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色如梦之青海

 已是桑田 2015-10-16

秋色如梦之青海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景色。春的蓬勃,夏的喧闹,秋的高远,冬的宁静;而我以为,绚丽四季,以秋最美。也许是在海岛上呆久了的原因吧,对秋的奢求尤为强烈。
前几日原本想和朋友结伴去西藏的感受秋天的美,最后还是决定去了青海,原因很简单,去西藏只能我一个人去,而青海却可以全家出动;草草在网上订了机票和酒店,国庆当天如约而至。喜欢秋天,是因为她的五彩斑斓,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万物成熟,累累硕果,喜上眉梢,乐在心头。小时候,这个季节最馋村头橘红滚圆的柿子挂在树上了,红亮亮的,连老远的野蜂、小鸟也都飞来分享这甜美的收获。黄色的玉米堆满院,鲜红的辣椒挂窗前,青脆的红枣缀满树,阳煦的阳光,凉爽的清风,满山层林尽染。





记得郁达夫先生曾在《故都的秋》一文中写道: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确,北方的秋,尤其是深秋时节,无论身在何处,那景像、那气息、那色泽还有那份独有的沉静都是值得驻足和留恋。
青海的秋天对我来说是没生的,虽然在西北生活了十多年,但始终没有去过。天,会蓝的象海?云,白的象雪,天空一碧如洗,犹如透明的蓝绸子?白杨树挂着许多金黄的叶子,象片片金子,散发着光芒?枫叶火红火红,像一抹晚霞? 我无法想象。






饿补才知道,青海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称青海。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古为西戎地,汉为西羌地。1928年设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它西高东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








青海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这里也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




青海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因此菜肴、小吃面点品种多样,风味各不相同。青海菜特点是醇香、软酥、脆嫩、酸辣,兼有北方菜的清醇,川菜的麻、辣,南菜的味鲜、香甜。青海少数民族的菜具有一种粗犷的美,主料以牛羊肉为多。羊肠面是青海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





秋色是迷人的,也是美妙的。而那种美妙也只有亲身体验,用心去感受,才会感知秋之美是任何美的艺术都无法表达诠释完整的,与行走于期间的所观、所闻、所听、所感相比,即使使用再夸张的艺术手法也未免显得过于简单和苍白。






我喜欢泰戈尔的那句诗,“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更欣赏这样一段话:即便是黄昏的最后一缕残阳也要发出奇灿无比的光芒,那是不甘心陨落与沉沦的最后一次拚搏,也是对至高生命积极热爱的一种追求,它毫不在意自已终究要被青山遮档,也许这就是大自然要告诉给人们的生命真谛。






也期待伙伴们随着镜头一起去感受青海的秋天。

















(本期照片分别在青海湖、大通县等地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