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的整理术》读书笔记 (评论: 思考的整理术)

 笑对人生8888 2015-10-15
读过《思考的整理术》一书,对于九十多岁的作者外山滋比古教授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位很善于类比,很有条理,也很有耐心的老人。虽然他的书,我仅读过这一本,但他在书中提到的“读者论”,我还是颇感兴趣,尤其对于他们“三人会”的交流形式还是非常向往的。
  
  第一部分 独立思考,一生受用
  一、你是“滑翔机人”,还是“飞机人”?
  作者开篇提到了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已经离开社会的人们,一旦想到学习知识,他们大多数人最先考虑的就是去学校,也就是所谓的“学校信仰”。由此,作者提出了两类学生,并分别比喻为“滑翔机人”和“飞机人”,二者的不同在于“滑翔机人”不具备独立飞行的能力——也就是“自学”的能力。作者发现,在学校“顺从式”的教育模式下,只会培养出越来越多“滑翔机人”,出类拔萃的“滑翔机人”依赖于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方法,而失掉了独立飞翔的能力,讽刺的是,他们依然受到“能够出色飞行”的好评,但进入社会之后,这些优秀的学生却未必能够成功。因为,不管“滑翔能力”有多出色,也不是真正的“飞行”。
  作者举出职业棋手反对义务教育的例子,也同时说明作者并不否认人类必须同时具备“滑翔能力”(被动地接受知识)和“飞行能力”(自己发明和发现)。但作者也提出“滑翔能力仅仅是基础,而不应该是一个人拥有的全部能力”。
  最后,作者也提出希望:作为个体,作为一个“滑翔机人”应当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机翼上装一部发动机。
  
  P12:知识正是人类社会这株植物开出的花朵。明治时期以来,日本的只是分子源源不断地引进了许多开放于欧洲土地上的“花朵”。虽然其中不乏连“根”带“须”、希望“整株”移植的大胆尝试,但更多的还只是剪来了“花朵”。所以,这些“花朵”大多数都渐渐枯萎了。
  【这一比喻让我想到法硕这一专业的处境,作为法硕非法学的学生何尝又不是一枝嫁接在法律这棵大树的嫩枝呢?作者在第五部分也谈到了知识嫁接的问题,读者观点就稍搁置。】
  
  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受教模式
  教育并非起源于现代学校。作者认为现代的学习者和过去的学习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不同,也就是说欠缺一种强烈的主观学习愿望。过去的教育者已经注意到了滑翔机式教育的弊端,在当时,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以下三个情节在武侠小说或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只是我们很少去反思。
  1、在那时,教育者绝不会马上向学习者教授什么,甚至是拒绝教授。本来是想学习剑术的年轻人,却让他砍柴、挑水。这样一来,学习者就会心生不满。其实,教育者这样做就是为了进一步激发他自主学习的欲望,当他忍无可忍的时候教授,自然就学得快,学得透,学得扎实。这样学习就转化为一件自觉的事情,是你要学,而非我要你学。
  2、偷师学艺。绝技对于自己最心爱的弟子都要秘而不宣。教育者认为,“一心想要偷得师傅不肯教的东西的人,逐渐会获得一种能力——自己去获取新知识、新信息。”
  3、不教导反而是正确的教育方式。相比于过去,刚刚识字的孩子去读四书五经,意在将其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现在的教学,老师恨不得连同文章创作背景,作者身份等等全部一股脑的兜售给学生。这真的是教学的目的吗?令人怀疑。
  【这让我想起孙悟空拜师学艺的故事。孙悟空在菩提老祖那,“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不知不觉过了七年,才学到绝技。菩提祖师整整吊了他七年的胃口。】
  作者批评现代学校教育积极过头,热情过度,反而使得现代真正的教育抵不过古代非正式教育。当然,对于填鸭式教育的反思早已开始,但我认为,填鸭式教育也并不是一个坏的教育方式,因为,懂得启蒙教学的老师并不太多,老师课讲得好不好,更多的体现为是否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思考,影响因素除了其教学方法,课程容量之外,更多吸引学生的还在于人格魅力,这一因素是很难控制的。当然,学校要尽可能优化教师队伍,填鸭式教学的优势地位在学校职能中也是很难撼动的。我很赞同作者提出的“也不是说完全不可以填鸭,而是要注意何时填鸭、对什么样的人填鸭。”
  以上是作者提出的自主性问题,关于创造性,作者举例说,“古希腊人之所以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文化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卓越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什么有那么多“夜猫子”?
  作者纠正到,早晨的头脑比晚上好,而且也不必勉强自己早起,只要把早餐和午餐合在一起吃(刚吃过饭不适宜马上动脑。消化会占用大量血液,导致脑部缺氧),中午稍稍休息一下,就可以一天保持全神贯注的学习工作。——睡完觉,消除了疲劳,腹中空空的早晨是思考的最佳时间。
  
