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孩子的心灵导航

 江山携手 2015-10-15

[孙一鸣老师]为孩子的心灵导航


    呵护孩子的梦想,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或毅力。

    黄晓庆,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她说自己长久以来有一个梦想:去北京大学读书。当她第一次听到“北京大学”时,她还是一个连“大学”是什么都说不清的幼稚孩童,但她知道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要做就做到最好,她第一次产生了要到北京大学去的梦想。后来,她从初中的历史课本上,了解到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了解到她的“兼容并包”,她上北大的心愿变得更加坚定。从此,她踏上了圆梦之路,其间风雨艰辛,但梦想始终未变。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问:  “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呢?”一个孩子听了,绞尽脑汁地想,  “长大”是什么呢,妈妈说,长大了,就是你长高了,妈妈变老了;爸爸说,长大了,就是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孩子听了,想,长大还是不长大呢,因为他不想妈妈变老,但是又想起了长大的种种好处。爸爸说了,长大了就可以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了;聪慧的孩子想了想,对妈妈说:  “我长大了,就让妈妈不变老吧。”爸爸和妈妈愣了一下,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们没有想到孩子会给他们一个这样的回答,但是这样的回答让他们非常高兴。

    长大和未来会怎样,还是年纪尚小的孩子难以想像的,和孩子聊起这样的话题,有几分逗乐的意味,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惊人的回答呢,这是父母想要知道的。小孩子在心里都有讨好父母的“心机”,望着父母充满期待的神情,他们会尽量搜寻让父母高兴的词汇与语言。他们不一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喜欢看到父母高兴的样子,也喜欢听到父母对自己的夸奖。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孩子前进的一种方向。父母就是这样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未来”的种子。

    志向好像前进的风帆,是乘风破浪的工具,也是驶向理想的目标的方向盘;没有志向,就好比船没有风帆,不知道该往哪儿驶去,也无法集聚全部的力量。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李炜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志向,但是随着与电脑的更多接触,他萌发了将来能在科技行业工作的愿望。特别是当他看到中国电脑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时,更坚定了将来能与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先进人才接触的愿望。在他明确地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时候,他更加增添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恒心和毅力。

    即便在孩子小的时候,也有必要进行立志方面的教育。成长中的孩子就像生长的植物,总是朝着阳光来自的方向生长。为孩子指出有哪些伟大的人物改变了现在的生活,有哪些人的事迹直被人传唱,这些人物和事迹的高贵与伟大之处,就好像孩子生长的精神之光,他朝向它,朝着它引导的方向生长。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认识很不稳定,他们今天说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明天说要做一个宇航员遨游太空,他们的快乐在于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构想自己的未来。他们很容易受到与崇高、伟大这样的词汇相关的情感的影响,他们的心中都有成为英雄的梦想。他们天马行空地幻想着,比较谁是最厉害,谁最适合做自己的榜样。孩子知道自己是弱小的,他们希望自己崇拜的人物,自己梦想的生活也是最棒的。孩子的想像世界,是梦想与志向生长的地方,我们不可忽视。

    呵护孩子的梦想,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不断朝着目标努力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是给予孩子知识,而是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为实现理想、奔向目标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毅力。

    志向的确立,以及朝向志向的不断努力,是个漫长的过程。

在孩子人生的最初阶段,首先应该做的是:

    呵护孩子的梦想。孩子的生活充满着感动,但是明确的志向并不多,当他满含着热情对你说他长大了要做什么的时候,你应该为他叫好。在许多孩子还懵懵懂懂的时候,他们也会突然受到触动,找到自己的航向。这本来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啊,可是有些父母却不以为然,让孩子眼中闪烁的光彩骤然暗淡下去。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曾对母亲说,长大了要去当舰长,而母亲却说:  “瞧你那糟糕的成绩,打扫军舰都轮不到你的份儿。”刚才还意气风发的孩子,听到母亲这样的话,马上变得垂头丧气,更不用说坚守自己的梦想了。这位母亲错过了帮助孩子确立志向的机会,并且是永远地失去了,而且她并不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树立的志向最好远大一点。墨子说:  “志不强者智不达。”马上就能够满足的愿望,不足以激发孩子身上可贵的潜力。就好像孩子的储蓄目标,需要一天一天不断的积累,如果父母让这个愿望轻易的满足,孩子就失去了憧憬、期待、等候的美妙时光。因为小诗人任寰有远大的目标,所以无论如何宣传她或哪儿发表了她什么作品,她都很平静,看不出特别的高兴;哪儿退了稿,或受到什么波折、不顺,她也从不沮丧、灰心。

