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爱常常意味着在别人眼中具备价值或吸引力 爱与被爱都是能力 让你保持魅力的不是神秘感而是成长

 青衣问道 2015-10-16
 被爱常常意味着我们在别人眼中具备价值或吸引力,反过来说,一个缺少自我价值感的人,很难感受到真正的被别人所爱和眷恋,他们常常处在焦虑和担心之中,随时害怕失去对方。





爱与被爱其实都是一种能力,做会爱的人

爱与被爱其实都是一种能力,会爱的人能给对方带去幸福与快乐。会接受爱的人知道如何珍惜,知道如何从中感觉到幸福与快乐。

爱与被爱,七分就够。爱或是被爱,都不要十分之爱。用十分去爱别人不仅对不住自己而更是给对方造成一种负担。

永远都不要拿生命去爱,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热爱的人,是没有实力去爱别人的。生命之爱是一种自私,是一种残忍。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如果对方能承受你的生命之爱,那么你的生命付出只能是轻如鸿毛;如果对方不能承受你的生命之爱,那么他的一生都将背上沉重的包袱,一生都会在阴影下生活。甚至你的整个家族都会背上有性格偏激狭隘基因的负担,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能够爱到自已真心爱的人是一种幸福,不能被自已真心爱的人接受是一种痛苦。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还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弗洛姆甚至说,爱情首先是一种能力,其次是一种态度,这种能力和态度更大程度上和你爱的对象没有关系,它就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如果没有爱的能力作为前提,那么一个人将无法得到爱情,至少无法得到理想中的爱情。其次,爱情才是和善良、责任心、谦恭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态度问题。爱一个人,首先要具备爱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给对方以实实在在的爱的感受。爱别人就意味着你有能力去帮助他(她),善于帮助他(她)。

  那么,爱是怎样的一种能力呢?

  心理学家说,爱的能力是指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它首先是对爱的感知、认知及接受能力。也就是说,一个爱的能力较强的人首先要能够准确地了解、感悟、体会对方对自己爱的表达,并能够很好地予以回应。其次,爱是一种奉献和给予。爱意味着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对方,包括生命。但并不意味着为对方牺牲生命,而是给予对方自己生命的活力。同时,爱还是对对方最深刻的理解和宽容。

  爱是一个人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当你选择了某一个人,也就是选择了某一种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爱情中没有纯粹的赢家和输家,一般最终结果只会是双赢或双败。对于相爱着或曾经相爱的两个人来说,当你在伤害对方时也就同时在伤害着自己。所以,学会爱、学会爱的表达方式,对于恋爱中的人或婚姻中的人,甚至对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和技巧,都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的技巧,它甚至对一个人的是否成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爱确实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

  一个优秀的男人的能力不仅是体现事业有成,而是更要懂得情感,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去温暖对方的心。女人最渴望男人的温柔,用心读懂对方,走进对方的心灵,让对方因为你的爱而充满对生活的热爱,珍惜生命,善待自已,从而给予你丰厚的回报,这才是至关重要的。爱是一种能力,不能只有好心就行,还必须有爱的素质、爱的质量、爱的艺术,这才是真正的爱。具有爱的能力的男人,永远充满活力和魅力,就像一部好书、一部名著,让你百读不厌,爱不释手。

  具有爱的能力的女人知道,自己对爱人要有付出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宽容的能力和自我承担的能力,不要指望爱人会为自已分担一切,很多东西仍然需要自己独自面对,付出比索取的爱情更有益,也使自已快乐,宽容对爱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会爱的女人深知丢失了自已也就丢失了一切,她很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社会一同前进。她拥有自已的思想、自已的追求,这会令她永远充满活力与魅力,令她的爱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对她重新认识,他们的爱情也不断得到升华。有位哲人说得好:爱是对对方最深刻的理解和宽容。爱的本质是给予,是相互的给予。感情的互动、快乐与平等是对恋爱婚姻最本质的诠释。

  爱的能力不仅在物质财富范围内,也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我们给予对方我们自己的志趣、理解、幽默、知识、悲哀,给予对方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在这种给予中,给予者领略到了自己的力量、财富、能力,领悟到了自己的盎然生机和无穷潜力,并为自己拥有此而感到欢欣鼓舞。给予者在给予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生命活力,不断地激活自己的生命潜能,不断地把生命的终结意义推向更高。而接受者呢?他(她)在对方的给予中得到了关注、鼓舞以及对生命的前进的力量!所以,真爱的本质是理解、尊重、欣赏、信任、责任、宽容等的综合体现。

