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英语翻译问题探讨

 花之叶55 2015-10-17

本文由:华夏学术传媒网 提供 摘 要:在传统医学日益走向世界,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重视和欢迎的今天,中医英语翻译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中医不同于西医,它有着内在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语言特点,如何将中医翻译准确,使外国人明白和正确理解中医内容,这便是当今中医翻译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述了中医语言风格特点,英译的思路与方法,语篇分析对原文进行语义的解析与转换,初步探讨中医翻译中涉及文化方面的问题,民族文化背景和语言国情学与中医翻译的联系,有助于在翻译中注意文化语义的解码,以达到全面的语义对等。

关键词:中医语言;中医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9-0180-03 1 引言

翻译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原理和方法论。持不同翻译观的学者对翻译有不同看法。中国传统医学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体系,中医翻译是科技翻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翻译,不是文学翻译,却又受其影响。科技文献的翻译标准:要根据科技语言的风格和读者对象,达到内容准确完整,语言简练规范。因而中医翻译尽可能集多家翻译之说,吸取各家之长,博取语言学、文化学和文艺学翻译观,用现代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作指导,探究一套较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中医翻译色彩的理论和方法。

2 中医语言的风格与特点

在探究中医翻译时,首先认真研究中医语言(sourcelanguage)的风格和特点,只有揭示了中医语言的语义特征,才能正确理解中医医理,准确地将中医语言的含义转达到译语中去。

2.1 发生学特征

2.1.1 医哲交融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如中医学上的“阴阳”和“五行”学说原本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后被中医学用来阐释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2.1.2 中西混杂中医语言中夹杂有许多西医用语,一些意义并不相同的中西医概念具有相同的语言外壳,如“伤寒”。中医上的“伤寒”有三层意思:①为各种外感热病的总称;②为感受寒邪而发热的一种病邪;③指冬天感受的寒邪。而西医上的“伤寒”(typhoid)则指的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在理解中医语言中借入的西医概念或用语时,需立足于中医这个使用语域,摆脱其原有语义的影响。

2.2 词汇学特征

2.2.1 模糊性中医语言中的“语义模糊”指其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或含混不清,概念紊乱。中医藏象学说,心、肝、脾、肺、肾的概念比实际解剖概念宽广复杂,一些疾病的命名有的以病命名,有的以症状命名,病、征、症三者概念不清,容易产生概念的歧义。

2.2.2 歧义性中医界有人明确指出“中医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具有外延广泛、一词多义的特点,对某一术语的理解,在学术争鸣中常有歧义和误会。”对处理中医学中概念的歧义性问题,只需注意研究上下文的关系并弄清楚一个词在特定使用语域中的特定含义,概念的歧义词可以解决。

2.3 风格学特征

2.3.1 专业化水平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医语言是它产生的那个时代日常用语、文学用语及哲学用语的混合产物,因此专业化程度低。近年来,人们已开始摸索用现代语言对中医的医藉进行全面整理,术语实现国防标准化,以便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2.3.2 文学色彩浓郁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风格一大特点,其文体有歌咏、诗赋,语言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学色彩。医学语言文学化,与科技用语力求客观、严密、准确、简练的要求

格格不入。要解决中医语言中文学色彩问题,必须明确中医翻译的原则问题,解决了原则问题,就可以确立翻译的程序。

3 中医翻译的原则

目前的中医翻译由于缺少统一的指导原则,陷入混乱局面。如将“五行”译成five elements, five phases和Wux-ing的,这种混乱局面使读者深受其害,影响了中医的对外交流。有鉴于此,从事中医著作英译与中医翻译理论研究的翻译家李照国总结归纳中医翻译三条原则,实践证明,这三条原则符合中医翻译的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3.1 薄文重医,依实出华在翻译时,如何处理中医语言中的文学色彩呢?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在翻译古典作品时,不少人认为,译文中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必须保持古老的风貌才算是忠实原文。其实,这是一种站不住脚的理论。”古代作家的服务对象是那些与他们同时代的读者,而不是几千几百年以后的现代读者,所使用的语言在当时是不会有太多的古味的。由于译作的服务对象也应是与译者同时代的读者,因此没有必要在译文中保留过时的词语。否则,翻译的结果就会与原文的交际功能相矛盾,而真正背上“不忠实原文”的罪名。

