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战天下----秦军占领观津

 束薪叟 2015-10-15
秦相魏冉派武安君白起与客卿胡阳为将,率援军奔赴华阳。我们知道大兵团远距离作战,必须要做足后勤的功夫,需准备好大量的车马武器,粮食草料以及锅碗瓢盆,这些都得花时间,可是从陈筮使秦到秦军抵达前线,仅仅只用了八天的时间,足以见秦军作战效率之高。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哪一方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可能掌握先机。白起无疑是最懂得把握战机的将领,他的快速出击,令对手防不胜防。
  在华阳城下,白起再一次取得伟大的胜利,他大败魏国兵团,斩首十五万,魏国主帅芒卯落荒而逃。秦军乘胜追击,连下卷、蔡阳、长社三城。紧接着,白起猛扑向贾偃指挥的赵国兵团,赵军大败,两万人溺死于黄河之中,秦军占领观津。
  白起出马,谁与争锋?
  这是继伊阙之战、伐楚之战后,秦军的又一次大胜。白起雄心勃勃,他想一鼓作气灭掉魏国。当时秦国实力超群,惟一担心的事情,就是东方六国合纵抗秦,由于魏国地处中心,倘若灭了魏国,阻断南北,东方诸国的合纵运动就没法搞了。
  白起挥师挺进魏都,包围大梁城。
  大梁城的防御能力很强,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在白起围大梁的同时,燕国与赵国派兵相救。魏国大将段干子向魏安釐王提出,割南阳之地予秦,以换取和平。
  著名的纵横家苏代马上提出异议,他警告魏王:“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后来在苏洵的《六国论》中被转述,成为一句名言。不过关于这句话的出处,还有另一个版本。在《战国策》中,说此话的人是孙臣,这里我用的是《史记》的说法。其实战国史料中像这种矛盾的记录很多,在某书中某人说的话、做的事,到了另一本书,就换成另一个人了。
  听了苏代的话后,魏安釐王答说:“您说的有道理,但这件事已经开始做了,不能更改。”于是派人到秦国求和。
  秦昭王同意了,原本地盘不断缩小的魏国又一次缔结丧权辱国的协定,白起的秦军从大梁城撤围。
        (前272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