞古锦囊。
胸中锦绣三都赋; 笔底烟云五岳图。
鸿谈不减陈惊座; 诗句争传赵倚楼。
房中松竹梅三友; 海内诗书画一家。
鸟带风,草占风,天机早兆; 羊舞雨,鼠知雨,古典曾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