  爱情首先基于个人强大的内心力量和信仰,并且由于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爱使得他内心宽容和温软,使得他能够客观理智地对待一切的人和事,他爱这个世界,爱所有的人,爱生活,也爱你,也只有这样,他爱你,才可能让你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需要服从他的意志。只有先学会如何去爱,从爱亲人、爱朋友开始,学会付出和不断给予,将自己打造成幸福、快乐的灵魂,要勇于付出、敢于索取,不做默默流泪的红蜡烛。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爱情。

  同时,被爱也是一种能力。

  被爱这种能力,源自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源自对爱我们的人的欣赏和感激。精神病学家卡尔.梅宁格说过:“爱能拯救人——无论是施与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他的畅销书《真正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中曾写到这样一段经历。多年前他有幸和桥牌大师鲍比.尼尔(Bobby Nail)同队竞技。没有想到他见到这位桥牌风云人物已经因为慢性骨病而严重残疾,任何行动都需要协助。这次经历让塞里格曼印象深刻的并非大师的技艺或残障,而是在他几乎是抱着这位传奇人物进出汽车和房间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对别人帮助的欣然接纳和深沉的感激。你丝毫感受不到他因为寻求他人帮助而感到自卑,反而这种帮助让你感到自己神圣而高大。塞里格曼曾经思考鲍比.尼尔的魔力所在,他发现那是一种被爱的能力。与爱一样,被爱同样是一种能力,但是我们常常只关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

  被爱常常意味着我们在别人眼中具备价值或吸引力,反过来说,一个缺少自我价值感的人,很难感受到真正的被别人所爱和眷恋,他们常常处在焦虑和担心之中,随时害怕失去对方。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的解释是:如果孩子在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受到爱与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任的,但如果他的依恋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这种关系模式常常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人阶段,进而深刻地影响到爱的关系。

  据调查,人群中大概有一成左右的成年人遭遇这种不安全依赖,他们难以享受被爱的感觉,对他人不信任,经常担心对方是不是真的爱他们,常常怀疑对方想离开,而最后往往因为自己过于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把对方吓跑。健康的爱首先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相信我们值得被爱,而相信我们值得被爱这个事实与爱的对象或关系的波动无关。鲍比.尼尔再一次告诉我们,衰老和疾病也不会改变这个事实。记得作家雪小禅曾写道:“有没有人欣赏,不是花要开的理由。”只有当我们首先感受到被自己所爱的时候,才能全然地享受被别人所爱的幸福感。

  很多人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付出,很辛苦,而“被爱”就可以安心地坐享其成。被爱的确是一种美好的感受,但如果不做任何主观努力,任由爱的关系自然发展,任何关系都无法长久。伴侣之爱需要回应,就像默契的双人舞,我们都希望自己爱的对象能够觉察到我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即发现和感受到我们最深的价值。同理,善于欣赏和赞美的人能够更多地得到别人的爱,因为你的积极反馈将提升对方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欣赏和赞美能够慢慢地让对方相信,他们正是我们所相信的那么出色的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满足感、信任并有助于保持更为持久的关系。同样,当对方为我们做了什么,也要给予对方适当的积极反馈。

  婚姻治疗大师约翰.戈特曼在观察2000对夫妇后发现,在幸福的关系中,不是没有负面情绪体验,而是积极的情绪互动(微笑、触摸、赞美、欢笑)与消极的互动(讥讽、反对、侮辱)的数量比至少为5:1。而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简单有效方法就是学会欣赏和感激,别忘了对人也对事。

  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生存状态等后天因素有关。家庭幸福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充满阳光、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年后对爱的把握、理解和表达可能会更准确。一个生长在单亲家庭或生活拮据、父母日夜为柴米油盐操劳而争吵的家庭的孩子,对爱的把握也许就会欠缺些。特别是那些从小就生活在家庭暴力下的孩子,长大后其家庭生活也相对有可能演变为暴力家庭。

