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怪谭系列:寻鼎记

 昵称535749 2015-10-18

2015-10-17 21:05 | 豆瓣:赵志明

1.铸鼎

据说,大禹始铸九鼎,后成为国之重器,由夏及商,由商及周,兜兜转转,秘而不宣,经历了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终于彻底消失,像雾像雨又像风,人世间白来走一遭。这由不得人疑惑:这样的宝物,好不容易熬到统一了文字的秦朝,至少要给我们留下点着调的描述,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即使没有眼福亲见,通过文字想象一番也好。凭空而来,凭空消失,难免阴谋论气息扑鼻。

既然九鼎源于大禹,不妨先来看看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治水英雄显然无疑,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美誉也担得起。但我依旧怀疑,大禹治水十多年,手下那么多兄弟,还有很多是特别有能耐的,不可能不顺手干点别的事。以前看小人书,英雄大禹一路征服了诸多山精水怪,能为其所用的就降服,桀骜不驯的就地或诛杀或囚禁,当时还忍不住雀跃欢呼,口里要山呼“万岁”。现在再想想,与大禹作对的未必是异形,很可能是同类,之所以被丑化成妖怪,道理大家都懂。治水的过程,很可能也就是王化的普及,要不然哪里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说呢?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大禹边治水边画了个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成了夏朝。后代的陆生说过:“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句话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圭臬,其实大禹早就身体力行了,他通过治水取得了统治权,当然不希望天下再度陷入水势滔滔的失控状态。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大招,就是铸鼎。铸鼎需要材料,大禹就将统治区域(在治水过程中,他已经将所征服的区域划分为九州)的铜器搜集,熔铸成九只大鼎(象征九州)。

如果以为大禹铸九鼎也出于像秦始皇铸十二铜人那样的浅显考虑,那就大错特错了。九鼎固然能消耗铜器(有形之兵),但万民心中无形之兵如何消弭才是头等大事,更何况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化外之民更是不易管教。不过在上古时期,这个难题显然比秦始皇时期更容易解决,比如说,巫术。在对九鼎不尽真实的有限描述中,隐约都提到鼎身上镌刻着九州之地的名山大川和奇异之物。也许这暗示了九鼎的功能:第一是地图,若发生战争,地图之有效看看张松献给刘备地图助其取川一事就明了。第二是诅咒,若不服牧化,就让你们土地上的动物植物都死光光。古代的人都很骁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是明证,战争和死亡威胁不了,就假手这种“焦土三光”政策,毁灭你们的居住地,让你们背井离乡,看你们怕还是不怕。

于是,在霍去病的铁蹄下,匈奴人的哀叹再次回响耳畔:“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再对照美国的西进运动,更会觉得心冷如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好歹也会让万物自生自灭。国家这种东西,诞生伊始就比资本更肮脏,首当其冲的是民族,其次是万民。有统治阶级就有被统治阶级,再怎么弹“民享”的高调,都难改役民和民众形销骨立之实,除非国家也能严格遵循进化之道。

康熙大帝心中的“尧舜禹汤”,也就是韦小宝口中的“鸟生鱼汤”。别看韦小宝大字不识几个,看到美女就两眼放光,青楼长大一个泼皮无赖,这句话他可是诠释得生动极了。圣王和清官一样,对具体个体而言是聊胜于无,推广开来就是精神鸦片,还不如没有。九鼎之说,正是大禹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精神鸦片,此后历代问鼎逐鹿者,眼中只看到大一统,不会想到因袭传承。所以从夏商周秦汉,一直到唐宋元明清,中国的朝代更替表,就一直在原地踏步,也就是鲁迅说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城头变幻大王旗”。

可是不管怎么说,大禹是胜利了的。夏朝虽然灭亡了,其后的商朝和周朝,乃至周王室式微后不断壮大的诸侯,都对九鼎虎视眈眈,九鼎成为诠释他们野心的最好参照物,是他们追逐权力的永恒标的。随后的春秋战国时期,更是上演了中国式的冰与火之歌。

2.鼎

此后的事实在不断证明,权力恰恰是权力本身的最大软肋和最大威胁。一旦权力挣脱应有的束缚,掌权者固然志得意满敢与天公试比高,但也由此激发了更强有力且绵延不绝的挑衅。在权力的等级中,下一级始终觊觎上一级,“彼可取而代之”的念头一旦萌芽,必定会破土而出。种子的力量可以撬开头骨,权力欲望的动力不遑多让。

