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日记】像猎人一样,做价值投资

 桃花背 2015-10-17


此为《写好交易日记》系列的第四篇。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在第一次买入一支股票前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如果你花费的时间少于3个小时,以下内容略过便可,改日再来看骑客论述投机派的交易日记精要。

所以,看到这里的都是投资中的“苦作舟”派,也恭喜你们迈出了长期确定盈利的第一步。

投资研究“学海无涯”,第一次接触一个行业,一支股票,3小时为底,5天,1个月的深入研究都不为过。想想那么多做PE投资的聪明人在投资一家公司前,行业研究,客户访谈,财务审计,法律尽调,四大班子人马蹲点个小半年是常有的事。

与一级市场投资不同,股价每天都在变动。人世间最大的后悔就是看上一支股票还没来得及研究,就看着它每日涨停的步伐,离心中十倍股的梦想渐行渐远……

所以看似二级市场的研究讲究“短平快”,出手“稳准狠”。实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要成为“镁光灯”下的成功者,你需要平日里雷打不动,任市场疯牛慢熊,积累一万小时的研究,记录这一万小时的研究,实践、回看,从记录的成败中总结得失,不断地反思、提升。


在这一万个小时里,你需要建立起对以下事项的【独立判断】:
1. 宏观经济周期,货币、财政政策
2. 经济支柱行业的基本运行规律和龙头企业的现状,譬如金融、地产、汽车、家电、食品、医药、互联网等行业
3. 估值的基本方法,和放在历史/国际环境下当前的估值水平
4. 站在投资者角度的财务分析(而不是会计从业人员角度),重价值、成长,但同时留意假账、风险(会计从业从业人员往往相反)
5. 二级市场资本运作的常见事项和其背后包含的深意(如并购重组,定向增发,送配股、大股东增减持,公司回购,员工持股激励计划)《资金面的真信号》回复106
6. 时政新闻,国家的产业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
7. 市场情绪(开户数、成交量等)
8. 监管(IPO、税收等)
9. ……

这张表单可写得很长,积跬步以致千里,别说一万小时,一千/一百小时的积累所能包含的量变,都可让每个韭菜得到惊人的能力提升。

从今天起,如果你追求的是在股市中取得长久稳定的盈利,跑赢通胀理财余额宝、回避P2P等高收益产品日积月累的本金侵蚀风险,愿意投入金钱的同时投入时间(对于每个工薪族来说金钱大多都是用时间换来的),欢迎步入股票投资的“圣殿”,

每买入一支股票前,记录如下事项:

1. 对行业未来2-3年的预期增速,行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单选)
- 起步期
- 繁荣期
- 盛极而衰
- 触底反转,etc

2. 对公司业绩未来2-3年的预期增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多选)
- 发展新业务
- 现有业务销量增长
- 涨价带来的营收增长
- 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率提高
- 原材料等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率提高
- 并购
- 市场份额提升
- 产能扩张,etc

3. 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行业排名前三的公司名称(是否也是上市公司),它们各自的市场份额,毛利率,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比其它主要竞争对手高或低,其原因是:
- 商业模式不同
- 售价高
- 成本低
- 假账
- 关联交易
- 规模效应,etc.

4. 公司过去5-10年的业绩和估值轨迹,回答如下问题:
- 当前盈利是否有代表性(与过去5-10年的平均值相仿?)《基本面的笑话》:回复202
- 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上的什么水平?
- 选用PE、PB、甚至是PS中的哪一项对公司进行估值更合适?
查看PB:回复203
查看PS:回复关键字“PS

5. 主要风险有哪些
- 增长的极限,如银行、白电行业 (回复204
- 产能过剩、库存问题,如白酒、服装行业 (回复206
- 竞争力下降(商业模式被颠覆),如零售行业

6. 公司是否有业绩拐点的苗头
- 从预收账款判断
- 从同行的先行财务报表判断(如2012年底的草甘膦)
- 从上下游需求判断(如2011年的工程机械)

7. 用极保守的方法,你给公司的估值是多少(查看估值方法:回复305


8. 2-5年内公司历次增发,股东增/减持,员工激励,并购的价格信息和与现价的关系

9. 提炼关键词,你对这家公司的结论(多选):
- 好公司平价
- 一般公司极低价
- 逆境反转/业绩爆发
- 管理层优秀/分红率高且记录良好
- 大股东增持/公司回购/员工激励/并购增发等价格打底

10. 结论-行动指南:你打算
a)现价打板买入(现价比你的估值低很多)
b)现价买入(现价比你的估值低)
c)等价格低至多少买入(现价比你的估值高)
d)放弃(价格跌一半你也不想买)
有些创业板的好公司本轮股灾确实腰斩再腰斩……

市场永远会给出你意想不到的价格,无论是高估还是低估,你需要的只是耐心。长时潜伏,瞬时出手。在大部分日子里,交易日记都是对猎物的观察日记,而并非记录交易本身。完成一万小时的修炼,你可达到这层境界。当年少钱少时,多做些交易,多被市场教训,区分一个投资者有没有成长取决于他是否如实地记下了这些交易,不仅是事后,而且在事前,并能从这些日志中总结、反思、精进

上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