  第二部分 思考的酝酿过程
  一、头脑中的酿造厂
  作者是个很善于比喻的人,所以酿造啤酒时的酵母也就形象的成为“灵感和创意”。有了酵母,并不必然马上发酵,还是得把原料和酵母放一放的,不过发酵的时间有长有短,因人而异。作者提出文学家死后才成名的原因在于“那些有争议的作品,人们总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其中并没有哪一种说法可以完全阐明作品的意义,倒不如说是全部说法加在一起构成了该作品的意义。”以此,作者提出了“异本论”——人在理解“正本”时,总是会创造出一个“异本”来。
  
  二、睡一觉,再想想
  作者提到欧阳修的“三上”理论——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P36:一般来说,晚上睡觉前思考过于复杂的事情是不好的。...睡前尽量不要打扰大脑,一切留到明天早上再说。
  与其想破头,不如暂时放下。作者对“笃学”提出怀疑,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长期埋头钻研一个小小的特殊问题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一直盯着看,食物煮不烂。”让思绪有个自我沉淀的过程吧。静静等待幸运来敲门,利用无意识的时间来萌生有意识的灵感和创意。
  
  三、思考是有技巧的调酒
  美国女作家Willa Sibert Cather写道:“只有一个人,会太多。只有一个人,会夺取我所有。”作者认为,只有一种单一想法并不一定能够得到丰硕果实,只有多线思考,将几根线互相连接起来,使其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织出一张网来。“一个太多”的含义不仅指对一个问题绞尽脑汁容易造成麻烦太多,痛苦太多;同时也指对自己的观点过于自信导致骄傲太多,愚蠢太多。
  【作者的这一观点,给我了关于读书的启示:我们不能够只盯着本专业的书不放,而应该把自己的读书视野拓宽。以本专业为基础,与此相关的几个专业的书为主线,作者及其代表作为单位,逐步形成读书及知识体系,主线不能过多,三四条最佳。以历史为脉络,摸清每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从中择取有利于本专业的内容,也给与本专业一个全新的思路和角度。写论文也同样适用,在写论文时,可以两三篇文章同时开工,当一篇文章遇到瓶颈时,可以立即转向对另一篇文章观点的思考,这样就避免在一个问题上坚守,导致最后钻牛角尖,思维失去活力。】
  作者最后也提出,“在自己之前从来没人想过类似的问题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所以不要埋头“酿造”,最终酿出一杯“苦酒”。”
  【同样,自身专业发展至今,很多问题都经过无数大脑的思考过,很难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重新开辟新视角,开阔视野,结合多知识背景和多社会阅历,更加深化对法律的了解。我认为这是法硕教育的初衷,以及国外本科无法学的最初考虑。】
  作者提出“要调酒,不要混酒”和“如何独创而不独断”这两个小议题时,有两个小观点值得单独来讨论。
  首先是,论文避免单纯的材料或观点堆积。避免“从脚注开始往上写的论文”,本身这种论文是否可被称为论文就值得商榷。
  【在面对不同观点时,应当细细品味作者提出观点的角度和思路,从中提取出可被自己利用的部分,最后整合不同的观点,提出全新的理论。】
  其次是,开放的心态。对于所有观点都应当接纳。因为“我们不需要苦苦考证其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包含了所有解释的整体,才是这句台词的真正含义。”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所有的答案,然后精心调和。
  