    鼓励孩子实现理想中的目标,最好用内在激励的方式。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达到某一个目标,会让孩子的物质需要越来越难以满足。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就说明了这样一个教训:有爷孙俩相依为命,爷爷为了激励孙子努力学习,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都给孙子一些钱作为奖励。这个办法最初的时候很灵,小学的时候,孩子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到孩子上初中以后,爷爷给的那些钱越来越不能满足孩子日益奢华的生活需要。孙子开始开口向爷爷要钱,未能得逞的时候,他就偷爷爷不多的退休工资,拿出去挥霍。我们在责备这个孩子无情无义的同时,还不能忘记,正是爷爷激发了孩子的物质欲望。

    父母应该用孩子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来鼓励孩子。这样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赞扬和夸奖,帮助他们实现心愿,或者送给他们一个梦寐以求的礼物。在孩子逐渐升入到中高年级的时候,外在的奖励也应该逐渐用内在的激励来代替,这个时候,孩子更关注自己是不是取得了进步,是不是获得他人的承认,一些形式上的鼓励,比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更有价值。

    鼓励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断努力。我们可以把小孩子为实现志向所作的努力,比作孩子为了一年一度的狂欢日而进行的储蓄。孩子不断地往储蓄盒中投入钱币,他们知道这样的努力并不是马上就会有回报的,但是肯定会有回报。

    孩子很容易有泄气的时候,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让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一点点地向目标迈进。当他们气馁和退却的时候,也可以用他们心中的志向和向往的品质来激励他继续前进。

   

    区分孩子的志向和父母的志向

    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志向比从任何地方得到的都多。他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吸收了父母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也由于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希望与期待已经渗透到孩子生长的环境的方方面面,父母的志向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志向。在一段时间内,孩子会不假思索地将父母的意愿当成自己的意愿。

    许多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有时候还僵化地把它固定为考上某某名牌学校,这或许是为了让孩子做得更好,给孩子树立的一个较为远大的目标;或许是父母未能如愿的夙愿:抑或许是出于父母的相互攀比的虚荣……

    可是,孩子并不能够朝着我们期望的模式发展。当孩子自己的意愿越来越明确,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能力或爱好不协调的时候,孩子就需要在实现父母的志向和实现自己的志向之间作出选择。陕西省的理科状元史方舟就遇到了这样的矛盾。虽然他的父母从来没有给他下达过硬性指标,但是在家庭的熏染下,他从小就悄悄下定决心,让家族中就读北大的传统得以延续,让父亲未圆的梦想在他的身上得以实现。然而,他还自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场大型晚会的导演或录音师。在来到北京之后,他在北大中文系的门前照了张相——这是为圆父亲的梦;又专程前往北京广播学院拍照——这是为圆自己的梦,一个至今仍不愿轻易抹去的梦。

    人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所做的事情就是被迫的。虽然,史方舟出于责任与荣誉的考虑,选择了北大,但是他的梦想并不在那里。不管怎样,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他还有很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应该是对未来的信心、对明天的期待,至于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交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孙一鸣老师感言:

    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或毅力

    人的心灵是凌乱、混杂的,里面有难以理清的情绪和各种欲望,如果没有意志这个指挥官,人就会摇摆不定,容易受到别人的支配和操控。

    有的父母会说,孩子那么小,连自我控制的能力都没有,意志力该如何培养呢?

    有一个女孩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立志成为21世纪的大作家。她的母亲跟她说,目标远大,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孩子最初有点浮躁,总愿意干新鲜事儿,一件事干多了就没有意思了。她想要学舞蹈,学了半年,感到自己的成绩不突出,便放弃了,没有坚持下去。她的父母就教育她,干什么事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你想写作上有成绩,就不要像学舞蹈一样,半途而废。这下刺激了她,使她增强了毅力,坚持了下来。

    这个女孩子的母亲说,最初的时候要有一点强制性,打掉她不时出现的浮躁,最后就会习惯成自然,便自觉地去做了。这得天天检查,时时提醒,父母有耐心,孩子才会有毅力。每当孩子缺乏毅力的时候,给她讲理想和目标,她的干劲就有了。

    孩子的天性是自由的,让他们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稍加束缚,需要借助他们自我意志的觉醒。孩子表达的愿望、说出的看法都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善加对待孩子的志向与梦想,这是催生意志力的力量,而意志力又将让孩子的志向得以实现。

    李萌,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他认为对他的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他的班主任糜老师本来完全可以留在省城,但他却把名额让给了他的一个家庭困难的同学,自己回到了家乡——一座小城,拿着不高的工资,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这个听起来像个美丽童话的故事给了他巨大的震撼。-从此以后,他的理想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这之前,他对理想和价值观的考虑很少,只是想多赚点钱就行了。但是,在这件事情之后,他不再简单地考虑自己的前途,更多地想到应该为社会和他人做点什么。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对未来会有不同的感受。有时候想,为什么向日葵在阳光下的笑脸那么灿烂,现在有了答案,那是因为它始终都朝着阳光所在的地方开放,它从来没有迷失过方向,它坚定地克服着地球的引力向着希望所在的地方,迎风舒展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