周王朝式微,守边诸侯渐渐强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平王屡遭犬戎侵扰,于是弃绝镐京,改迁洛邑。迁都前后,分称为“西周”“东周”。西周时期周王还能发号施令,承担天下之主的职责,到了东周时期国力威望都大不如前,难免要借助诸侯之力,由此催生了诸侯中的霸主。

像齐国的小白(齐桓公)晋国的重耳(晋文公),都还能做到克己复礼,在表面臣服东周,尊崇王室。后来楚国的熊吕(楚庄王)秦国的秦荡(秦武王)就不那么客气了。当然,里面还有深层次的原因。齐国和晋国自恃正统,行事也周正,才能够得到其他诸侯的拥戴,获得周王室的承认,名正言顺地打着“一匡天下”的旗帜,党同伐异。齐国晋国的矛头指向,除了戎狄之族外,也包括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楚国和秦国。

楚国被称为“夷”,齐桓公更是公开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楚国的被排斥可见一斑。另外,楚国储君还曾经大胆僭越,藐视王权道统,像第九任君主熊渠,就曾非法册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这事发生在东周末年,后来熊渠虽然因为忌惮周厉王的暴虐,取消了封号,但污点显然已经留下。在中原诸侯看来,楚国久处边疆,受到外族影响,显然与戎狄无疑了。

秦国的情况稍微有别,乃是其出身。早在周穆王时期,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并立有战功,才得到一块封地。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秦非子又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此后自号为“秦嬴”,开启了秦族世代为周王室养马的历史,并在对抗西戎中逐渐壮大,但始终难逃“御夫”这一贬称。

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天庭封为“弼马温”,也就是御夫,虽然孙悟空任期内将天马驯养得膘肥体壮,然并卵,其地位低下不受人待见一如秦君,连蟠桃宴会都不得参加,孙悟空一气之下这才大闹天宫。个中经历实在与秦国的崛起异曲同工,看来吴承恩少不得对秦国那段历史有所借鉴。

一代枭雄曹操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春秋战国那会,周天子巴不得有人替自己出面约束越来越不服王道的诸侯。这是最大的不同。齐国和晋国地处中原,近水楼台先得月,稍微假以颜色,周天子得桃还李,册封和赏赐马上就来了。楚国和秦国地处边陲,长线联系本就不易,兼之向来不受中原诸侯待见,想要获得权柄,成为“诸侯之伯”谈何容易。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先礼而后兵,就看谁的拳头硬、战力强了。楚国和秦国经常背腹受敌,内与中原诸侯摩察不断,外有戎狄虎视眈眈,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诚哉斯言,人与国皆然。楚国和秦国的实力在实战中不断增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此长彼消,三家分晋,齐国衰落,楚国和秦国问鼎中原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问鼎”一说源于楚庄王。其父楚穆王就有了争霸的想法,通过打赢的一系列战争,已经自认是中原霸主,强大如晋国也不怎么放在眼里了。等到楚庄王继位,楚国国势更甚,楚庄王借讨伐陆浑戎人的机会,大摇大摆率军渡过洛水,兵临洛邑城下,剑指王室宝座。

周定王假装不知道楚庄王的用心,派出大臣王孙满去慰问楚军。楚庄王问王孙满:“我听说大禹铸造了九鼎,历经夏商周三朝传承,堪称国宝,现在就安放在洛邑。关于九鼎的传闻天下流传,却没有人能说得清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重量。我今天碰巧经过这里,真的很想先睹为快。”

王孙满回答说:“夏商周传承因袭的是德望,怎么会是区区九只鼎呢?就拿夏商周的更替来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君王的德行。君王有德,鼎小也重;君王失德,鼎大也轻。周成王将九鼎安放于洛邑,曾问卜于天,卦象显示周王朝有三十代传承,七百年统治时间。天命如此,谁还敢问关于鼎的问题呢?”