  既然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受到种种环境的影响的。那么可以说,爱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首先,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即使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也要学会爱自己。试问一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爱别人呢?要拥有爱的能力,要学会“忠于自我”——我到底渴望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到底需要一份什么样的爱情?我真的认为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吗?难道我不认为生命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我是否会因为爱一种生活方式而爱上那个能够提供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或者,我是否会因为爱一个人而决定接受他的生活方式?我更在乎爱的过程还是爱的结果?这些问题,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迟早会碰到,无论你是决定草率地填上答案还是慎重地加以考虑,这些问题是你躲不过去的。

  其次,学会爱别人,不要超越对方的边界。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但我们也是有着自我独立性的人。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要想很好地去爱别人,就要尊重对方的边界,不要盲目地认为爱就是占有,爱就是双方毫无秘.密。两个人相爱,健康的恋爱应该是分为三个区域的,一个是“我们”,及双方共同拥有的;一个是“我”,即相爱后仍然是独立的我;一个是“对方”,即相爱后仍然是独立的对方。若恋爱变成一个区域,即只有“我们”的时候,那种爱就不是健康的爱了,将会出现许多矛盾。

  最后,爱的能力还包括要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意思就是说,在爱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会坚强,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因为爱是一种相互之间感情的共鸣。所以,当共鸣不在时,“有一爱叫放手”。

  爱情,因为最具不确定性而弥足珍贵且需用心把握。能力,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要靠长期的调整、修炼与储蓄。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

 

  爱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不会这样的一种能力,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糟糕,我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失去和谐,我们的情绪体验就会很负面,我们的脸上会失去笑容。

 

  爱是一种能力,是学习而得到的,是过去和我们亲密的人相处而学习得到的一种独特的能力。
  如果你看到别人受苦,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要检查自己的爱的能力系统了。

 

  如果你对于别人内心痛苦,不能体会,而是心生反感,要检查你的爱的能力的系统了。

  如果你总是抱怨生活,感觉不到快乐,需要提升爱的能力的了。

 

  有人说,我为什么不能做一个被别人帮助的人?还有人抱怨,我这样对他,他怎么就是不知道呢?这是因为被爱的能力出现了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层面的需要,我们需要帮助别人来满足自我被需要的心理,也需要接受别人的爱,从而感觉自己被关注的需要。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人,总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是真的不需要吗?答案当时是不,其实当事人内心也很冲突和苦恼,想要得到别人的爱,但又表现出来拒绝别人千里之外的行为,弄的身边的人都很莫名其妙。这就是典型的被爱的能力缺失的表现。

 

  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不能和身边的人相处的很好,因为你没有被爱的能力,他们发现你们之间有墙。你不知道你不能在亲密关系中处理的融洽,因为你没有被爱的能力。

 

  你是安全感缺失的人,但你渴望被爱

 

  你困惑和矛盾

 

  你需要温暖,但又害怕被烧伤

 

  我们生命旅途很短暂,我们到底在要什么,要幸福和快乐,要自我价值和自尊。

 

  爱是一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快乐地获得这些。

 

  被爱也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这些。

 

  它们都是必须的能力。

 


爱与被爱是一种能力  


爱是美好的,被爱是幸福的。无论哪一种爱,都是世间最美的感受,都是人类颂扬的主题。

今常看到有人在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爱恋后说:“我已经不能再好好去爱一个人了”,也经常听到在爱恋中失意的人说:“怎么会没有人要我呢?”。每每面对这样的语言,我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感觉:爱与被爱应该是人的一种能力。

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动。我们爱生活就会去爱自然、爱人类、爱社会,在爱中感受爱与被爱。我们对人生充满感动,揣着感动上路,在前行中步伐更沉稳、意志更坚定,爱与被爱在支撑。

被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源于爱和人的内涵。因为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灿烂,有谁不爱呢?人的内涵是人生中的各种阅历内敛,当人摆脱依赖性走向独立时,当人渐渐摆脱独立走向自由时,你的内涵越来越深厚,于是大气由内而外溢出,岂不美哉?又有谁不爱呢?爱与被爱,人的一种能力,能够用心去体味它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他的畅销书《Authentic Happiness》(《真正的幸福》)中曾写到这样一段经历。多年前他有幸和桥牌大师Bobby Nail同队竞技。没有想到他见到这位桥牌风云人物已经因为慢性骨病而严重残疾,任何行动都需要协助。这次经历让塞里格曼印象深刻的并非大师的技艺或残障,而是在他几乎是抱着这位传奇人物进出汽车和房间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对别人帮助的欣然接纳和深沉的感激。你丝毫感受不到他因为寻求他人帮助而感到自卑,反而这种帮助让你感到自己神圣而高大。塞里格曼曾经思考Bobby Nail的魔力所在,他发现那是一种被爱的能力。与爱一样,被爱同样是一种能力,但是我们常常只关注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

