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树苗木培育上的运用

 执着蜂迷 2015-10-15

植物非试管克隆技术在果树上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各种果树的无性快繁,解决种苗繁殖中出现成活率低,周期长,难以实施标准化,产业化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育苗周期较长的果树品种,可以大大缩短种苗培育期,为快速捷便地生产出大量商品性一致、遗传稳定的优质苗木。另外在品种扩繁上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新选育的品种,如何让其以最短最快的速度达到一定的数量,满足生产所需,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更新速度具有最为快捷的效果。在无毒苗的培育上也具有特殊的效果,在人工基质及相对隔离的环境下实施,可以断绝各种土壤与昆虫传播的路径,为脱毒苗的扩繁提供了最为理想,而成本最低的技术路径;在提早果树结果,实现矮化密植上也具有其它种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果园的建设上,也可以利用快繁苗进行周年移栽全年定植,打破季节的局限性,在草地果园技术的推广上,无性快繁自根苗更适于台刈修剪。针对这些用途作些简要介绍,让快繁技术成为真正能让广大果农掌握与操作的实用高新技术。

1)用于果树自根苗的培养:所谓自根苗,就是发挥挖掘材料自生的生根能力,形成与植株直接联系的自生根根系。通常果树大多采用嫁接方法,利用的是砧木的根系,这是因为在传统情况下,难以实现像桃、梅、李、杏、樱桃、板栗、杨梅、枇杷、芒果、荔枝、龙眼等枝条材料的自发根,既使有些在精细的人工管理环境下也能生根,但成活率与种苗的商品性较低,达不到产业化、标准化的技术要求。而利用快繁技术可以让上述的这些品种枝段或带叶的离体材料,在短期内生根,形成自根苗的不定根根系,如桃、梅、李、杏、樱桃这些核果类果树,在快繁苗床内,让一叶一芽或带叶枝段的材料,在15~20天内生根,30天内就可移栽的效果;板栗、杨梅、枇杷、芒果、荔枝、龙眼等难生根的果树,也可达到30~45天生根移栽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在常规下要1~2年的育苗周期,大大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而且上述品种采用非试管克隆后,不仅对于开花结果、生长特性没有影响,还具有更好的早果丰产性。这些品种在传统嫁接育苗情况下,基本上是利用本砧进行嫁接,所以采用快繁后,在抗逆性上不会有变化,可以直接取枝叶进行快繁。

桃树快繁

枇杷气雾繁生根状

2)适用于异砧类品种的快繁:对于异砧类的果树品种,如苹果梨或一些需利用砧木特殊抗性的葡萄品种,可以进行嫁接快繁法,比如苹果与梨是利用矮化砧,进行矮化或者利用砧木,提高抗病性与增强土壤气候适应性的品种,还有一些生长势与抗寒性较差的葡萄品种,如直接快繁失去了砧木对品种的优化驯化作用,以及特有性状的表现,如利用贝达砧木提高北方地区葡萄的抗寒冷性与一些地区的抗线虫性,利用巨峰这个长势强的品种作砧木,提高长势弱的藤稔葡萄的生长势,以实现大果大肥栽培。这些需通过砧木性状来优化品种特性的果树种类,可以采用嫁接快繁法。所谓嫁接快繁,就是同时取下砧木枝段与良种枝芽,采用果树嫁接的方法进行接口绑缚结合,再把这个离体嫁接材料快繁于苗床,实现接口愈合与砧木切口生根同步进行的技术目的,这种方法虽增加了嫁接操作工序,但在育苗速度上还是可以达到直接快繁的效果,特别是在计算机控制的快繁苗床内,接口的愈伤会更快更好。

3)单位面积利用率大大提高:通过上述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几乎实现了所有果树种类的快速繁殖成苗问题。育苗效率与速度大大提高,管理成本大大下降,在培育密度上通常一个平方米一批就可繁育400~1000株,以叶片不重叠为准。再加上一年可以培育至少5~6批,这样单位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育苗量,就几何级地超过了传统大田育苗量,可达几千株,甚至上万株,一个240平方的标准快繁苗床,年可培育果树苗木量达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