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电气工程学院考试大纲

 紫罗兰ilove 2015-10-15

“电路”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路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功率、能量。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以及常用多端元件的概念和伏安特性、功率计算,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正确列写方程。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基本思想,掌握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用等效变换方法分析电路。了解支路法、回路法,掌握网孔(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法,学会利用电路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及其应用,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 正弦电流电路: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R、L、C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理解导纳与阻抗概念,掌握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理解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弦稳态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功率因数办法。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方法及最大平均功率传输的处理方法。掌握互感的概念和具有互感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及电路分析。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和对称、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4. 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电路谐振的特点和频率响应。了解通频带和选频的概念。

5.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了解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处理方法。了解信号频谱的概念。

6. 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掌握换路定则,暂态和稳态的概念。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时间常数、阶跃响应的概念。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了解一阶和二阶电路的经典法。了解冲激响应。掌握二阶电路暂态方程的列写,了解电路参数与响应形式的关系,

7. 非线性电阻电路:了解非线性元件的基本特性。掌握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和小信号分析法。了解非线性电阻的分段线性化方法。

8. 了解分布参数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传播常数、特性阻抗以及无损耗线的简单计算。


三、试题主要类型

1、答题时间: 90分钟

2、电路试题类型:计算题

四、考查要点

(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电压、电流、功率、能量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

2. 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

(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

1. 图论,电路的矩阵表示, 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

2. 支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节点电压法的矩阵形式;

3.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与诺顿定理;

4. 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

1.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的KCL/KVL;

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

3.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

4.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5.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简单和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和互感耦合电路;

7. 含有互感耦合、理想变压器和谐振电路分析计算。

(四) 三相交流电路

1. 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计算;

2.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五)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1.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

2.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六) 双口网络

1. 双口网络Z、Y、T参数;

2. 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双口网络的级联;

3. 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分析。

(七) 电路中的动态过程

1.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

3. 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4. 二阶电路的全响应;

5.  复杂动态电路的经典法分析。

(八) 拉普拉斯变换和状态方程

1. 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2. 运算电路模型,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

4. 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的列写。

(九) 分布参数电路

1. 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正弦稳态分析;

2. 无损耗均匀传输线参数、方程及稳态分析。

(十) 非线性电路

1. 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

2. 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刘耀年主编,电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2.邱关源主编  电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6 b3.  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


“电力系统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力系统分析的考试范围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 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有较全面了解;

2. 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和研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控制等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3. 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建立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单网络的潮流计算。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 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

5. 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建立暂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6. 掌握同步发电机dq0坐标下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实用计算方法;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系统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分析和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题时间:90分钟。

2、题型:计算题和分析简答题。

四、考查要点

(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网的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指标: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额定频率;各元件额定电压的匹配;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方式分类,各自的特点;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特点;

(2) 电能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

(3) 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以及各参数表示的物理意义;

(4) 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功率传输的基本规律;辐射网、环网潮流

计算的基本方法;功率的自然分布和强制分布的基本规律;

(5)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方法;

(6)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之间的关系;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之间的关系。频率的一次和二次调整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互联系统频率调整方法;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中枢点电压调整的方式分类;系统电压调整的基本措施以及各种措施的特点;

(7)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类型及危害;无限大功率电源发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分

析;

(8) 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及相量关系;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的过程分析;同

步发电机暂态参数与次暂态参数;

(9)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对称分量法以及如何利用对称分量法进行不对称故障的计算;电力系统的零序网络制作;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下的故障处及非故障处电压、电流计算;

(10)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电力系统静态稳定与暂态稳定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11)五、参考书目

(12)陈珩主编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13)李光琦主编《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14)何仰赞主编 《电力系统分析》(上册、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电机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机学的考试范围包括:变压器和同步电机两部分内容。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机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 了解大纲所列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些电机运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电磁关系和特性,熟悉相关的实验方法。

2. 掌握分析电机的一般方法,明确电机中的能量传递关系,熟练运用等效电路、相量图、基本方程式分析、计算电机的运行状态,熟悉在电机中分析不对称运行的对称分量法及相关的概念、参数及等效电路,熟悉电机暂态的分析方法。

3. 理解电机中稳态参数、暂态参数和不对称运行参数的概念、特点、对电机运行相关性能的影响。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题时间:90分钟。