  四、知识需要编辑力
  编辑相当于第二次创作,好的编辑可使得整体的效果远胜于各个部分的效果。因此,作者提出“其实我们自己到底有多少独创的想法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我们怎么组合已有的知识,按什么顺序排列它们。”
  
  五、创作的催化剂
  艺术是去“个性化”的过程。而艺术家的个性则是为表现主观情感的各种素材提供了催化作用。因此,所谓的编辑力就是要克制个人喜好,站在中立位置,发挥催化剂的作用,由此促进执笔者与阅读者的最佳结合和反应。一旦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变得强烈,他的个性就不再是催化剂,而成为参与反应的一部分。
  【这应当成为我们要避免的。面对一个观点或是一本书,应当学会站在恰当的立场去看待作者的想法,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是打算反驳他,那么这种想法也最终会遮住你的双眼,你所得到的他人观点,也必然是片面性的。作为普通读者,还是应该和作者站在平等位置,交心而谈,就算最后你发现自己和他的观点不符合,至少是建立在你充分理解他的观点之上的,那么你作出的反驳才更加有意义。】
  
  六、类比法是解答位置问题的良方
  作者以“视觉残像”和“惯性法则”类比出读书的一个方法:当阅读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时,不放加快阅读,说不定就会一下子豁然开朗。正如骑自行车,如果速度够快,前面一个小坑,也无碍前行。
  
  七、灵感常常来自偶然
  P65:要解决目标问题,不妨先去寻找一个“意外发现”。所谓的比喻,就是暂且把需要说明的对象放在一遍,然后去寻找与其完全不同,但内在有相似性的事物,最终通过比喻使它们之间的类比关系成立。
  【这个方法最近一直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当你对几项事物进行类比时,其实采用的正是一种具体的图像式的方法,让考虑的问题更加直观,也更容易发现逻辑上的问题,可以不断进行补充或修正。】
  作者也提出,课堂上“跑题”的话最难忘。做老师的有时也会在讲课外话时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以前从没想过的点子。学生也应该是。
  【所以,最好随手都有一个笔记本,简要的写下你突然想到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词,或是一个结构图形。】
  
  第三部分 思考如何去芜存菁?
  一、提高信息的层次
  从客观进入主观,对思考进行纯化,进行整理。
  P74:在思考的整理方面,我们必须考虑的不是平面的,量上的问题, 而应该是立体的,质上的统合。
  作者后面提到的“剪报本”、“资讯袋”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要适时对寄存的信息进行整理,慎重舍弃一部分东西。
  【我认为,可以用于对于自己知识体系的整理,时常反思自己的整个知识框架,逐步作出调整,勇敢舍弃一部分影响且成效不大的资讯。避免分散更多的注意力。】
  
  二、收集资料的诀窍
  从作者的叙述中,归纳出几条与我有益的条目:
  1、做读书笔记,摘录的内容及页码一定要写清楚。
  2、不要边读边做读书笔记。
  【读书时,在发人思考的部分做下标记,在笔记本上简要的记下感想,待整本书读完之后从结构上分析,用自己的话去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摘录下有代表性的语句。】
  3、集中阅读的方法。
  【这种方法于我而言并不太适用,首先是缺乏整块时间,其次,过多的阅读资料给人以心理压力,从而导致阅读带有功利性,更多的侧重于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而直观部分忽略全部,不利于对作者整体观点的了解,我认为还是要仔细通读整本书最佳。】
  4、演讲时不必刻意做笔记,否则注意力只会被写字这件事吸引,而忽略了内容本身。“专心致志地聆听比用笔记录更容易记住讲话的内容。”
  【记下来的都是想要忘记的东西。不要对于笔记过分依赖。】
  5、趁记忆的热度还没消退,尽快整理。此处,作者也提出了”知识个性“一词——永远铭记的东西一定是与个人内心深处的兴趣、关注的事物血脉相通的。
  