 
 

       据调查,人群中大概有一成左右的成年属于这种不安全依赖,他们难以享受被爱的感觉,对他人不信任,经常担心对方是不是真的爱他们,常常怀疑对方想离开,而最后往往因为自己过于强烈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把对方吓跑。健康的爱首先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相信我们值得被爱,相信我们值得被爱这个事实与爱的对象或关系的波动无关。Bobby Nail再一次告诉我们衰老和疾病也不会改变这个事实。记得作家雪小禅曾写到,“有没有人欣赏,不是花要开的理由。”只有当我们首先感受到被自己所爱的时候,才能全然的享受被别人所爱的幸福感。

 

       常听说,“找一个爱我的人做伴侣,找一个我爱的人做情人”。不外乎是因为很多人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付出,很辛苦,而 “被爱”就可以安心的坐享其成。被爱的确是一种美好的感受,但如果不做任何主观努力,任由爱的关系自然发展,任何关系都无法长久。伴侣之爱需要回应,就像默契的双人舞,没有比对对方的欣赏和感激更好的回应了。我们都希望自己爱的对象能够觉察到我们身上的积极品质,即发现和感受到我们最深的价值。同理,善于欣赏和赞美的人能够更多的得到别人的爱,因为你的积极反馈将提升对方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欣赏和赞美能够慢慢的让对方相信,他们正是我们所相信的那么出色的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满足感、信任、并有助于保持更为持久的关系。同样,当对方为我们做了什么,也要给予对方适当的积极反馈。

 
 

       被爱是一种能力,源自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源自对爱我们的人的欣赏和感激。精神病学家卡尔·梅宁格说过,“爱能拯救人——无论是施与爱的人还是得到爱的人”。





爱和被爱都是必须的能力


作者:韦志中

这几年我做心理学,做心理辅导,发现自己的言语当中经常会提到的词语也有所不同了,比如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爱”。就是一个例子,以前的时候我很少提起,但在和那些走进咨询室的朋友们在一起的过程中,不自然地就多了起来。

这几年的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在咨询室里面对个别的咨询,还是在团体小组中的共同辅导,又或者是在一些心理学的讲座和体验课程中。我都会感到“爱”这个词语的重要性。从一个一个鲜活的故事中,我看到爱的关系的复杂,看到爱的能力的重要,看到爱在交织的时候的迷茫,看到爱在变化过程中的无限伤害。

我逐渐发自内心相信,爱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不会这样的一种能力,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糟糕,我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失去和谐,我们的情绪体验就会很负面,我们的脸上会失去笑容。

爱是一种能力,是学习而得到的,是过去和我们亲密的人相处而学习得到的一种独特的能力。我们还是一个精子的时候,我们就很坚强,和无数个对手竞争,奋勇向前,不怕困难,最后终于成为一个生命,在妈妈的子宫里面,我们受到羊水的环绕和妈妈的包裹,感到安全,体会到爱。

来着这个世界,我们看到无数个人,也和许多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关系,被表扬的时候我们得到爱,也储存了爱。被批评和攻击的时候,我们感觉没有爱,我们的爱的能力受到了挫折。回到亲密的人关系中我们体会的是关心,就会获得爱的能力的增加,如果我们不断受到伤害,我们就没有能力去爱别人,因为我们没有学习到。

一个和妈妈关系不好的孩子,在我的面前哭泣述说自己的内心的痛苦。我看到在她的内心世界里爱的地位已经被其他占据,那些是恨、羞耻、自责、怨、愤怒。当我带着她一起回顾她的母亲的成长的时候,发现母亲在成长中也是没有学习到爱的能力,所以后来她不能够爱自己的孩子,也没有给孩子爱的正确教育,最后这个孩子才走进来我这里。当她看到这些的时候,开始知道爱是一种能力,不是遗传的,而是爱的教育的结果。

如果你看到别人受苦,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要检查自己的爱的能力系统了。

如果你对于别人内心痛苦,不能体会,而是心生反感,要检查你的爱的能力的系统了。

如果你总是抱怨生活,感觉不到快乐,需要提升爱的能力的了。

有的人向我抱怨,我为什么不能做一个被别人帮助的人?

