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您可以点击标题下的儿童心理学,关注后每天分享儿童心理读物;还可以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做错了就要道歉,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家长们,你会在你的孩子面前道歉吗?你是否能把孩子也当做一个独立平等的人对待呢。 在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朱老师由于当天的饭菜实在不对胃口,勉强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进了垃圾箱。后来,孩子们看到了垃圾箱中的饭菜,急眼了,统统跑来找老师。“老师,有人把饭倒了!”“老师,看看吧,有人倒饭了!” 平时,老师经常给孩子们讲要爱惜粮食,不要浪费。大多数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都能将饭菜全部吃完。 看着孩子们的认真样,老师虽然有意逃避,但还是诚恳地向孩子们承认了错误:“对不起,饭菜是老师倒的。老师做错了。老师今天胃痛,不敢吃太多,就只好倒了!” “吃不了那么多,你可以少盛点啊!” “朱老师,你这是浪费啊!” “我有时肚子也会不舒服,可我也把饭菜都吃了!”孩子们一个个仰着天真的小脸,真诚地教育起老师来。 老师被感动了,对孩子们说:“老师错了!罚老师倒了今天全部的垃圾!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孩子们当即笑了起来,神情中有一股干了大事的成就感。 可以想象,有这么一位勇于向孩子认错的老师,孩子的成长是不会受到拘束的。这位老师的做法能够培养孩子坚持真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地向权威低头。 在学校里,老师可以做到如此开明是学生的福气,如果在家里,家长能够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犯了错误向孩子“低头”,那么孩子更会敬佩家长。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著名诗人闻一多心情不佳,因为一点小事出手责打了小女儿,刚好被二儿子立雕看见了。儿子大着胆子批评父亲不该因为这点小事打小妹,并和闻一多据理力争:“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听了之后一愣,沉思了一会儿,很快来到儿子和女儿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的说:“我错了,我刚才不应该打小妹。我现在向你们道歉。” 很多父母犯了错之后,虽然觉得很后悔,但是因为放下去面子道歉,并且常常心存幻想。父母以为“孩子小,没那么小心思,再过几天也许他就忘记了”,孩子可能真的会忘记你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是父母当时给孩子造成的不愉快感觉却是孩子很难忘记的。父母们,请回忆自己的幼年,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触呢? 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傻瓜,如果父母掩饰自己的错误,搪塞或者置之不理,那么孩子也许一辈子都记得父母曾经怎么错怪了他,更不要指望孩子从你身上学到自我反省的精神和品质。 做个光明磊落的父亲和母亲,不是很好吗?如果你察觉到自己错了,那么就请及时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吧。
按二维码,免费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