  三、存放灵感的好地方
  【相比作者,我缺乏整理的耐心,本身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造成了一定的内心高压,所以速度得经历放快。不过,作者的几点做法很值得推荐,首先就是我上面也提到的随手带着一个记事本,将随时可能出现的灵感记录下来;其次,就是要学会整理记事本,将灵感提炼出来,进一步研究。最后,就是学会在不同的环境土壤,培育这些灵感幼苗,这是个技术问题。】
  
  第四部分 思考的整理与遗忘
  
  一、大脑里的知识需要整理
  作者一个有意思的比喻是,头脑是工厂而非仓库,思考是生产线,遗忘则是清理员。我们要正视遗忘,不要对遗忘心存偏见。
  【其实,也是告诉我们要尊重一种生理规律,保证睡眠,不勉强自己,不对遗忘担惊受怕。】
  
  二、有效的遗忘方法
  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适当的休息,学会调节。
  
  三、思考的整理就是有技巧的遗忘
  1、未经时间考验的东西没有价值。
  2、事物的价值不会立刻浮现。
  3、遗忘是去芜存菁的好方法。
  
  四、经过舍弃,知识的力量倍增
  P122: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并不具备创造力,只有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产生有意义的力量。
  
  五、动笔写也是一种整理
  越写思路越清晰,根本停不下来!
  
  六、用最少的字概括自己的想法
  
  七、自信和赞美能让思考更活跃
  P142:找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朋友!
  
  第五部分 思考的表达与激荡
  一、声音能找到眼睛的盲点
  二、交流是一种思想刺激
  三、思想也要避免近亲繁殖
  四、行止坐卧间的灵光一闪
  五、从生活中归纳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注重整理
  六、谚语是思考整理后的精华
  P158:试着多与人进行”头脑风暴“,同时将交流范围尽量扩大,避免自己的思想与同意领域的思想”近亲繁殖“。
  P159:交叉学科研究就像果树嫁接一样,虽然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比起纯粹的果树品种,它更有可能结出甜美的果实。
  【针对”近亲繁殖“一说,我最初的感受是根红苗正的科班生(本硕博),不否认他们的思维整体来说是很连贯的,但也不免思维整体活力相比中途转向该专业的学生要弱一点。其次,是学校问题,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风格,避免在一个地方呆太久,也是保持活力的好方法,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走出去的想法。一直以来我对于自己浪费了几年的时光都很懊悔,找不到一点点意义,现在反而明朗了,要问四年给了我什么,我想说,给我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更加热烈的求知欲,对于现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刻骨铭心的教训。这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最后,反思整个法硕教育,我们无不是试验中的嫁接品种,能否结出果实,还得靠与整个法学枝干的和谐融洽程度,以及自身的努力发展。】
  
  第六部分 思考的进阶
  一、思考从现实生活开始
  二、学会高层次的阅读
  P184:我们可以把阅读分为以下三种:
  1、通过阅读,重新认识自己已经接触过的事物;
  2、通过阅读,认识自己尚未接触的事物;
  3、通过阅读,发现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
  【我的阅读三重境界是:通过阅读,增进新知识,进而了解作者观点,更进一步,与作者观点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其次,作者提出转变阅读方式,文学作品是最好的桥梁。
  【一直以来,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都很纠结。现在突然想明白,我应该选择在睡前读这类型的书籍,一是可以给自己增加点趣味,二是充分利用在宿舍的时间,三是文学作品更重感受和情节,也大大免去了做读书笔记的忧愁,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文学类的读书笔记可以不用可以去写。】
  三、思维的发散与聚合
  P194:在思考中善于正确选择和利用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整理知识时,需要使用聚合性思维,但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必须依靠发散性思维。
  P195:发散性思维是使作品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先决条件。
  【发散性思维只要数量足够多,自然会逐渐形成一条线,也就相当于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聚合。】
  四、缺乏思考,人脑不如电脑
  
  后记,让思考成为一种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