有的人向我也抱怨,我这样对他,他怎么就是不知道呢?

这是因为被爱的能力出现了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层面的需要,我们需要帮助别人来满足自我被需要的心理,也需要接受别人的爱,从而感觉自己被关注的需要。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人,总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是真的不需要吗?答案当时是NO ,其实当事人内心也很冲突和苦恼,想要得到别人的爱,但又表现出来拒绝别人千里之外的行为,弄的身边的人都很莫名其妙。这就是典型的被爱的能力缺失的表现。

你不知道自己总是不能和身边的人相处的很好,因为你没有被爱的能力,他们发现你们之间有墙。

你不知道你不能在亲密关系中处理的融洽,因为你没有被爱的能力。

你是安全感缺失的人,但你渴望被爱。

你困惑和矛盾。

你需要温暖,但又害怕被烧伤…….

亲爱的朋友们!

我们生命旅途很短暂,我们到底在要什么,要幸福和快乐,要自我价值和自尊。

爱是一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快乐地获得这些。

被爱也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这些。

它们都是必须的能力。





让你保持魅力的,不是神秘感,而是成长?
云麦Joan


最近跟好朋友聊天,他跟我说:“我觉得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应该彼此保留神秘感,这样才会一直有想去探索的欲望,才会一直有吸引力。”


这句话我不知道曾经听多少人说过。人们似乎已经认定了这个保持“魅力”的宝典:保持神秘感,不要什么都让伴侣知道,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魅力。麻麻甚至告诉我说:“亲爱的女儿,你这个性格不太好,对新朋友也很快就敞开心扉的交谈,这样不好,没有神秘感。”


今天就从心理学角度破一破,为啥在亲密关系中让你有魅力的不是神秘感,而是成长。



神秘感能让你走多远?


神秘感首先就不符合romantic psychology(有需要的朋友请查阅书籍:罗曼蒂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romantic love):在成熟的爱中,我们之所以会爱上一个人,是因为我们在他/她身上找到了反射回来的自己,换句话说,我们在他们身上照到了自己的灵魂,他们让我们的灵魂有了“可见性”。按照这个原则来说的话,神秘其实更多给予我们的是那种探索的兴奋感和不安感,因为不了解对方,我们的爱必然是不成熟的,或者根本算不上爱。


当然神秘感在一段关系的最初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但这真的是我们喜欢神秘感的全部原因吗?我觉得神秘感最吸引人的,其实是我们的投射。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们有很大幻想的空间,我们可以把自己对于对方的幻想都投射到她/他身上。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并不愿意去揭开对方的神秘面纱,是因为我们内心害怕自己的投射,在对方显现出最本真的自我时,化为泡影。



真正成熟的关系会从展现最真实的自我开始。


神秘感会让你走一段,但现实总会来找你。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保留”这样的神秘感,你难道不害怕当你保持神秘的地方不可避免的被对方了解到的时候,其实你并不符合他/她的投射吗?玩神秘,这是两个不成熟的人,为了避免真正相互了解而共同制造的“爱情的影子”。它只是长得像爱情而已。因为你的不安全感,你不敢在对方面前暴露最真实的自己,那些你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你需要“神秘”来掩饰自己的焦虑和不安;而你的伴侣也害怕自己的投射成为泡影,所以索性不去迟迟不去探索你的“神秘”。


你们共享的,是对爱情的恐惧,而不是爱情。



保持魅力的不是神秘感,而是成长


既然保持神秘没有用,到底什么有用?


成长!并且只有成长!


让人痛心的是多少姑娘以为亲密关系中让自己魅力大涨的是近乎自虐的节食减肥或者去美容院做一个整容,再或者是买来菜谱研究更多老公喜欢的美食。这些东西也许会让你一时之间变得更有魅力一点点,但请相信我(小伙儿们也是一样),真正让你在亲密关系中保持魅力的,唯有成长。


什么是成长?成长是指你不断的追求自我实现,对自己真诚(integrity),不断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接纳,并不断更有爱与被爱的能力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经历的考验要比节食或者整容手术多得多,我可以说它们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理智的人,但你的理智来源于长久的跟自己情绪的分离(可能你妈妈在你小的时候告诉你: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那么你在亲密关系中的挑战和成长,就是学会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真诚的跟你的伴侣交流你的情绪。完成这件事情,可能是你一辈子的功课:你需要不断的面对自己,在跟情绪分离太久了之后你需要重新学着如何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且因为太久没有接触,当你体会到情绪时,你一定是很焦虑不安的,因为你还没有调节它们的能力,所以你要花很久去学会调节它们;然后可能你还有功课要完成,因为亲密关系需要你坦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并且跟伴侣坦诚的分享,而这样分享再一次需要你极大的勇气……


