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种族差异10个有争议的解释

 山爷wzs0718 2015-10-19

关于种族差异10个有争议的解释

社会学家宣称种族现象完全是一种文化构建,但遗传学家坚持认为种族特征可以追溯至基因来源。其实他们只是分别从不同层面讨论问题,但却认为各自对同一件事持不同意见,而通常争议就出在这儿:种族特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并不总会与我们的种族文化构建相重合。更不用说,专家仍在致力于解释人类物种的多样化特征和适应能力。

10.东亚人的内眦赘皮

10

内眦赘皮指的是上眼皮的皮肤覆盖住眼睛内眼角的情况,常见于东亚人身上。对这种内眦赘皮的出现有一些经典解释:人们认为热带地区的人有这种内眦赘皮是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另有北极地区的人为御寒而生出此类眼睑。但这并不能解释这种特征是如何出现的,或者它是如何在热带和北极以外的亚洲人身上一代又一代遗传下来的。

有些人认为,这种内眦赘皮最初出现在草原地区,保护当地人的眼睛不受风沙侵害;也可能最早出现在太阳光面反射强烈的地区,保护当地人的眼睛免遭过分辐射。这可能与一些人群的小眉脊有关,因为眉脊也有助于保护眼睛。但拥有内眦赘皮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因此另外一些人相信这不过是一种为适应自然而产生并遗传下来的无害变化,其数量可能由于“性择”压力而激增。

美国土著人、南非的科伊桑人、波利尼西亚人,甚至一些欧洲人,尤其是爱尔兰人,以及总统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也有这种内眦赘皮。所有种族的婴儿在出生时都会有这种特征,但如果持续存在的话就可能引发类似于唐氏综合症这类疾病。因此,在20世纪早期,得这种病的孩子们被称为“先头愚型患者”(Mongoloid)。

9.红头发

9

红头发是一种由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性状,多见于德国人和居住在苏格兰、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中亚的乌德穆尔特人和塔吉克人也可能拥有一头红发。

该基因突变必须经由父母双方同时遗传才能得以显现,意味着携带红发基因的人远比实际拥有一头红发的人要多。也有一些MC1R基因突变呈现出不同的色度,从而导致发色深浅不一,或出现红色与其他颜色的混合,形成草莓红或赤褐色。

人类皮肤中的色素沉着由两种形式的黑色素组成:真黑素,一种棕色或黑色聚合物,会使人肤色发色呈深色;褐黑素,使人皮肤呈粉红色和红色,主要表现在唇部、乳头和生殖器上。褐黑素水平高于真黑素水平的人皮肤白皙,发色偏红,雀斑较多。这种适应性进化优势能使高纬度地区的和多雨国家的人易吸收到更多的维生素D。不利的是,红发人群更易晒伤,易患皮肤癌或者热痛,而且就医时需要更大剂量的麻醉药。

现代人类的红发基因大约出现在40000—50000年前。穴居人也曾发生基因突变,使他们拥有红头发和白皮肤。据说,穴居人这种为适应自然而做出的变化可以让他们更有效地合成维生素D,同样,现代人也如此。

8.白皮肤

8

欧洲人形成浅色皮肤是因为拥有罕见基因。SLC24A5基因能改变皮肤颜色,它分为两种类型:深色(D)以及浅色(L)。父母分别会遗传一类基因给孩子。获得DD基因的孩子肤色黝黑,获得LL基因的则肤色白皙,DL基因组合则令孩子的肤色适中。这不但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肤色会深于或浅于父母的肤色,还能解释为什么艾尔默双胞胎姐妹分别拥有黑皮肤黑头发和白皮肤红头发。(译注:2015年3月,英国发现一对异卵双胞胎,她们是18岁的露西·艾尔默和玛丽亚·艾尔默,露西有着白皙的皮肤和红色的头发,而玛丽亚则是深色皮肤和卷发,她们是异卵双胞胎。)