楚庄王感到惭愧,终于收起了不臣之心。问鼎一事,起于试探,终于羞惭,最后不了了之。

3.举鼎

孟子见梁惠王时,曾向他抛出两个问题:“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梁惠王老老实实回答说:“不若与人。”“不若与众。”先不论梁惠王是否口不应心,只提“乐乐”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像范仲淹那样张口就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曲高和必寡,难怪后世官人眼中“天下”之狭隘,又倒退回“家天下”了。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最近的两则新闻。一则是美国的总统奥巴马,一则是俄罗斯的总统普京。2015年9月1日,奥巴马抵达阿拉斯加州,与探险家贝尔-格瑞斯一起录制了一期《荒野求生》节目。2015年10月7日,63岁的普京则选择在索契参加一场冰球赛为自己庆生。他们贵为总统,难道不知道自己肩承大统,竟敢以身犯险吗?还是说,他们用这种方式诠释了“与人”“与众”“乐乐”的理念?

这两位的此番举动,倒让我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也是如此彰扬个性的。也许,民主和极权的区别就隔着一层窗户纸,本身也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随便举个例子,就可看出些端倪。同是楚庄王时期,陈国陈灵公贪图酒色,宠信孔宁和仪行父,这两个人一味唆使陈灵公寻欢作乐。又有个大夫夏御叔,说起来还是陈灵公的堂弟,娶了夏姬为妻,生了征舒。这个夏姬是个大美女,也是一代淫妇。征舒十二岁时,夏御叔病亡,夏姬寡居在家。孔宁和仪行父素来垂涎夏姬美色,先后与夏姬勾搭上。二人又将夏姬引荐给了陈灵公。君臣三人不以为耻,反要作“连床大会”,三夫一妇,其乐融融,倒真应了“与人乐”“与众乐”。征舒十八岁时,陈灵公为取悦夏姬,让征舒执掌了兵权,征舒遂寻觅机会杀了陈灵公。

想这陈灵公,也算是无耻至极胆大妄为了,不仅公然勾搭人臣之妻,还与手下共享,作什么连床大会。做出此等丑事,还全然不惧,反而赠与受辱之人(其子)兵权,这等蠢货不死为天下笑,天下也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了。哂笑之余,又觉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到底并没有低级堕落到哪里去。想克林顿在办公室与秘书偷情,也就不过尔尔了。

陈灵公毁于淫和随。名利色心,毁人无数,古今看来差不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像陈灵公这样的“奇人”,其实为数不少,有点“百家争鸣”的意思。譬如刺客、譬如商人、譬如谋臣、譬如武士。说到武士,贵为君王又力大无比的,秦武王算是第一名。这个秦武王就是因为逞强举鼎而被砸断胫骨送掉性命的人。如果奥巴马在野外被蛇咬伤不治,普京打冰球时不慎摔倒落得个脑震荡,唯有这样才能和秦武王相提并论。

话说到了秦武王这个时代,周王室已经不行不行了,而秦国之强大已经完全用不着装模作样,譬如说“问个鼎”还要顾左右而言他,活该被人拒绝。秦武王只需在咸阳发句感慨:“我生长在大西北,从来没有目睹过中原地区的繁华。如果能够游览洛邑一带,就是死了也无憾。”就有左丞相甘茂率军在宜阳大败韩国军队,控制了泾水、渭水、洛水流域,随后,秦武王带领手下一帮勇士(以任鄙和孟贲为首),浩浩荡荡像春游一般长驱直入洛邑。周赧王还要乖乖做讲解员,亲自陪同秦武王观览九鼎。

秦武王看时,九鼎像九座小铁山似的,荆(湖北江陵一带)、梁(陕西汉中一带)、雍(陕西凤翔一带)、豫(陕西、河南一带)、徐(江苏徐州一带)、扬(江苏扬州一带)、青(山东省中部地区)、衮(山东省西南部)、冀(河北省大部地区)诸鼎一字排列,不知有几千斤重。秦武王看到雍鼎时,还开玩笑说:“这是我们秦国的大鼎,我索性将它带回咸阳安置吧。”一旁的周赧王假装没有听到,不置可否。秦武王又问看守九鼎的卫兵:“此前有没有人能将这鼎举起来过?”卫兵说:“我听说这些鼎每个都重逾千斤,谁能举得起来呢?”秦武王就问任鄙和孟贲:“你们两个是有名的大力士,能不能举得起这鼎?”任鄙素知秦武王好胜,为避免意外,自惭不能。孟奔是个蠢货,立即想要表现一下,卷起袖子就上前试举。他确实猛力,竟然将雍鼎搬离地面约有半尺,但也已经力尽,睚眦欲裂,不得已放下鼎。秦武王看了不觉手痒,也去举鼎,同样只能搬离地面半尺。他又好胜,想要走出两步,以此胜过孟贲,却是有心无力,转念之间鼎已脱手,正砸在右脚上,生生将右脚压平实了。秦武王只喊出一声“痛煞我也”,就此晕厥过去。熬到半夜,终于还是因为流血过多不治,客死在了洛邑。

