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化工10亿美元俱乐部榜单揭晓作者:钱伯章编译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0-14
在美国“化学周刊”2015年10月9日公布的10亿美元俱乐部排名中,中国石化第一次进入第一排名。这一排名为2014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化学品生产商的排名,此前,巴斯夫公司已连续八年把持第一排名,在这次排名中巴斯夫进入排名第二的位置。陶氏化学公司排名第三。
在美国“化学周刊”2015年10月9日公布的10亿美元俱乐部排名中,中国石化第一次进入第一排名。这一排名为2014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化学品生产商的排名,此前,巴斯夫公司已连续八年把持第一排名,在这次排名中巴斯夫进入排名第二的位置。陶氏化学公司排名第三。 中国石化在过去数年排名稳步上升。其仅15%的营业收入来自化学品,其余大部分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在过去两年排名第二位,在2011年和2012年排名第五位。 中国石化排名的上升反映了亚洲和中东化学品生产商的崛起,其中许多在本世纪初已成为全球顶级公司,随着竞争,甚至取代了北美和欧洲的同行。除了中国石化外,2015年的前10名,包括沙特阿拉伯的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和台湾台塑集团,以及排名第10的日本三菱化学公司,虽然日本属于发达经济体。 中石化的顶级地位仅一步之遥。前两家公司之间在销售额方面的差异约达11.3亿美元,仅比排名第二的巴斯夫公司2014年化学品营业收入高出约1.7%。巴斯夫在“化学周刊”10亿美元俱乐部排名的下降也缘于欧元价值的下滑,在2014年欧元较美元下滑了12%,巴斯夫的化学品销售额按当地货币计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而按美元计算有下降。“化学周刊”的排名不包括巴斯夫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 此外,有大量化工业务的一些公司未报告化学品营业收入。其中包括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科氏(Koch)工业集团、道达尔公司和中石油。 在10亿美元俱乐部中,一些大部分公司的销售额在2014年有所上升,但增幅远低于前几年。2014年销售额总计中间值同比上升1.0%,但远低于2013年中间值上升超过6.0%,和2012年中间值上升4.5%。109家公司入围2015年10亿美元俱乐部,拥有平均化学品营业收入123亿美元,化学品营业收入中间值为71亿美元。 利润表现有所好转,营业收益的中间值比上年同期增加3%。109公司拥有营业收益中间值为6.97亿美元和平均营业收益12.4亿美元。这些公司的化学品平均营业收益为化学品总销售额的约9.2%。股票价格反映了这一业绩:美国“化学周刊”75种股票指数在2014年达到新的高度。 台塑集团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进入2015年排名前10位,但其余的顶级公司的总部都设在发达经济体。三家公司: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和杜邦公司,都是美国公司;三家公司:巴斯夫、利安德巴赛尔工业和英力士公司,总部设在欧洲;和一家公司:三菱化学公司,是日本公司。 欧洲和中东地区一些最大的公司再次在任何地区列为最大。按销售额计,排名前10位的欧洲和中东化学品制造商在2014年销售额平均值为313亿美元,相比亚洲前10名平均为257亿美元,美洲前10名为254亿美元。然而,这些欧洲最大的生产商因欧元兑换美元汇率下降,领先优势不如上年。 事实上,2014年对于该行业传统的、发达世界的巨头是一个难以定性的一年。巴斯夫、陶氏化学、利安德巴赛尔和英力士公司的销售额均有增长,虽然他们不如埃克森美孚化工和杜邦公司,并且都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由于页岩气热潮,北美的生产商继续从廉价的原料中受益,而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跌为以石脑油原料为主的欧洲生产商提供了一个缓冲。 廉价的石油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积极的。石化生产商都感受到降价的压力,而油田化学品需求的下降已重创了一些特种产品企业,但廉价的石油会带来一些好处,并对北美的原料优势仅稍有侵蚀。 美国“化学周刊”2015年10亿美元俱乐部前20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