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众不再是从前的观众,电视当然也不再是从前的电视

 昵称535749 2015-10-15
观众不再是从前的观众,电视当然也不再是从前的电视

娱乐 娱乐

观众不再是从前的观众,电视当然也不再是从前的电视

Terrence Terrence Rafferty 10 月 13 日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观影习惯的改变,电视剧产业也在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HBO 剧集《真探》(True Detective)第二季令观众们怨声载道,其中最普遍、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也最为激烈的反馈是:剧情难以理解。考虑到这部作品的类型,这种反对声似乎没说到点子上:在《真探》这种南加州黑色剧集中,人们视为情节的东西其实只是种气氛——像烟雾、毒气一样,是用来烘托人物角色的(任何一个曾经设法解开雷蒙·钱德勒谜团的读者都能明白这一点)。

其实,关于观众的愤怒,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真探》包含了电视观众过去曾经一直想看的所有内容:大牌明星、一些动作戏,还有悬疑剧情。第一季的时候,这种组合还算奏效,而且这在《基本演绎法》这类电视剧里依然很流行,也就是让观众看自己喜欢的角色做些观众想看他们做的事,比如侦破个谋杀案什么的。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电视剧中情节的概念也发生了演变,于是一些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如今这个时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剧——每周按时追、过后补看,或者一口气看完整季,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平台可供观看——观众们的期待改变了,媒介也尽其所能地紧跟变化。

《真探》剧集海报。《真探》剧集海报

就在几十年前,观众还每周在电视机前固定收看电视剧来度过愉快时光,比如看看 James Garner——观众不太关心他饰演的角色 Jim Rockford 在从容调查什么案件,电视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由演员的魅力决定。可是现在,就算在《真探》这样的剧中有 Colin Farrell 加上 Rachel McAdams 的美颜也远远不够。

5 月的时候,评论家 Matt Zoller Seitz 在娱乐媒体 Vulture 上仔细分析了 21 世纪电视情节沉闷的问题,他将这一现象部分解释为“对观众日益增长的老辣程度和耐心匮乏的反应”。他写道:“电视编剧始终不怎么怕被剧集的粉丝们看透,这是有道理的。在这个作品翻拍、Facebook 上即时回复、Twitter 进行实时报道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学习讲故事。观众们很了解这些修辞和把戏,因为这是在线闲聊时恒久不变的有趣话题。

Seitz 还指出,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变成了猜谜游戏:“这不再是关于情节发生的内容、方式和原因,而是时机。你预测剧中在哪一时刻会发生什么,然后不管你猜得对不对都会知道结果,然后就上网去吹牛或者吐槽。

自从 25 年前,《双峰》(Twin Peaks,由大卫·林奇导演)把肥皂剧和黄金时段悬疑剧内容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观众就开始了这个猜谜游戏,不过现在可没有当初看剧时候那么轻松了。《真探》、《真实的人类》(Humans)、《黑客军团》(Mr. Robot)和《神盾局特工》(Marvel’s Agents of S.H.I.E.L.D.)这些情节极其复杂的电视剧,让跟随故事发展的体验变成了某种测验,而当观众感觉他们输了——就像看《真探》第 2 季那样——他们就会感到沮丧、而且难免感到愤怒。

可是,这是看电视该有的方式吗?电视剧除了情节,更多的是种戏剧艺术,虽说看到电视编剧和导演在当初简陋的媒体上想方设法地讲述复杂、有野心的故事,这种感觉确实不错,但的确会有种叙事的审美疲劳,尤其是,现在《绝命毒师》、《广告狂人》还有《火线警探》(Justified)这些长篇巨制都圆满完结了。

持续很多季的电视剧,它的故事主线不能像《真探》那样依赖于情节,而每一季本质上都是独立的 8 集连续短片。

如果说长篇电视剧集的情节是个谜,那么总要有个限度,用多少集来解开这个谜是观众可以欣然接受的,正如《双峰》沉痛的发现(这部剧有 8 集),超过了这个限度,观众就不耐烦,弃剧了。美国版的《谋杀》(The Killing)在几季之前让观众很崩溃,它把用了一季时间好像已经解开了谜团,后来又用一季的内容推倒重来,把这个谋杀案重新破了一遍。(作家 Dashiell Hammett 在他的小说《丹恩家的诅咒》里采用过类似手法,不过不推荐那些文体技法不够老练的艺术家参考。)

2013 年,当 Netflix 决定把一整季的原创剧集《纸牌屋》放到上网的时候,它立刻以一种聪明的方式引发了人们对长期以来电视环境的不满。这部剧种有充实的情节,因为观众能一集接着一集地看,不会隔一周后把麻烦的细节给忘了。而且,故事能以传统小说的格局来开头、发展和结尾,不必采用老式电视剧那种短篇故事的技法,也不用设法把一件接一件事的情节分散到每集来确保剧集播出的推进。

《纸牌屋》、《至亲血统》(Bloodline)、《超胆侠》这些可以整季收看的电视剧,都采用了密集的情节,却不会助长人们在每周电视直播时烦人的猜谜习惯:因为结局从一开始就放在那儿了,谁也不会因为猜中答案而得个金牌。

在不太遥远的过去,观众可以跳过整季不看,比如说《胜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一直等到出全套 DVD 来达到这种效果,然后就能贪婪地享受一次饕餮盛宴式的观影体验。现在要想这么干恐怕要难得多了。为防止被剧透,你必须得远离 Facebook 和 Twitter,不看报纸和网站,避开有线电视的新闻节目。(当然了,除非你压根不在乎情节。)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电视剧都适合一口气看完。比如说喜剧,还是要顽强地一集一集播。虽然 Netflix 一次放出了 13 集《我本坚强》(Unbreakable Kimmy Schmidt),可是观众并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把它一次看完,每次看上个一、两集貌似是最佳用量。

也有些电视台每周播出的内容,是粉丝大概想像 Netflix 这样一次看完的。比如 Showtime 的两季《低俗怪谈》(Penny Dreadful),特别适合一起看——还有,如果上一季的《真探》能一次性把盘根错节的故事一起放出来,或许能更容易理解,观众也看得轻松点。

可能这种能一口气看完的电视剧会成为电视上更偏爱的讲故事方式,也有可能,这种类型会变得越来越陌生,直至消失:沃卓斯基姊弟的 Netflix 环球肥皂剧 《超感猎杀》(Sense 8)带来的那种纯粹的狂暴体验,表明了一种末世的颓废风潮没准已经出现了。

无论电视讲故事的方式发生什么改变,大概都不那么好看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平常一样,继续猜。

翻译 Alicia Le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