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延真是脑后长反骨的忤逆小人吗?

 西家泉 2015-10-17
魏延真是脑后长反骨的忤逆小人吗?

魏延,三国名将之一,蜀汉后期当之无愧的国防中坚。史载他性情剽悍,武艺娴熟,更难得的是此公胸藏韬略,智勇双全,绝非骁勇寡谋的匹夫一个,因此将他比作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似也不为过。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个反面角色,虽然他武功精湛,悍勇绝伦,但常怀不臣之心。极善相术的诸葛亮是何等样人,他早就看出魏延的脑后长有“反骨”,心细如发的他知道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所以在临死前将军权授予长史杨仪,并暗自嘱托马超之弟马岱,让马岱待魏延谋反证据坐实后,将其一举诛杀。

史载魏延出身低微,身为军中部曲的他随先主刘备入川,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升为牙门将军。后刘备得了汉中,引大军还治成都,要攫拔一将留守汉中,大家都以为张飞是不二人选,张飞也认为此任非己莫属,谁料刘备居然破格提拔了彼时还默默无闻的魏延。很早就追随先主艰难创业,上过刀山,下过火海,自诩为万人敌的猛将张飞,和被誉为战神的关羽一样,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老成宿将。这时关羽正率兵镇守荆州,那么,以资格而论,汉中太守一职自然是张飞的了。即便张飞落选,还有“一身是胆”、劳苦功高的名将赵云,按理说咋都轮不到资历尚浅的魏延。然而,独具慧眼的刘备却破格攫拔了魏延,将留守汉中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有人分析,关、张、赵都是冲锋陷阵的将才,然而,论起奇谋将略来,则远逊于魏延。所以,在分兵把守汉中一事上,先主弃张飞而用魏延,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其实,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在知人善任上,刘备远强于诸葛亮。

魏延真是脑后长反骨的忤逆小人吗?

魏延受命镇守汉中,被封为镇北将军,领汉中太守,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

魏延据守汉中期间,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08年)冬,由关羽镇守的战略要地荆州被盟友东吴袭夺,关羽被害。

噩耗传来,刘备怒不可遏 ,他决心倾全国之力兴兵伐吴,一为关羽报仇,二为夺回荆州三郡。

称帝不久的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的劝阻,亲自率兵东征孙吴,因战略、战术失误,在夷陵被吴将陆逊击溃,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夷陵之战”。蜀军声势浩大的东征以大败亏输告终,谁知这一败,导致刚建立不久的蜀汉政权内部骚乱、反叛、内讧此起彼伏,北边强大的曹魏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侵犯汉中。魏延统兵有方,谋勇兼具,攻守得当,使得曹军无机可乘,长期不敢图谋汉中。魏延在汉中干得有声有色,不光让曹魏不敢窥视汉中,为稳定蜀汉国势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用事实证明当初先主力排众议重用自己是无比英明之举。

因此,吕思勉大师曾经揣测道,假若荆州守将是魏延而非关羽,而半个荆州,也就不至于失陷了。魏延长于谋略,且禀性刚柔相济,也不像关羽那样过刚易折,因此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魏延的谋略,从他在诸葛亮出兵伐魏时献出的一条“子午谷奇计”上可见一斑:“魏国的安西将军夏侯懋,是曹操的小女婿,此人既无谋又无勇,而且纳妾很多。你只要拨给我五千精兵,吾等自带粮草,自秦岭以东子午谷衔枚向北疾进,不出十日便可抵达长安。好色胆怯的夏侯懋见我神兵天降,必然仓皇弃城而逃。夏侯懋一逃,城中便只剩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了。即便曹丕亲率驻扎在魏国东部的兵马救援长安,最快也得二十余日才可抵达,丞相你所率的蜀军主力定可先期到达。如此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矣”《魏略》。许多后世军事家对魏延这条奇计推崇备至,认为他对彼时的敌我态势以及对当地特殊地形的预判与妙用无比精准,假若依其计而行,或能产生事半功倍之奇效,成功的可能性极大。遗憾的是,诸葛亮却认为此计太过冒险而拒绝采纳。

魏延认为诸葛亮谨慎过度,行军布阵追求四平八稳,不谙以奇用兵的神妙,于是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其压抑,心中常有壮志难酬的不平之叹。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是不是因为心怀不满而起了反心呢?史书《三国志》和《魏略》给出的答案有些微差异。

《三国志》里透露出的信息表明,魏延并没有谋反的意图,他只是对诸葛亮病殁后由杨仪独掌兵权有些不满。史载魏延、杨仪一贯不和,二人犹如针尖麦芒,缠斗不休。而且心气颇高的魏延认为杨仪不懂军事,因此他消极怠工,拒绝引兵断后,并处处与杨仪作对。由此可见,魏延自恃功高,有些舍我其谁的意思,但他反的是杨仪,却并没有背叛蜀国的念头,否则难以解释他为何不率兵北上投降曹魏,反而南下归蜀,大概他不过是想沿路追杀杨仪而已。