奈达关于顺乎自然的对等的论述,同样适合于中医翻译。中医是一门医学科学,而不是文学或哲学,因此中医翻译应是向读者传达的是中国古老的医学科学知识,译者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这样一句话“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的“贼风”无非是指引起人伤风感冒的致病因素,即现代的科学术语pathogen,有现成科学术语pathogen,无须为了保持外国人并不能欣赏的古典文学及哲学而硬译成“thief wind”。对于那些文学化过浓的用语,还是得“意”忘“形”的好。

3.2 比照西医,求同存异中西医这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对人体结构及各个系统、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况的认识,对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探讨,中西医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西医传入中国时,早期译者正是看到人类文化的共性,借用了中国传统医学固有的生理、病理知识和用语来翻译相应的西医概念,力求大同而存小异。若将西医术语一概音译为“哈特”(heart)“斯普里”(spleen)“肯德尼”(kidney)?以示忠实,会使西医与中国人固有的医学知识格格不入,妨碍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当然中西医两者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中医术语一般是多义的,西医术语是单义的。因而早期译者在借用中医语言的同时,采用了音译、直译或意译的方法来翻译西医术语,如“淋巴”(lymph)、“迷路”(labyrinth)、“灰质”(greymatter)??在今天中医对外翻译工作中同样可借鉴前人的经验,借用西医的某些语言来转达中医的概念

3.3 尊重国情,保持特色在中医语言中,只有一部分用语在西医语言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对应语,还有一部分是找不到的。原因在于“语言国情学”。“语言国情学”理论核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的绝大数词语在别国的语言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词汇,这些词汇是全人类语言的“共核”,这就是对应词。但是语言国情学还认为,一种语言总有一些反映该民族特有的事物、思想和观念在别国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如中医基本理论核心阴、阳、气等。这类词汇在一国语言中占的比例很少,它们却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医还有一部分用语,从表层意义上似乎在英文中有对应词,究其深层,却大有文章,这一类用语反映在方剂学名称上。“失笑散”是一例,《医方发挥》对“失笑散”的解释是“本方具有行血止痛祛瘀、推陈出新的作用,前人用此方,每于不觉中病悉除,不禁欣然失声而笑,故名‘失笑散’”。若对其名称不问其内在的特殊含义,译成“对应”的英语,这样不但没有表达清楚中文的含义,反而使读者产生误解,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闷不畅的药物。在翻译中处理上述的词语,可采用音译法。如将阴、阳译为Yin, Yang,把气译为Qi,把“失笑散”译作ShixiaoPowder,避免理解上的偏差。在读者不了解所译概念的含义时,适当加注。如“失笑散”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音译名Shixiao Powder,之后加注:“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对于其它一些具有多种含义的中医概念也可采用此法译释之。总的来看,某些具有独特的民族性词语给以音译是比较合理的。

4 中医翻译的基本程序

中医翻译的程序指的是在中医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语义的解析与转换。下面通过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一书中的实例予以说明。

[原文]一难曰:十二经脉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要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阳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阳。

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现代汉语释义]一问:十二经都有动脉,为何只选取寸口来诊断五脏六腑的病变和预后情况呢?这是因为寸口是经脉的主要大会,是手太阴经的动脉。人呼气一次脉行三寸,吸气一次脉行三寸,一次呼吸脉行六寸。人一昼夜约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脉周流全身五十次,漏水计时一百刻。营卫白昼运行二十五回,夜晚运行二十五回,合为一周。运行五十回后又会合于手太阴。五脏六腑气血循行始于寸口,终于寸口,所以诊脉独选寸口。

[英文翻译]Question One: all the twelve meridians have their owncorresponding arteries. But why only cunkou is selected for di-agnosing visceral diseases as well as for making prognosis?This is because cunkou is the main convergence of me-ridians and vessels as well as the artery of the lung meridi-an. The blood in the vessels flows for three cuns by one ex-halation and another three cuns by one inhalation. There-fore, the blood travels for six cuns altogether in one respi-ration. A person breathes about 13500 times one day andone night., during which the blood in the vessels circulatesaround the body 50 times and water in the clepsydra de-scends 100 markings. The ying and wei circulate 25 timesone day and 25 times one night, completing one cycle. Af-ter 50 times of circulation, ying and wei reconverge at lungmeridian. Since cunkou is the place where visceral bloodand qi begin and end their circulation, so it is selected asthe region for feeling the palse.

