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必须“专业”

 你是不一样 2015-10-14

招考公务员时虽然有专业要求,但进了机关后,很多人干的并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机关也没那么多对口岗位。法律专业的去接电话,学铁路工程的去搞后勤,学园林的去搞党务,学建筑的搞网络,学外语的搞计生,学法医的搞会务。(20151012日《新浪网》)

原文作者称公务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仅仅是凭着“不会被随便问罪、随便开除、随便减薪、随便免职、随便降级”这一特殊待遇才有了傲气。笔者并不完全同意其观点,就笔者所知,公务员队伍中专业知识过硬的大有人在,比如那些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的公务员,如果说他们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恐怕谁都不会信,若是业余之人也能掌握财政,那国家早就乱套了。再者说,即使是只会写公文,从一定程度来讲,这也是一种专业的技能。同样是驾驭文字,公文也是一种文章,想要写得好,同样需要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笔者认为,写好公文的人和写好新闻、小说的人一样,都是在文字上专业的人。

然而笔者在通篇读完原文之后,也感到了一些共鸣。公务员专业领域窄,专业技能逐渐荒废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每年公务员队伍新招入的专业人才并不少,但许多专业技能公务员,尤其是工科专业人员,他们在入职后其技能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原文作者提到的公务员入职后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专业岗位人员外聘等现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技能不用,那还怎么能够不断学习成长,怎么能够保持专业水准,只能一点一点地退化,直至“泯然众人”。

要想留住专业人才,要想让专业人才的能力不退化,要想给世人留下一种公务员也能够很专业的印象,机关单位就必须反省自己的用人方法,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笔者真切地希望未来的机关单位不再只是那么一两个人是专业的,其他都是业余的。也希望公务员不再被别人说是只会凭着“铁饭碗”骄傲,而是拥有一技之长,堂堂正正地告诉大家:我是专业的,我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