我现在看举重比赛的直播,看到那些举重运动员深蹲马步,矮身下肩发力,吐气开声,将杠铃承托于双肩,再发力高举过顶,总是担心摇摇欲坠的杠铃会将他们的脚腿砸伤。他们如果知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国君也喜欢举重,而且还竟然死在了举重台上,不知会作何感想。

还好,秦武王举鼎是自发要求,又还好,他举的是雍鼎,被自家鼎砸伤,也怨不得谁,否则的话,估计其他诸侯难免要胆战心惊,请罪献宝割地了。这件事之后,秦国还是在内部开了个批判大会,孟贲不该贸然举鼎,由此惨遭分尸灭族。任鄙曾阻止秦武王,被认为有功,官拜汉中太守。一场举鼎的闹剧,就此落下帷幕。

4.失鼎

秦武王原有打算将雍鼎带回咸阳,因为出了意外,也就无人提及。他之前说“得游巩洛,虽死无憾”,倒是如愿了。不过距离秦朝将九鼎打包带回咸阳,也没有多少年了。

秦武王的继任者秦昭王派兵围攻东周王城,周赧王不能守御,率众向秦将嬴樛投降。秦昭王命令嬴樛将九鼎搬运到咸阳。船运鼎至泗水,一鼎突然无端从舟中飞起,沉落水底不见。嬴樛派出水鬼潜水察看,水深不可测,但见森然水底,有一条苍龙须鳞怒张,一时间波涛汹涌。大家都感到害怕,不敢下水了。

晚上,嬴樛梦到周武王,大骂他:“你竟然敢毁掉我的宗庙,搬迁我的重器?”随即让手下武士鞭打其背,声闻于耳,口默记之,共三百下。醒来后,嬴樛就发现自己背部长了一个大毒疮,痛不可忍。嬴樛害怕了,不敢再派人打捞沉鼎,只带了八鼎回去见秦昭王。秦昭王查点嬴樛所献之鼎,独独缺乐豫鼎,由是发出感叹:“豫州之地都已归秦国版图,豫鼎为什么不能归附咸阳呢?”秦昭王想要派出更多人手去打捞豫鼎,被嬴樛极力劝阻。嬴樛后来就因为背上的疮一命呜呼了。

也就是说,在失去九鼎之前就已经先失一鼎,而且是最重要的豫鼎。周朝起于西岐,周武王定鼎于洛邑,这些地方都位于古豫州境内,豫鼎显然象征的是周朝王统。至于其后的八鼎,据说由秦始皇统一安放在阿房宫,毁于项羽放的一把大火。项羽这个人,“力拔山兮气盖世”,可见其威猛不输于秦武王,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想举起扬鼎或荆鼎,或者因为力不能举起而大动肝火,索性将鼎烧了个干净。

按理说,九鼎这样的重器、法器,不可能不见于文字。周朝年代久远查不到资料也就算了,秦朝统一了文字,即使随后发生了焚书坑儒,也不至于对九鼎讳莫如深不着一字。有学者考证说,大禹所铸的只有一鼎,早在西周迁都时就遗失不见,并没有留存到秦朝统一。当然更有可能是,九鼎没有,一鼎也没有,一言九鼎更没有了。

所谓九鼎云云,也许本就是依托于大禹的神话,是不知所云的心向往之,就好像陶渊明的桃花源。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我以为这是古代游弋在中原地区的人学根本,无论钟鸣鼎食之家,抑或箪食瓢饮之户,都以此立世。然而经过几千年流变,人的脊梁骨已像尾巴一样蜕化,渺不可寻,他们还振振有词地反诘:“不能淫人之心要富贵有何用?不能屈人之姿要威武有何用?不能移人之志要贫贱有何用?”面对者成为了被面对者,这个世界的混乱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来足可成为鼎上的铭言,现在只适合墓碑上的“其言也善”。难怪国际大盗跖拓会忍不住口不择言地骂道:“我鼎你个肺呀!”

———

本人新出小说集《万物停止生长时

敬请关注

系列文章: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