4.1 语义结构分析中医翻译基本程序包括两个“三点一线”:宏观上为古汉语→现代汉语→外语;微观上为语篇分析→语义单位划分→语义转换。要使译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能较完整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和结构,语义解析至关重要。从原文的结构上看,只有五句话,但每句话包含的信息密集,这是中医用语语义结构的一个基本特点。译文对密集的信息进行疏散,序列定位和主次辨析。从语篇分析出发,对全文进行了语义单位的划分。在研究语篇时必须联系其语境,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创造了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要求特定的语境。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语言单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张美芳,2001)。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用以阐述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在“冲任之脉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一语中,“阴阳”却指是sexual intercourse。译文在选定词义时正是注意了语境在语义的解析与信息的重新组织这方面。先从语篇分析入手对全文进行语义层次划分,确定该文的语义单位。原文语义单位的序列为:第一句提出问题;第二句对所提问题予以回答;第三句和第四句具有论述寸口之所以能反映全身经脉、脏腑气血活动的原因;第五句归结全文。下面简要分析一下这些语义单位的信息构成及其转换问题。第一句为疑问句,但问中有述。译文根据语义表述的层次将其译成一个独立陈述句,好处是将文中隐蕴的“述意”具体化,简化了译语,符合英文文法。“以决??死生凶吉之法”一语中的“死生凶吉”不是作“表化处理”,译为:death of life, good or evil;而用“深化”译法,译为:?diagnosing visceral disease as well as formaking prognosis?第二语义单位意义较明确。译文从语篇分析入手,将“然”这一语气融入这一因由述式之中,并由

此而承上启下,对所提问题从总体上作了回答。“脉之大要会”的“脉”就中医上的“脉”的语义,不仅限于“血脉”和“经脉”二义,还有“脉象”(pulse condition)、诊病(taking or feeling pulse),“博动显现于外的脉”(pulsa-tion)等。从语篇分析来看,寸口既是脉之大会(这里的“脉”显然“血脉”一义),又是手太阴之动脉,气血相济不言而喻。译文将此处之“脉”实含有“血脉”和“经脉”二义译为“vesselsand meridians”。

4.2 名词术语翻译分析难:《难经》中的“难”同“问”语义相通,将“难”译作question,“一难”译作Question One贴切,若译作difficulty(困难)或difficult issue(难题)则与原义不符。经:“经”译作meridian,符合国际标准。在WHO颁布的《针灸经穴名称的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经”的英译形式采用是meridian,而不是国内译作channel。寸口:“寸口”属一个具体部位,是一小部分汉语特有的词语,把其从“共核”词语中分离出来纳入“国情词语”的范畴中是科学的,采用了音译cunkou。五脏六腑:根据语言国情学及中医翻译实际,将五脏六腑音译为five zings and six fus较为恰当。如果五脏六腑不作限定或单独使用,不必译为zang and fu或zangfu。从语用学和语义学的要求来看,以viscera对译“脏腑”是可行的。寸:这里的“寸”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音译cun准确。“手太阴”是“手太阴肺经”的简称,其实“手太阴”就是“肺经”。译文根据WHO公布的《针灸经穴名称国际标准化方案》译作lung meridian。—182—营卫:“营卫”指的是“营气”、“营血”、“营阴”和“卫气”、“卫阳”。对于“营卫”这样“含多义故”的词语,意译或释义性翻译都很难完全再现其实际内涵,在这种情况下,音译成了唯一可行之法,因此“营卫”音译为ying and wei。

5 结语

翻译中的风格论所研究问题是在语言转换中如何保持译文对原文的适应性(Adaptation)。中医翻译涉及学科自身的特点、语言和文化差异、译者的知识结构、语言素养和读者的需要这些影响原文的内容(信息)有效转换的问题翻译时既反映中医的原义又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是中医英译的目标。本文对中医语言的风格与特点和翻译要点作了描述和探讨。中医翻译重要的是有效地转换原文意义,使译语具有相当的信息运载力,就要对原文的结构形式(包括词、短语和句子,甚至语篇)进行调整、改变,以揭示原文的内涵,以做到表层的不忠实来实现深层的忠实,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