《魏略》中却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惊人故事: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已经病入膏肓,预感到来日无多的他将魏延等人唤来,告诉他们自己死后大军必须尽数回撤,今后西蜀的战略方针以防御自守为主,再也不要轻言伐魏了。诸葛亮弥留之际,让魏延代自己行主帅职责。与魏延一贯有矛盾的杨仪见状十分惊恐,害怕他一朝权在手,必会挟怨报复自己,于是杨仪派心腹四处放风,说魏延图谋率军降魏,并来了个先下手为强,率部突然攻击魏延。魏延措手不及,加之他从无降魏的打算,惶急之下只好领着儿子和少数亲信逃亡至汉中,杨仪不依不饶,派平北将军马岱领兵追杀,最后将魏延父子擒获并诛杀。

《魏略》的意思是魏延从未想背叛蜀汉,更没有反对杨仪,却被阴鹫戾狠、睚疵必报的杨仪谋害。也有人说,《魏略》是蜀之敌国纂写的史书,因此其中的说法不足为信。

那么,魏延谋反的真相到底如何?他真的是被诸葛亮认定的那个脑后长有反骨的贰臣逆子吗?

诸葛亮在病危之时,似乎预定了一个退兵计划,身为先锋的魏延应该是知情的。第五次兵出祁山时,魏延本是先锋,退兵时却让他率部断后,令姜维次之,意思是为掩护大军回撤的第二梯队。据说诸葛亮还密嘱杨仪、姜维、费袆,说魏延如果拒不听令,大军就撇下他径直开拔。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杨仪秘不发丧,派费袆去探魏延的口风。魏延说:“丞相虽死,我还活着。丞相的亲随人等可将他的棺椁运回成都安葬,我自当带兵击贼。如何能因为一人之死,就荒废掉天下的大事呢?我魏延是何等样人,反要听杨仪的号令,替他作断后将”?接着魏延将自己的打算告诉费袆,比如谁的部队该退回去,谁的部队该留下来继续北进,并要费袆与他联名,将这命令传达给诸将。费袆闻言大惊,只能拿好话稳住他,再想法策马离开魏延军营。魏延派人前去探看,见杨仪已经颁令整军待发,竟不通知自己,显见是想将自己这一支部队弃之不顾。魏延得知实情,不禁勃然大怒,于是趁杨仪大部队尚未开拔,抢在他们前头率部朝蜀都进发。杨仪闻讯,亦紧追不舍,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昼夜兼程跟在魏延部后面。魏延抢先占据南谷口,然后派兵攻击后到的杨仪。杨仪派何平前去迎敌,何平指着魏延先锋喝骂道:“丞相尸骨未寒,你们何敢如此”!魏延部下理屈词穷、面红耳赤,大家心知错在魏延,遂一哄而散。魏延众叛亲离,成了光杆一个,只好带着儿子领几个亲信逃回汉中,杨仪派马岱带兵追杀之。这个故事看似无懈可击,也广为人知,然而仔细看又漏洞百出,一看便知不是实情。

《魏略》说:诸葛亮病情危重,是让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的,并嘱咐魏延秘不发丧,扶柩而归。杨仪与魏延一贯不睦,害怕魏延上位后于己不利,于是派人在军中四处散布流言,诬告魏延要投降曹魏,他害怕魏延辩诬,于是乘乱派手下率部攻击魏延。魏延毫无防备,吃了大亏,只好率部溃逃,后来被杨仪的人追上斩杀。事实果真如此吗?似也经不起推敲。

假设诸葛亮临终前将军权交与魏延,他大权在手,一旦令行禁止,谁敢说个“不”字?既然蜀汉北伐大军尽在魏延掌控之中,身为文官的杨仪手下无一兵一卒,又怎能率兵攻击魏延?《三国志》也说,魏延和杨仪均表奏对方造反,既然互相参劾,显然已经是两军对垒、势如水火的关系了,绝非因一军分裂而起内讧的。而且魏延是位久历战阵的名将,在军中威信卓著,他如果早有预谋,率兵攻击杨仪,所部绝不可能被何平一骂就给骂散了的情理。所以两种说法都有演绎的成分,都非事实。

