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汗行水的香薷|中药知识

 qlxzwx 2015-10-15

香薷

香薷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棱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

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搜狗百科


别名

香绒、石香茅、香葇、紫花香茅、蜜蜂草、细叶香薷


功能主治

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

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

⑧《纲目》:主脚气寒热。



实用验方

⑴香薷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次。(《圣济总录》香薷汤)

⑵香薷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⑶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⑷香薷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⑸香薷治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⑹香薷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⑺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⑻香薷治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食疗做法


香薷粥

主料香薷10克、大米100克、白糖(或红糖、冰糖)适量。

做法将香薷择净,加清水煎成汁,再加入大米煮粥,快要煮熟时加糖调味即可。每天可吃1~2次,连吃3~5天。

药用价值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导致的感冒、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

香薷扁豆厚朴汤

主料香薷10克,厚朴、白扁豆各5克。

做法1.将香薷、厚朴洗净,切碎;白扁豆用文火炒黄,捣成粉末,备用。

2.将上述三味放入保温中,冲入沸水,加盖焖l小时后代茶饮服。

3.每日2次,连服3~5天。

药用价值香薷性微温,味辛,既能解表发汗,又能和中利湿。厚朴性组,味苦、辛,有健脾燥湿、下气散满等功效。白扁豆性平,味甘,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烦热、泄泻、赤白带下、中暑发热、水肿诸症。

荷叶香薷汤

主料香薷10g,荷叶10g(鲜荷叶30g),陈皮10g,薄荷5g。

做法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左右,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取汁后加入白糖便可当茶饮服用。

药用价值 消暑理气,祛湿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