我这样说完你就明白了,成长比所有其他外在的改变都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受罪去改变外在,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成长会在亲密关系中保持魅力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不成长会让你变得故步自封并且很无趣,而且婚姻中99%的矛盾都需要你的成长(而不是试图改变对方!)才能得到解决。比如你的伴侣对你抽烟这件事情很不满,你自己也明白抽烟其实在损害着全家人的健康,那么是否认抽烟的危害并且继续抽着让你有魅力,还是坦诚的面对自己的烟瘾并且寻求帮助把它戒掉让你更有魅力?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当我们最真诚的面对自己时,其实我们赢得的是自己的信任和欣赏。这样的我们连自己都忍不住爱上了,我们的伴侣也不例外呀!


当你承诺自己去完成你最想完成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期待或者外界的肯定),


当你内心充满恐惧但你没有逃避自己的恐惧而是直面恐惧并且仍旧去做这件让你害怕的事情时,


当你承认着自己的焦虑,冒着被伴侣拒绝的风险去袒露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需要时,


都是你在伴侣眼里会闪闪发光的时刻!因为你,在成长并且成为你自己!



亲密关系如何帮助你成长的?


当你还在约会或者新婚的阶段,你和伴侣会在彼此的肯定中发展出亲密关系,这种让他人认可和肯定的亲密关系我们叫做他人认可的亲密关系(other-validated intimacy)。很多人寻找一种亲密无间,彼此深刻的认同并且有一种“我们”的感觉。


但很不幸的是,长期的亲密关系需要我们有自我认同的亲密。婚姻和亲密关系通常都是需要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因为“亲密”有时候并不是那么的感觉良好。


一个有点难接纳的真理是:跟你的伴侣亲密并不意味着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回应。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接受,不希望又被拒绝的感受。我们都希望感觉安全并且被保护。但如果你和伴侣中有一个人今天过得很不好,那么以他人认可为基础的亲密就会让你们陷入深渊:我今天过得不好、不开心,所以没有办法给你你要的肯定,而你又无法接纳我不能给你肯定这件事情。



真正的亲密不是让我们感觉良好的,而是让我们成长的。这样的成长会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他人认可的亲密(other-validated intimacy)在婚姻当中必然是有限的。当你们把彼此都喜欢的话题讨论尽了的时候,必然有话题是你或者伴侣不喜欢的。她在你提起这个话题并不想给你认同,因为这个话题会让她焦虑或者生气。不可避免的,你们的彼此认同结束了,开始陷入情感僵局(emotional gridlock)。

2.在不知道你是否能得到认同的前提下袒露最真实的自己会让你产生一个小小的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你最真实的自己(你最真实的情绪或者想法)并没有被认同,而这个不认同它的人对你来说又至关重要,这个时候如果你可以接纳你的焦虑并且接受这个在伴侣面前袒露真实自己的挑战,你的自我就变得更稳固了一些。

3. 亲密意味着被你的伴侣准确的了解。这件事情本身,就会让你有种不安全感。如果你还没有稳固的自我,如果你不确定最真实的自己值得被爱,你就很难愿意让对方了解最真实的你。假设我对自己的运动能力特别不自信,我不确定自己如果不擅长运动是否还值得被爱,这个时候我可能就会在你面前掩饰自己,不让你知道我不擅长运动,因此你就不会了解这部分最真实的我。但是如果我们不被伴侣最真实的了解,我们就永远不会觉得安全(因为对方总有一天会发现)。

4.通常我们都需要说很困难的东西。如果你拥有的是以他人认可为基础的亲密,你就不可能实现,因为你的伴侣很可能不认可你。比如你的伴侣一直烟瘾很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的健康并且也危害到了你和孩子,这个时候很镇定的跟他说“我无法忍受你抽烟”了这样的话可能很艰难。当他拒绝了你时,保持镇定的情绪并且不责备不自我防御不反击都是很难的,但自我认可的亲密就可以帮你做到。

亲密就是通过上面的4个方式帮助我们成长的,但是这个成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有些时候我们甚至更愿意选择用离婚的方式,而不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来解决婚姻中的矛盾。

当你停止成长,就是你停止有魅力的时候


别再相信神秘感会让你happily-ever-after了亲爱的,


你该醒醒了,


当你停止成长,就是你停止有魅力的时候。


因为让你保持魅力的,不是神秘感,而是成长!








