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研发了生化汤?

 山高水高 2015-10-16

谁研发了生化汤?

 

最近,我社出版了李庆杭先生编著的一本《医学心得集》,其中有一篇文章《南宋药王是高僧,竹林秘方传千载》,重点介绍了竹林寺妇科及其名方之一——生化汤,作者介绍在济宁当地,生化汤妇女产后必用中药,比益母草膏还要盛行。当时我在大学学方剂学时背诵方歌:“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功用温经活血,治疗产后恶露不尽。很多书对该方的出处标示各异,教科书大多标示出自于《傅青主女科》,5版《方剂学》、周凤梧《方剂学》都这样注;《简明中医辞典》标示出自明《景岳全书》引用的钱氏方。我认为这都不甚合适,应该是竹林寺女科研发了生化汤。

竹林寺女科是南宋著名妇科四大家:竹林寺女科、宋氏女科、钱氏女科、陈氏女科之首。竹林寺女科的学术思想,是我国中医妇科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渗透到国内外中医妇科领域。从古延今,衣钵相传,其在临床的实践运用上卓有成效。 

竹林寺女科历史悠久,名闻遐迩,影响深广,波及海外。始自晋朝,盛于宋代。寺院建于南齐年间(公元479-502),迄今已有1 500年历史,它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竹林寺为女科的始祖,所传妇科专著有数十种,至清末已历107世;所编以女科为主的《竹林寺女科秘传》成为当代女科之宝库,为研究女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竹林寺位于浙江省,建于南宋齐年间(479502),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开山祖悟真禅师,择此清净一席之地,诵经宣佛,始名“古崇寺”。垂直四百余载,至后晋天福八年(943),寺僧高昙“得异授而兴医业”。据《竹林寺世乘》高昙祖师述异记篇记载:“自悟真禅师之创兴竹林,至石晋而有师(指高昙)盖未尝有医,而也未尝有寺。所谓竹林寺,不过静养一席地耳,惟时有一道者至,不知从何方来,亦不识其姓氏,与师附居者月余,师见其骨骼翩翩,言辞不凡,知其非常人,甚敬礼之,而道者亦不自安,每谓师曰:‘君之遇我厚矣,愧无以报君何!’一日师以他出抵暮而归,觅道者不得,盖不知其所去矣。忽见几上有蝇头细楷数十百行,阅之,乃胎产前后秘方数十种,又胎产至要辩论及诊法共百余条。师随录之,于是晓夜诵读,而医道日精,患者验之,百无一失。”高昙禅师积资筹金,在原址“古崇寺”的基础上扩建振兴寺院,更名为“资国看经院”,所以高昙禅师应为竹林寺女科僧医的创始人。可见寺僧专治女科,始于后晋天福八年,到太平兴国七年(983),更名为“惠通院”,僧医皆以治妇科病而著称。在竹林寺妇科发展史上贡献较大,名声最隆的是静暹(晓庵)禅师,他殚精极思研究妇科,医术高超,极险极危之症,一经他手便化险为夷。至南宋绍定六年六月(公元1233),医僧静暹(即晓庵)用秘方治愈了理宗赵昀谢丽清皇后的重病,理宗帝赵昀赐封他为“医王”,并御书“惠济寺”,又赐“晓庵”、“药室”而匾,建医王十世。所谓十世医王,即从晓庵上朔四世开始,下续五世为止。晓庵即为“五世医王”。 

竹林寺女科在辨证上以肝、脾、肾三脏主论,在诊断上强调问诊,在治疗上重视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补血行气,补肾益精,祛瘀解郁的治疗原则。在诊疗施治上,法广味纯,独具风格。秘制“太和丸”和运用“生化汤”曲尽其妙。凡妇女月经不调和各类杂症则以“太和丸”为通治之方。药由制香附、制苍术、广藿香、净防风、嫩前胡、紫苏叶、薄荷叶、川厚朴等20余味中药配制成丸。为通治妇女肝郁型疾患之良药,综观全方,纯用气分药品,功在疏肝解郁,因在封建社会,妇女一有逆意,郁闷在心,郁久成病,运用此方,可谓入时而合拍,共奏疏肝理气,芳香化湿,健脾消积之功。  

僧医高超的医术也得到世俗医生的认同和赞赏,他们之间互通有无,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僧医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收徒授艺,汉族僧医在医术的传承上以师徒相传为主,佛教中的医学院一般人数较多,医学成为寺院教育的一部分,突破了传统师徒授受的方式,扩大了医学教育的范围,我国历代医僧及佛门弟子中之习医者,借行医弘扬佛法,成为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力量。其医术高明者,以医名世;著书立说,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同时也推动了周边国家医药事业的发展。竹林寺女科之僧医文化为祖国中医学的发扬光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古代,道佛二教盛行,寺院庙宇遍布,文化根基深奥,寺庙的医药文化更是一朵鲜艳奇葩,竹林寺女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生化汤乃举世之名方,本方善治产后疾病,医者凭此化裁而施,病家也如法服用,这在江南尤为风行,其方的知名度,可谓众方之最。竹林寺女科运用本方,别树一帜,立方先立论,《真传生化汤论》云:“产后大虚,理应大补,但恶露未尽,用补须知无滞血,能化又能生;攻块无损元气,行中又得补,方为万全无失。世以四物汤理产后,误人多矣。因地黄性寒滞血,芍药酸敛滞血,无补故也。”笔者以为,此言应指新产期间,或者产后七天之内,比较客观。因为《产后篇》也用“正经四物汤”、“四物补心汤”、“四物排风汤”等方剂,否则就很难自圆其说。 

对生化汤的煎服方法又独具匠心。《秘方》云:“盖产后不厌药频……至产妇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儿下地,于未进食之先,即服其余二帖,亦相从而进……孕妇家,照生化汤方于孕至七、八月,预制二、三帖,备服。……世人服生化汤,有一日服一剂,或竟不服,隔数日得有它证,延医始服者,此产妇所以多余患也。” 

《南宋药王是高僧,竹林秘方传千载》一文还记载:生化汤在济宁市区周边地带,老百姓家喻户晓,无论正产、小产、剖宫产都有在一个月内服用生化汤的习俗,即半月时1剂,满月的晚上服用1剂,通身出汗即可。民间认为1个月之内的风寒湿邪诸致病因素或者产后痼疾,服生化汤后病邪或排除或随汗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