2、题型:计算题和分析简答题。

四、考查要点

(一)变压器

1. 变压器空载运行的物理情况、变比、空载电流、漏阻抗与励磁阻抗、铁耗

2. 变压器负载运行的物理情况、电动势与磁动势平衡方程式、绕组折算、等效电路与相量图

3. 变压器参数的实验测定、标么值参数的计算

4.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电压变化率、损耗和效率的计算

5. 三相变压器的联结法与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6. 三相变压器理想并联运行的条件及负载分配的计算

7. 对称分量法、各相序等效电路及序阻抗、Yy0联结带单相负载的特点及三相组式与三相心式变压器不同的使用特点及中性点移动

8.变压器过渡过程过电流产生的机理及影响、过电流的大小

9.三绕组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等效电路上参数的物理意义、实验测定方法

(二)同步电机

1. 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

2. 隐极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方程式、向量图、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的概念

3. 凸极同步发电机的双反应理论、电动势方程式、向量图、直轴与交轴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的概念

4. 同步发电机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方法、同步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5. 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同步发电机与大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形曲线

6. 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点、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功角特性、无功功率的调节

7.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时的相序阻抗和等效电路、三相同步发电机不对称稳定短路、负序和零序参数的测定、不对称运行对电机的影响

8. 超导闭合回路磁链守恒原理,对称突然短路的物理过程,定子和转子绕组的磁链和电流及其对应关系,电机磁场的分布情况

9. 阻尼绕组对突然短路过程的影响、瞬变电抗、超瞬变电抗及其测定方法,突然短路电流及其衰减时间常数的概念,突然短路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五、参考书目

曾令全 主编,电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辜承林 主编,电机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电力电子技术”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本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着重学习电能变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目标

经过考试应达到下面三个方面的目的:

1. 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题时间:90分钟。

2. 题型:概念题、分析简答题和计算题。

四、考查要点

绪论

了解:描述电力电子学的发展史、电力电子技术在未来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电力变换的四种基本类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损耗、应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系统组成、各类器件的主要参数、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电力电子器件的串并联及使用注意事项。

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特征、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各类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重点掌握:晶闸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选择方法。

应用:对于各种电力变换的工作波形,选择晶闸管的参数。

第2章 整流电路

了解:相控电路的驱动控制。

理解:电容滤波的不可控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大功率可控整流电路。 掌握:各种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结构、控制角的移相范围、逆变失败及其原因。

重点掌握: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波形分析、各物理量的计算、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换相重叠角等物理量的计算、有源逆变的条件。


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

了解:升降压斩波电路。

理解:直流斩波电路可看作直流变压器。

掌握: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重点掌握:降压斩波电路和升压斩波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过程、工作波形、电流连续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平均值的计算。

第4章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交变频

了解: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的结构和特性、交流电力控制电路的谐波情况、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各种电路结构、三相三线星形联结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支路控制三角联结交流调压电路及其典型应用TCR、交流电力电子开关及TSC、交流调功电路原理及应用。

掌握:交流电力控制电路的结构及类型、交流调压电路的应用。

重点掌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性负载时的工作过程、工作波形、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有效值及功率因数的计算;单相交流调压电路阻感性负载时的工作过程、工作波形、控制角的可取值范围、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有效值及功率因数的计算。

第5章 逆变电路

了解:单相全桥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移相调压方式、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三相电流型逆变电路、多重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电路及其特点。

掌握:无源逆变的应用、无源逆变与有源逆变的区别、单相半桥和单相全桥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工作波形、单相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波形。 重点掌握: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换流及换流方式、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

第6章 PWM控制技术

了解:PWM控制技术的应用、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PWM整流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工作波形。

重点掌握: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五、参考书目

1.王兆安,黄俊 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2007年

2.Jai P.Agrawal ,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Theory and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Prentice-Hall, 2001



复试笔试“电气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含初试专业笔试部分的电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稳态及暂态)、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试大纲中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以上四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试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备较扎实的电气工程基本理论基础。

三、试题主要类型

1、答题时间: 120分钟

2、电气工程综合试题类型及卷面分数:

含有单项选择题、综合应用题、试验分析题(不含有计算题和简答题),卷面满分为150分,其中电路占30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各占40分。

四、考查要点

参考初试各课程考试大纲所列的内容。一般初试考过的内容复试将不再会出现。

五、主要参考书目

与初试各课程的参考书目相同。

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www./doc/info-091f66580c22590102029dbe.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