 解析 | “我弱我有理”——小心,受害者心理把你变成了成年巨婴

王雪岩


“我弱我有理”?不,伤人又伤己

前些天,我在知乎专栏的一篇关于保护人际边界的文章引发了许多反对、甚至是激愤的声音。文中谈到请一位保姆做家事时遇到的一些困难。即我请阿姨在约定的时间段来家里,但她在约定时间之外到来,所以我无法为她开门。这件事被很多人责问“和一个保姆谈什么契约关系”,“拿保姆不当人”,等等。【原贴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后来有一个朋友评价说,“感觉许多人都是秉持着'你弱你有理’的观点在指责”。的确,很多人在读文章时心里似乎就埋了一个假想敌,一旦涉及雇佣关系,就会将关系置于对立与伤害的前提下。实际上,恐怕恰恰是那些责备的声音背后,隐藏着对“保姆”从业者的轻视。保姆作为一个职业,也会有自己的职业精神,也有权力获得与其他职业员工一样的信任,所以,与保姆谈契约精神时并不是对她的刁难,而是对她生命最深处的尊重:将她放置在平等的关系里要求与对待。当然,这个平等的要求,可能也恰恰是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体验。


王雪岩,石家庄德正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首席咨询师,知乎心理学大V,著有知乎专栏《心理学与生活》


[1444356759627041075.jpg]

经历这次事件后,那些愤怒情绪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现代社会中,会有那么多人心里有强烈的“受害者”感受?这些感受将自己置于弱者的位置上,控诉周围事物带给自己的伤害,但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是将自己最终真的推到被伤害的位置上。因为,当我们对周围心怀戒备的时候,不可避免会防备伤害的来临,而这一防备又会引发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可能讨厌我们,于是就真的出现了被伤害的结果。

对于“受害者”群体来说,似乎社会上没有人可以信任,到处充满了伤害与被伤害,有钱、有权力、甚至是有知识的人就是施害者的代名词。没有权力的人将自己感受为被压迫者,随时防备着被欺凌。

记得小时候读书,无非是读些民间传说、童话寓言啥的。在那些故事里,几乎地主都是贪婪无度坏事做尽的,而佃农常常是充满智慧、不断教训地主的人。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就有一个信念:有钱人是坏人。等长大后,再看到史料中说那些传说中的地主原型竟是大兴一方教育的功臣,自己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定位那些“坏人”了。

根植于童年的恨的种子,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孩子来讲,安全感的建立是他将来发展健康人生的重要基础,对一个社会也是这样。当整个社会都缺少基本的信任感时,每个生活其间的人都可能变得焦虑和无助。但是,一个失去基本信任的社会空间,岂不是人人要时时暴露在受伤的危险之中?如果人生全部用来防备伤害、与强权的对抗之上,人生岂不是毫无乐趣可言?

◆◆◆

有时候,我们的文化本身就在传播着“弱者的愤怒”。因为我们的国家曾经历过那么多的战争和社会动荡,打击了人的生存需要里最基本的安全感。缺少安全体验的结果,就是视他人为敌人。这些创伤性影响,不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代谢完。在没有完成修复之前,愤怒可以带我们远离虚弱感、伤害感的折磨,却并不能真的改善生活。“我弱我有理”虽可以让愤怒有个看似合理的释放,却会更加破坏信任的建立。

不管愿不愿意,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就会被裹挟着进入整体社会状态中。而作为一个系统的任何一点上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所以,社会创伤的代谢,其实是落在每一人肩上的事情。当我们能为社会负责的时候,其实最终受益的会是自己。为社会负责,就是从解读自己、管理自己开始,比如放弃“我弱我有理”的内在信条。

◆◆◆

在生活里,“弱”的确可以带来一些额外的好处,比如吸引到帮助、关心。但是,如果潜意识里将弱当成自己的资本时,麻烦就来了。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团体小组,组里有一个组员讲到自己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如何难以获得家里的资源。他最初讲这些的时候,大家给了他很多支持和理解。但随着小组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每当他再讲到这些,组员们都会越来越躁动,越来越不想听。于是他变得很愤怒,发脾气,感觉大家都对他不好。

