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思年:用镜头留住故乡的最美记忆

 苏迷 2015-10-15
郑思年:用镜头留住故乡的最美记忆
  郑思年的作品
 

郑思年在摄影现场
  本报记者 谷雨

  人物简介:

  郑思年,1951年出生,苏州吴中区木渎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18岁开始正式拿起相机的第一天起,他就把镜头瞄准了自己生活的吴中大地和太湖流域的民风民俗。在他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用镜头留住那些即将消失的民风民俗,用镜头记录家乡发生的巨变。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无论是拍摄器材,还是冲洗照片的每一分钱,都是他自掏腰包。为了摄影,他更是起早贪黑,风里去雨里来。尤其是前几年,他患了癌症,手术康复后,他不顾大病痊愈的身体,更加努力地四处拍摄,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料。用郑思年自己的话来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量为后人多留下一些东西。”郑思年这样说了,更是这样去做了。

  一路坚持插队青年成知名摄影家

  在外人眼里,郑思年是位知名的摄影家。然而,在郑思年看来,自己只是个爱好摄影的老顽童。1951年,他出生于木渎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郑家瑞,193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蚕桑专业,毕业后投资办厂。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弃商从医。1946年,又用自己的家产16根金条办起了木渎蚕桑职工子弟学校(即现木渎高级中学的前身),任名誉校长,郑家瑞的义举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1968年6月,一个和郑思年从小一起玩耍的邻居朋友,应征入伍。临别之际,郑思年向这位朋友的姐夫借了一台海鸥120相机,一起拍一些合影。然后邀请懂暗房技术的朋友帮忙冲印。他一会帮忙配显影液,一会配定影液,过了没多久,一张张清晰黑白照片呈现在他面前。当时,他觉得摄影实在太神奇了,也萌生了学摄影的想法。
  1968年下半年,郑思年与他的同学一起插队到吴县郭巷。虽然他总是想把自己家中的相机拿出来拍摄。然而在当时的那个特殊年代里,摄影也受到批判,父亲担心他被卷入受到牵连,因此家里有相机也不让他拿出去拍,他只能偷偷学习,并买来书籍,自己研究。
  1979年,郑思年结束插队生活,回到了家乡木渎,进入吴县石灰氮厂工作。为了能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相机,每个月拿到工资后,他总是省吃俭用,每月存上15元。经过五年的积攒,1984年,他花了近1000元买了一部玛米亚相机。“这么多年,能够将摄影坚持下来,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也不可能走到现在。”郑思年说,摄影不像其他,它纯粹是个花钱的行当,无论是相机、镜头、配件,还是胶卷、后期的冲洗,都要花钱。好在做教师的妻子支持他,有时她还会将自己的奖金拿出来让他购买器材。让郑思年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他拿到工资了,回家路上,他买了相片的放大纸。回到家后,妻子问他要工资,他如实说了。妻子告诉他,家里没钱了,生活开支成问题了。“抽屉里不是有钱吗?”“你去看看。”当郑思年打开抽屉后,里面果然空空如也,无奈之下,他只好跑到父母那里“求援”,让家里渡过一时难关。
  有了相机后,郑思年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及空闲时间出去拍摄。
  虽然他不是厂里专职的摄影,但经过几年的钻研和摸索,他的拍摄技术已可谓首屈一指,所以,厂里有什么重大活动,都由他拍摄,这给他摄影创作增添了无穷的生机。虽然他拍摄了不少照片,但总觉得不满意。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问题。
  1986年,郑思年拜当时苏州挺有名气的摄影家汪朝俊为师。而汪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独特,师徒在一起时,从来不谈技术,所有话题,都是围绕艺术展开。师傅和他谈的更多的是如何做人,如何让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何用心去创作一幅作品。作为作者,又如何借助相机把意境表露出来。在多年的师生交流中,也让郑思年深深地明白,工匠和艺术家,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从照片,到成为摄影作品,关键是要看拍摄者有无把自己的思想融合到照片中去。从那以后,郑思年不仅拍摄照片,而且,很多时候,他在按下快门前,他会比别人多一番思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郑思年拍摄的一系列作品崭露头角,频频得奖:他拍摄的《光明前程》、《钢铁长城》和《晨炊》作品参加了江苏省和全国摄影比赛,《光明前程》在改革之路全囯大赛中获优秀奖、《钢铁长城》在江苏省职工摄影大赛中获二等奖、《晨炊》在江苏省首届人物展获优秀奖,《天平秋色》在江苏省第二届风光展获优秀奖。

