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居正变革案例研究》素材

 黑暗中的旅行者 2015-10-18
《张居正变革案例研究》素材
友泰变革研究中心 翟秀莲
一、变革的环境
变革之时,大明王朝已是处于风雨飘摇中。
1. 社会环境
边境战乱不断、水灾泛滥、民不聊生。
2. 明朝政府内部
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明中叶后,皇帝不临朝成为惯例,嘉靖皇帝深居内宫,三十年不理政;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遇有国家大事,听任群臣争议,一言不发,人称“哑吧“皇帝。政多纷更,事无统纪,主钱谷的不明出纳,司刑名的不悉法律,管监察的不行纠劾。人们愤愤地指出:“嘉隆以来,纪纲颓坠,法度凌夷”。
3. 财政上
财政上的困难比政治危机还要紧迫。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土地集中私人的规模愈来愈大,皇亲国戚争先恐后地吞并土地,一旦占为已有,就利用特权瞒田逃税,土地被兼并愈多,国家的税收愈少,税源逐渐枯竭。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 万两,而支出达到400 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政府累年的收入每况愈下,官员的贪污、浪费和浩大的军费更加重了财政的拮据,国穷财尽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4. 思想上
“理学未流”在大范围官僚间盛行。
二、 变革的主体
1. 张居正(变革人物):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公,湖北江陵人,公元1525年~公元1582年,明代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朝政首辅(宰相)。
l 性格特点:专断独行、铁面无私、雷厉风行、有远见卓识、敏于决断、实干、不恤人言、自负甚高、卑微讨好、宽容、精明干练、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任事的精神。
l 知识与能力:他总结了商、周、秦、汉王朝兴亡盛衰的教训,提出因时顺势的变法思想,强调“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他要求当官、做学问的走出衙门和书斋,面向实际,把治学理政与解决国计民生结合起来。这对当时陈腐的思想是一个大触动。
2. 神宗(核心领导):明神宗(1563年—1620年)朱翊钧,明穆宗长子,在6岁时被立为太子,穆宗死后,10岁的朱翊钧即位,改年号万历。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0岁到20岁,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20岁以后,他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怠于政事,酒色财气,醉生梦死。
n 性格特点:贪婪、冷酷无情、残忍、报复心强
n 知识与能力:年幼弱小时,还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将张居正视为严师,对其又尊重又敬畏,以张居正教育的知识为主;长大后,感觉张居正权利压过他
3. 仁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核心领导):
性格特点:精明强干,支持变革、信任张居正
4. 冯保:字永亭,号双林,衡水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太监
性格复杂、狡黠、贪婪,善琴能书、整体素质较高(明朝培养宦官按文官培养)
5. 贵族、地主
贪污腐败、办事拖拉
6. 部分政府官员
极力维护各自的利益、与外部豪强相互勾结、反对变革
三、 变革的客体
附件:变革的客体和变革的部分内容
序号
变革
内容
变革时间
变革前
变革方案
对象
变革后
变革焦点
1
清丈法
万历六年~万历十年
土地兼并日趋剧烈,皇室、功臣、贵戚、官僚以及地主富户,无不大肆掠夺土地,造成土地占有日益集中的现象
重新清量全国的田地,再确定应交的赋税
全国人民
主要是皇室、功臣、贵戚
查处了许多隐匿的土地,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普通农民的负担。
外部豪强兼并、隐匿土地,并与内部官员相互勾结
2
经济上
万历五年~万历十年
1.水灾泛滥
2.赋役制度混乱、严重不均
3.国库空虚,财政困难
1.大力兴修水利,消除水灾
2.施行一条鞭法,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如杂泛、均徭、力差、银差等各种税收合并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减化手续,统一征收。并可改折银两,允许被征调的差役出银雇人代役。
全国人民
1. 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2. 简化了收税方式,国库收入显著增加,财政经济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可食用五六年,而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使用。
3. 主要不足:一条鞭法所实行的赋役没有征收总额的规定,给胥吏横征暴敛留下了可乘之机
勋臣、贵戚和大地主倚仗特权,贿赂官府、隐占户口、瞒田偷税、逃避差役,使国家的税源衰竭
四、 变革的内容(其中部分内容见附件表格)
张居正的改革,是在统治机构近乎解体,财政频域破产的局面下,自上而下发动的一场挽救王朝统治危机的运动。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宰相),他变革的内容主要包括:
1.内政上
在内政方面,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创制了“考成法”。
考成法的主要内容:
u 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
u 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擢选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组织准备。
2.军事上
用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
3.经济上
(1)清查土地,实行“清丈法”。
(2)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
u 赋役合并,将田赋和各种名目换徭役合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u “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农民可以出钱代役,力差由官府雇人承应。