这样的时刻,生动地呈现了他在家庭中的状况:弱,成为他迫使家人照顾他的资本。事实上,并不是家人照顾他少,而是他期待的更多。当他无意识中用对待家人的方式来对待小组成员时,他的方式失效了。这迫使他不得不试着用友好些的方式来与组员互动,慢慢地,他也收获了更多的友好。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他放弃了“我弱我有理”的方式,过上了心灵自由的生活。

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弱我有理”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解读模式,陷在这个模式脱不出身的,大有人在。这个模式带来的,是生活一团糟。

[1444359274765022905.jpg]


单纯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弱我有理”存在短暂的合理性,这就是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为了处理因柔弱而不得不承受的危险体验,婴儿会动用一个叫做①“分裂”的机制,把满足自己的感觉视为好的,不满足自己的感觉视为坏的,这样,在他的内心就可以把好和坏做个分离。只要把坏的投射出去,感觉坏的都是别人,就可以保护自己感受自己是好的,是被爱的,是安全的。但如果这个孩子成长得不够顺利,一直停留在采用“分裂”来处理外在现实的状态里,就会成为病态。

从分裂发展到整合,只是孩子在生命第一年要完成的巨量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要面对和学习处理的“危险”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危险既有现实性的,也有因为弱小而在内心感受到的。这么柔弱的生命,只能依靠父母的良好照顾才能生存,所以,当然是“我弱我有理”。但是,孩子不会永远是孩子,如果他在长大的过程中,心理没有跟着长大,就可能成为一个停留在“我弱我有理”状态的成人婴儿,那就会变得很糟糕。

孩子在成长中还会经历另外一些艰难状况,比如当孩子意识到母亲(最初局部客体:乳房)是那个既能提供给自己保护又能为自己提供食物的重要客体时,就会渴望得到母亲那些好的东西,但有时又不能被完美的满足,于是就变得失望和愤怒,就会试图破坏那个好的客体(咬痛乳房等),这个过程叫做②嫉羡。嫉羡被修通,孩子就可以发展出感恩的能力,就会更有能力从母亲身上吸收爱的感受。吸收爱的能力越多,越满足,成长也会更健康。但如果嫉羡没有被修通,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在成人生活中愤恨于别人拥有好的东西,如果自己不能获得,就宁愿去摧毁别人的拥有,哪怕自己也并不能从中获得好处。这同样是“我弱,我有有理”。

“我弱我有理”其实也代表了早期正常分裂过程没有很好的完成。当“好客体”与“坏客体”无法正常分裂时,带来的影响,就是③“混淆”:好坏混淆,对错混淆,人我混淆,情绪与事件混淆…….这种种的混淆带来的,也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中的困难,更可能会影响到这个人所有的生命状态,比如获得结论困难,清晰思考能力的紊乱。混淆带来的是内部边界缺失,所以当一切都处在一团乱麻中没有各归其位的时候,思考的能力自然会受限。所以,“我弱我有理”呈现出的,也是心理边界的缺损。

对“我弱我有理”的人,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对于一个有足够心理能量的人来讲,拒绝这个“弱者”的不合理期待,是最爱他的方式,就像前面讲到的那个小组成员。因为那可以帮助他理解现实,发展心理边界。而心理边界的健康是一个人各种社会功能健康的基础中的基础。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承受来自“弱者”的攻击和愤怒,这其实是心理咨询师们每天都在做的事。

◆◆◆

我们的文化中,“保护弱者”是美德。很多时候这是被推崇的做人原则。但当这个原则运作时,如果缺少一些必要的界限,就很容易混淆保护与伤害之间的界限,反而造成困扰。

比如在家庭中,妈妈生怕孩子做家务耽误时间,让孩子几乎没有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一旦孩子长大步入社会,就会发现,独立承担一件工作和任务如此困难,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动力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搞定一件事情,因为他早已习惯来自妈妈的照顾——当然,也有可能是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保护也成为了剥夺。

当然,在潜意识中,孩子可能还承担了另外一部分功能:孩子是缺少能力的那个人,而母亲是很有能力的那个人。当孩子被当成弱者被“保护”起来的时候,他也成了不得不接受“轻视”的那一个。从这些角度看,你还愿意处于受害者位置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