或许诸葛亮病殁时没来得及制定退兵计划,蜀汉北伐大军失去了灵魂,变得进退无路,四顾茫然。杨仪和费袆、姜维等密商对策,众人觉得撤兵是唯一的选择,于是制订了一套退兵方案。而前锋魏延却执意北伐,不愿班师回朝,并另定一套计划,还邀约前来打探消息的费袆一道将命令颁行下去。费袆设法逃回后,众人知道魏延心意已决、无法说服,只能将他置诸不顾,打算率主力部队悄然拔营,折返成都。魏延的细作打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他趁杨仪大军没有开拔之前,抢先占据南谷口。魏延虽然能征惯战,但他的部队是蜀军先锋,人数不多,而杨仪一贯在诸葛亮幕府里工作,蜀国北伐军大部都在他的指挥调度下,魏延部虽有地利之便,但寡不敌众,很快便被击溃了。至于魏延的部队被何平骂跑了,或许因为内讧毕竟不是啥好事,传出去不太好听,于是作了些粉饰。如此看来,真相或许已经大白。

魏延死了,虽然死在自己人手上,但也必须要盖棺定论。宣布魏延罪状时,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诬他图谋造反,然后是率部降魏。在彼时,这两条罪状随便哪一条都是要掉脑袋的。其实,这里头的疏漏一眼便知。假设魏延真的要降魏,他不向北逃窜,却偏偏向南折返,须知秦岭南边便是蜀境,这明显有悖常理。陈寿在《三国志》里写下了这么几句耐人寻味的话:“魏延不北降魏而南还,乃是要除杀杨仪等,本意如此,不便背叛”,这明明是在替魏延鸣冤。即便魏延真的要造反,后被杨仪剿灭,这本是大功一件,谁料杨仪回师后却并未被重用,最大不过做了一个中军师,手中并无实权,而诸葛亮生前的职位却被好好先生蒋琬承袭。此事确有蹊跷,杨仪诛灭反贼魏延,不论怎么看都是大功一件,不赏也便罢了,却将他排斥于权力核心之外,赐个闲职与他,种种迹象表明,魏延根本没有谋反。

退一步看,魏延身经百战,数次执鞭坠蹬追随诸葛亮北伐,是诸葛亮兵出祁山计划的最坚定执行者,又曾是刘备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论资历、论功劳、论能力、论威望,都非杨仪可以比肩。即便诸葛亮临死前确实将军权交给杨仪,那也是临时性质的,魏延如果不服,或欲独掌军权,也没必要急不可耐的与杨仪刀兵相向。彼时,赵云已经不在了,整个蜀汉,已经无人可以和魏延争锋,以魏延在军中的威望与能力,杨仪是无法撼动半分的,那职位迟早是他的,而且他当之无愧,没必要急赤白脸的争这一时半会。

站在杨仪的角度看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魏延与杨仪一向有隙,与强势的魏延比,文官杨仪显然处于下风。《三国志》说:“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大意是:魏延与杨仪不和,每当遇事争论时,谁也不服谁,魏延经常拔出刀来吓唬杨仪,做出要杀他的样子来,杨仪则眼泪鼻涕齐下,一副窝窝囊囊受气包的衰样。

和强悍的魏延相比,杨仪处于弱势地位。可偏偏二人立场观点大相径庭,大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南辕北辙,而且两人的个性都很倔强,谁都不愿意妥协迁就,于是矛盾愈演愈烈,难以调和。如果魏延独揽兵权,杨仪极有可能害怕自己会死在他手上,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不择手段干掉魏延。这种可能性非常大,相比魏延而言,杨仪的危机感更强,他有足够的理由谋害魏延。

魏延有智略,却也有军人的朴直,他的心思全在伐魏上,喜欢直来直去,因而不惯尔虞我诈,更无心私斗。杨仪毕竟是文人,虽看似柔弱,但意思深狠,手段毒辣,因此,魏延死于他手并非空穴来风。

杨仪因恐惧而痛下杀手,而费袆的模棱,姜维的冷漠,王平的私心加贪欲,更间接促成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可怜忠勇绝伦,智勇兼备的虎将魏延,竟稀里糊涂死于阴谋家的冷酷策划下,落得个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而且这顶反臣的帽子一戴就是一千七、八百年,他的人生悲剧,堪称千古奇冤。

值得一提的是,数年后,作为这起惊天阴谋的始作俑者,杨仪也因事落得个自杀身亡、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杨仪的结局,让人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一切因果或许都是上帝的安排吧?

作为两朝重臣,魏延一片忠心,一身本领,他的伐魏决心,至始至终是坚定不移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后,魏延却不肯全军退回,还是执意北伐,可见他的意志之坚。他是诸葛亮身后最合适的接班人,假如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给他,或许总不会像蒋琬、费袆、姜维那般因循守旧,患得患失,乃至于徒耗无数人力物力劳师远征,最终还是落得个徒劳无功的悲催结局。所以魏延之死,对于蜀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不论于公于私来说,他的冤死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