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然兰香 沁润心田 ——国学文化传道者崔爱玲女士

 曲辰2016 2015-10-17

见她悠然若兰


女人应如兰。那种馥郁悠远的独特气息,恰到好处的传递出女性如兰一般的高贵与典雅。而眉宇间优雅脱俗的神态,更能极好的诠释出女人充满知性的魅力。这样的女性总能以她特有的气质,从容的向周围的人们传递着爱与道义,见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崔爱玲正是这样一位悠然若兰般的女性。她的经历和故事,无不在向人们展示出她独特的优雅与博爱之心。而作为国学文化的宣讲者,崔爱玲女士更以十二分的热情,努力为那些热爱国学文化的朋友无私的付出着。今天我们看到的崔爱玲女士,不仅是出色的学科专家、企业管理者、教育家,她更是一位时刻散发出女性特有魅力的国学传道者。借助她充满荣耀与奇迹的人生历程,带我们走进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奇妙世界,更让我们感悟国学这门充满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是如何神奇的续写了崔爱玲恢弘的人生篇章。

 

难舍赤子情怀


虽然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每当回忆起往事,崔爱玲女士那份浓烈的赤子情怀仍旧悸动在心,难舍难忘。


出身名门,却经历了动荡年代,但幸运的是她成为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而那时的中国正面临的各种技术发展上的空白与制约。心怀梦想的崔爱玲也同其他爱国的热血青年一样,毅然选择了出国留学的道路,为的只是借他国之技,以自强。于是,崔爱玲独自踏上了求学日本的艰难历程。


留学日本的八年间,因为一直怀揣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加之自身的勤奋努力,很快崔爱玲就在所学的专业领域获得提升。那时,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已经开始在世界的舞台上,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天地。从1986到1994年间崔爱玲共获十五项国际专利,并且在美、日、英、德、香港等专业的学术性刊物发表44篇论文。此时的崔爱玲,俨然在向她报效祖国的目标一步步迈进。作为一名矗立在世界学术舞台的优秀中国科学家,崔爱玲已经成功了。


但是,成功不易,总要以辛苦的付出,甚至其他更大的代价相交换。然而,这种代价对于崔爱玲来说太过沉重。


 

曾与死神交锋


作为业内年轻有为的工学博士,当她即将施展才华的时候,得来却是一张沉甸甸的癌症通知书,让崔爱玲面临与死神交锋的不幸。


对于一个时刻充满生活热情,并且在事业上即将大显身手的年轻人来说,当面对生命时钟即将停摆的现实的时候,一时间都令人难以接受,毕竟对于崔爱玲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很快,因为身体的原因,崔爱玲不得不放弃热爱的工作和熟悉的实验室,就此,她告别了科学研究的舞台。但此时的崔爱玲并没有因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气馁,恰恰相反的是,她力所能及地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方面,崔爱玲取得了很深的造诣。于是,当时日本企业界内的各大知名高管们,开始将目光汇集到这位中国女性身上。崔爱玲独到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她先后受邀,担任过多家知名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管理工作。她再次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但日渐虚弱的身体提醒自己,治疗已经迫在眉睫。由于癌症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所以,没有医生敢于保证治疗的效果。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崔爱玲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尝试中国传统的中医方法。这犹如最后的一线希望,紧紧握在人们手中,他们急切地期盼奇迹的出现。


渐渐地,随着中医学里各种治疗方式的展开,崔爱玲病情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进而有所好转,并且一步步走向康复,这一点确实令她自己也始料未及。因为,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在医学方面的认知,多数是来自与西医的接触和应用,而对自己国家的中医文化真的是知之甚少。这次的亲身经历,确实给了崔爱玲很多的启发和感慨。同时,也激发了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探索。


在与死神的交锋中,崔爱玲最终战胜了病魔,她不仅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还意外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日后成为一名国学文化的传道者埋下了伏笔。


国学赐予新生


所谓国学,并非人们传统思想中难懂的“之乎者也”,它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很近很近。


国学其实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是一套建树独到的人生方法论。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崔爱玲女士感受颇深。多年国外的生活历练,加之遭受了病痛的折磨之后,都促使崔爱玲开始反思,人生需要一种动力,它能够勾勒出高尚健全的灵魂,同样可以帮助人们修整身心,保持内外一致的健康状态。这种动力不是对于物质盲目的追求,也不是鲜花和掌声营造出的自我满足感,更不是毫无思想的跟随成功的脚步,这种动力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这便是国学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点滴真谛。


在国学的文化体系中,人的一生被看作是体道、悟道、得道的三个过程。


在经历了成功与荣耀之后,崔爱玲体会到了知识其实仅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工具与元素,只有当传统文化在其中充分渗透的时候,知识才能积累成走向圆满人生的康庄大道。于是,她开始感悟国学文化带给她的新生,并以此为契机,希望通过自己用生命证明了的国学真谛,来警醒、启发更多尚在迷茫的人,帮助他们早日领悟到国学的真谛与益处,并改变他们的人生。


 

感悟教学相长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走入国学的课堂,尝试感受国学的魅力。所以,崔爱玲借此时机,创办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学院,天真园。纳贤育才,开始了她教学相长的国学教育之路。


教育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百年大计,育人成才更不是朝夕之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积淀。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圣贤之道,留下来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想要把这些精髓准确深刻的传承下来并非易事。需要从小熏陶、培养。而这种漫长细腻的培育过程,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体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与问题。所以,在崔爱玲看来,育人成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折射人生百态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借助国学的指引,人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也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本着文武医农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借助传统国学的精髓指引,在国学教育这条路上,崔爱玲以严谨的态度,坚实的脚步积极的向前探索,并已初见成效。现在,天真园这座跨界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国学书院,已然成为众多热爱国学人士的学习基地,而且,在此学习的小学员们,更能从小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作为崔爱玲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因为在她看来,天真园同样也是她成长的舞台,并且在教学相长的循序过程中,再次感悟国学的魅力。


以道沁润心田


国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开阔人们的心胸。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宽,眼界就有多广。


不可否认,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有时也会被污浊之物暂时遮挡,想要长久保持一颗纯净、豁达之心,很难。所以,人们纷纷开始寻找确立属于自己的心灵补给。国学,无疑给曾经迷茫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也正因此,我们的身边涌现出和崔爱玲女士一样,真心致力于国学传道的学者、大家。他们的辛劳付出,不仅为国学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为人们解读国学与生活、人生的紧密关系,这更是一种真实可见的,沁润人们心田的国学之道。


崔爱玲用生命书写出的国学之道令人钦佩,在复杂多变的人生历程中,她的角色因人生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着,由留学生成长为科学家,又因病痛偶然与国学结缘,成为了一名国学文化的传道者。她的智慧与博爱,优雅和自信,无时无刻不散发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女性魅力。这种魅力,宛若一缕悠然兰香,以国学文化的底蕴,传道四方,沁润人们的心田,给大家带来与国学有关的人生启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