  留住记忆他的镜头为家乡而拍摄

  进入新世纪后,数码技术日渐普及。为了适应潮流,郑思年不断地虚心向青年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带着问题学,在实践中学习。经过多年钻研,他对数码照片后期制作,不但熟练掌握,而且运用自如。
  “刚开始,那些作品获奖,让我喜悦又兴奋,然而渐渐地,这些奖项对我来说,又觉得不那么重要了,自己也慢慢回归了平静的心态。”郑思年说,到了后来,他在创作作品时,开始分主题创作。比如,围绕自己的家乡木渎,他以木渎的老街、新城、变化等为主题,创作了各种不同主题的作品;在平时的走访中,他发现一些吴地的老风俗,也在慢慢地消失,于是,他又以太湖流域的民风民俗为主题,开始了一系列的创作。得知寺庙要发放腊八粥了,他早早进入寺庙,在寒风中按动快门;太湖开捕节开始了,他从凌晨,能一直坚守到渔舟唱晚;为了拍摄农村居民烧“狗屎香”,他连续追踪了几年,直到前不久,他在木渎天池村才终于拍摄到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在每个专题里,他还特意用文字进行备注,对一些民风民俗进行详细的说明。“哪怕过了若干年后,这些民风民俗都消失了,最起码,这些照片和资料,还能给后人留下一些记忆。”
  2009年,一个噩运降临到郑思年的身上,他被查出患了胃癌。经过手术,病情是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他的整个胃却被切除。当身体逐步康复后,他又重新背起了相机。不过,与手术前相比,他身上背的包裹更沉了,不仅必备的照相器材,他还要带一杯水、一盒饼干,一些巧克力,每过一两个小时,感觉饿了,就拿出饼干吃几块,感觉头有点晕了,便拿出巧克力咬几口,来补充能量。
  前不久,因为要拍摄雨中木渎的场景。雷雨天里,外面风雨大作,郑思年却背起相机走出家门,在雨里穿梭拍摄,等到回到家时,浑身上下,早已湿漉漉。为了拍建设中的中环高架,他一步一步地爬上了正在建设中的28层楼楼顶,寻找最佳的角度;为了拍摄美丽乡村,在三山岛上,他的登山鞋被竹签戳穿……

  最大理想希望将更多更好作品留给后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数十年的锤炼,郑思年的摄影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以“重在参与”的心情先后参加过全国摄影艺术展、国际展、省展等影赛,获得了不少奖项,其中,《舞春风》在22届全国艺术展影赛中获得艺术类铜奖,《网络人》在检察职业道德主题全国影赛中获得三等奖,《腊八送斋粥》在家在苏州国际影赛中获得优秀奖等。
  从拿起相机的第一天,郑思年就有一个想法,那便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早在1986年,为了培养更多的摄影爱好者,郑思年和几位摄影朋友,在时任木渎镇文化站长翁长征的支持下,创办了木渎镇东吴摄影社,由吴县县属工厂宣传干事六七人组成,这是摄影爱好者共同学习、取长补短的家园。之后,经过十多年的磨炼,东吴摄影社更名五彩枫摄影社,郑思年被推选为社长,他不辜负影友的希望,带领大家在摄影艺术的道路上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木渎镇已有3人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4人参加江苏省摄影家协会,近20人参加苏州市摄影家协会。
  除了本镇的,很多单位仰慕郑思年的大名,也都纷纷邀请他前往做讲座,每次接到邀请,他都欣然应允,精心准备,给摄影爱好者讲授摄影知识。他还义务带起了徒弟,他秉承其老师汪朝俊的做法,在平时带徒过程中,他很少讲到具体的摄影技术,最重要的是讲如何做人,如何体验百姓生活。此外,每有空闲时间,他还与学员们一起到外面采风,他教大家不要急于拍摄,要用较多的时间去观察、体验、感悟,用灵感去创作那些最值得留下的瞬间。许多学员都有共同的心得,听郑老师上课,真切,真诚,真实,是难以忘却的收获。
  如今,每天早晨五六点,郑思年便要背起相机出门,大半天转下来,很少空手而归,下午在家里电脑上整理照片。天天如此,生活既单调又有规律。郑思年说,一次重病,让他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会:摄影虽然辛苦,然而自己所有付出都值得,因为,摄影是他一辈子爱好,而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这些作品,能给后人留下关于故乡、关于文化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