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患者是该吃“豆”还是忌“豆”

 残云伴鹤归 2015-10-16

俗话说好吃不过豆腐,中国有太多老百姓爱吃豆制品了,可是民间一直流传着“肾病患者不宜吃豆制品”的说法。到底是吃“豆”还是忌“豆”,这里面其实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




肾病患者忌“豆”的依据


豆制品的主要成分是黄豆,所以,要了解豆制品,首先要了解黄豆。黄豆是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每100克黄豆中含有蛋白质36.3克,而同等重量的瘦猪肉和牛肉分别含有蛋白质16.7克和20.2克,可见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于动物蛋白。不仅如此,黄豆还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如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对降脂、降血糖及改善血管硬化等均有好处。按理说,这么好的营养品,对血液中蛋白质含量低的肾脏病人来说应该是有益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忌“豆”的说法呢?


人体蛋白质的来源是氨基酸,医学上把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或者合成不够的氨基酸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许多持忌“豆”说观点的医生认为:黄豆所含的非必需氨基酸较多,而肉类食品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较多,所以来源于动物的蛋白又称之为优质蛋白,肾脏病患者采取这种优质蛋白饮食,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尿素氮(引起尿毒症的代谢废物之一)水平,还可以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解释看似很科学,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大豆蛋白其实是优质蛋白


已经有研究证实:大豆蛋白中除蛋氨酸的含量略低外,其余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均与全蛋蛋白和猪肉接近,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模式十分接近,因此,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分别用以肉类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和以黄豆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喂养肾脏病模型大鼠,观察两组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发现前者可使尿蛋白含量增多,而后者却没有使大鼠排出的尿蛋白增加。有分析认为可能是因为黄豆中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减轻了尿蛋白的排泄。由此可见,大豆蛋白不仅和动物蛋白一样是优质蛋白,与动物蛋白相比,可能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可见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黄豆及其他豆制品是可以食用的。




限量食用豆制品最科学


当然,由于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功能恶化,肾脏病病人饮食的总原则是优质低蛋白饮食,也就是控制蛋白质的总摄入量,所以,吃“豆”也是有限度的。一般来说,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40~50克,肾功能不全患者每天不超过40克,在这个基础上,肾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一些豆制品。建议选择食用浓度较稀的豆浆、豆腐等,因为这类食品每100克中含有的蛋白质少于5克,而素鸡、油豆腐、腐竹、香干、豆腐皮等豆制品是“浓缩”了的豆腐,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5~45克,故应少吃。健康指南 微信号:jkzn1988


可见,肾脏病病人也是可以吃豆制品,不必忌食不用,但一定要把控摄入量,不要因为一时贪嘴而损害健康!


来源:《健康指南》2014年第11期[饮食营养]第34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