u 田赋征银。田赋中除政府需要征收的米麦以外,其余所有实物都改为用银折纳。
u 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丁粮毕输于官”,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办法。
(3)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修治黄、淮,使黄、淮分流,减少水灾,又改革漕运制度。
五、变革的程序
1.“清丈法”程序
1) 首先以福建为试点清丈土地;
2) 然后颁布《清丈条例》,在全国陆续展开清丈土地。
2.“一条鞭法”的程序
1) 首先在山东东阿推行;
2) 然后在全国推行。
3.“考成法”程序
1) 首先将要办的事项一一列清,规定出完成期限;
2) 然后分置三本账簿,一份自己留作底册,一份给六部监察,一份给内阁;
3) 六部查看办事官员事项的完成情况,六科查看六部情况,内阁查看六科情况。
六、 变革的技术
1.思想上
运用了“因时顺势”的变法思想,强调“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他要求当官、做学问的走出衙门和书斋,面向实际,把治学理政与解决国计民生结合起来。这对当时陈腐的思想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2.方法、手段上
(1)分别在清丈法、一条鞭法中,采用了“先选取试点,再向全国推行”的手段;
(2)在改革策略上,先取得最高层的支持和信任,获得了改革的权力。然后张居正以他自己为中心,在皇权之外形成了一个特殊行政机构,以弥补正常行政机构的不足,绕开正常行政机构的抵制。
七、 变革的力度
张居正变革,形式上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模式;手段上,使用了废书院、禁毁私学、廷杖、流放等高压政策;内容上,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这次变革全面而又深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至今启迪着人们的心扉。
八、 变革的效果
1. 正面评价
张居正改革,是明代历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运动。张居正改革的作用下,明朝一改自嘉靖、隆庆以来的颓势,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大明朝争得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变革之后,万历时期成为明代最富庶的几十年。张居正执政的10年,是明朝276年历史政治最清明、国力最强盛的10年。
原因:
(1) 万历新政的重点是“经济改革”,它没有触动明朝的政治体制。因此,带来社会的动荡很小。
(2)万历新政口号是“富国强兵”。如果国家很富老百姓很穷,老百姓就会造反。如果老百姓很富,国家很穷,老百姓是很安定的,但国家还是会有一点问题。张居正的改革,是在国家与百姓之间合理地分配财富,这样不会让国家与人民处在对立的状态中,容易建立和谐社会。
(3)改革的脉络清晰。首先发展生产力,接着解决财富分配的模式。在财富分配的模式上向弱势群体倾斜。这样的改革发展脉络符合中国的国情。
(4)农民安居乐业。万历新政时期,社会上每一个阶层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张居正用一种非暴力的方式把社会的资源重新进行了合理分配,他的改革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干扰和波动。
(5)对官员约束很严,但也照顾官员的切身利益。明代的官员俸禄分两种,一种是实物,一种是钱。实物里面有粮食,有布匹。钱里面有银子,有铜钞。但是由于明代中期物价非常不稳定,有时是五百个铜板才值一两银子,可是当年定下指标的是一百个铜板兑换一两银子。这就等于官员的工资降了五倍。张居正上任后首先稳定物价,到万历八年时,把物价降到一个合理水平。这时再出台的政策,官员薪俸全部改用银子支付,工资相当于翻了好几倍。
(6)肃贪。三个月裁掉六千名官员,动作之大,来势之猛,让所有人震惊。不仅仅是贪官、昏官、冗官,官场上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危机感。
2. 负面评价
(1)由张居正个人主导的改革隐伏着巨大的危机,即“人在政在,人亡政息”。
(2)对权贵的打击虎头蛇尾,没有真正铲除,反而刺了激他们的不满和仇恨,以致贻留后患。
(3)在用人方面,唯一也是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及时物色一个能肩担重任的后继者。
原因:
(1) 神宗皇帝对新政态度的变卦,对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帝权和相权本是一组相依相克的矛盾,权高盖主,遭到皇帝的忌恨,往往成为宰相的悲剧,张居正也不例外。在皇帝一言定法或废法的时代,政以人举也必将以人亡,这是专制主义政体下政治变迁和社会改革的普遍现象。
(2) 张居正的改革思想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张居正的 “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的守成理想,使他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没有鲜明的旗帜,甚至给对立面提供了进攻的口实,这在实践上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3) 张居正的改革维护的是以朝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其中包含权贵的利益。
这种改革的性质是同一阶级内部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争,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两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激化,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缓解。这就决定了改革不可能真正摧抑豪强。
(4) 张居正在个人性格方面具有缺陷。
他骄横、专断、偏狭、喜奢华,且好听阿谀奉承之词,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他在选才用人上出现严重失误,加速了新政的失败。
九、 对企业管理变革的借鉴与启示
1. 改革前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层情况。
2. 组织内部改革如果不能成功,则应该从外部打破组织,重新建立新的制度和组织。
3. 改革者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先律己,再律人。
4.如果改革只注重细枝末节,不改变制约组织发展的根本障碍,那么改革之后,那些根本障碍还会重新控制组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