科学家曾认为,因为北部高纬度地区的紫外线强度比热带地区的弱,所以那些在4万年以前离开非洲的古代欧洲人为了吸收更多维生素D,进化成了浅色皮肤。第一位深色皮肤的欧洲人因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脆弱、染上疾病,而浅色皮肤人在那种环境下拥有优势,得以生存下来。但是在基因世界中,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尽管人类是于3到4万年前首次迁徙至欧洲,但近期研究显示,直到8000年前甚至更晚,欧洲人都维持着深色皮肤。科学家对出土于西班牙的、8000年前的人类骨骼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中一人肤色较暗,却拥有蓝色眼睛,而且他的基因不同于现代南欧人,更类似于现代北欧人。

新的研究理论指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进化成浅色皮肤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维生素D,而且时间是在人类发展农业以后,当时人类的膳食结构以缺乏维生素的谷类为主。早期居住在欧洲的狩猎者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有些还拥有蓝色的眼睛。他们与后来占领欧洲大陆、体型矮小且皮肤白皙的农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7.蓝眼睛

7

新的研究表明,多亏了一位祖先,人类才会拥有蓝色的眼睛。最开始,所有人类眼睛都是棕色的,虹膜中黑色素的多少决定了眼睛颜色呈棕色还是绿色。OCA2基因控制着人类皮肤、头发以及眼睛中的黑色素含量。在6000到10000年前,OCA2基因发生突变。这次突变并没有完全抑制虹膜中的黑色素产生,而是减少了黑色素的产出量,于是就形成了蓝眼睛。

虹膜中黑色素的定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才能形成蓝眼睛,所以科学家可以据此找到那位拥有蓝眼睛的祖先。能够形成棕色眼睛的基因千变万化,而形成蓝眼睛的基因则单一得多,很多调研项目以蓝眼睛个体为研究对象,这些个体分别来自相距甚远的约旦、丹麦和土耳其,但最后却得出一致的结论:就是OCA2基因的突变使人类进化出了蓝眼睛。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蓝眼睛的形成是由于基因的中性突变。这种中性突变只是单纯的基因“洗牌”,不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最初科学家认为,形成蓝眼睛是人类进化出浅色皮肤所带来的的副作用,但是事实上,深色皮肤的人也会拥有蓝眼睛。

蓝眼睛人群之所以在欧洲分布如此广泛,还有种解释是性择论。这种理论认为拥有蓝眼睛的人更迷人,更容易找到伴侣,也就更容易将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当然,我们并不能证明这种说法,但是有些人认为它很合理。可能世界上所有蓝眼睛的人都要感谢那位祖先——一位在新石器时代拥有着粉蓝色眼睛的“卡萨诺瓦”(译者注:Casanova,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

6.深色皮肤

6

有观点认为,古人基本都是深色皮肤,而浅色皮肤是对欧洲和东亚环境的进化适应。不过,当原始人类毛发开始逐渐变少,可能深色皮肤才是抵御皮肤癌的进化选择。

一个关于非洲白化病的研究成果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sub-Sahanran)的白化病人几乎都在幼年时死于皮肤癌。在现代,皮肤癌一般过了生育年龄才发病,因此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和其他进化论专家将皮肤癌从影响进化的因素中排除。不过,在2亿年前的非洲大草原可能并非如此。

人类最早开始在开阔地带捕猎和收集食物时,为了在艰辛的工作中保持身体凉爽,他们身上的毛发开始脱落,露出了隐藏在毛发之下的白皮肤,跟现代的黑猩猩一样。然而,在1.2亿年—1.8亿年前,智人的皮肤逐渐变黑,以降低紫外线的伤害。

研究者认为,人类的皮肤变成深色是为了防止晒伤、提高视力(浅色皮肤往往同时有视力问题),并保护汗腺免受太阳光线的伤害。叶酸是一种能够促进神经发育和防止紫外线伤害的重要物质,而深色皮肤能够保证体内叶酸含量。在潮湿气候中,黑皮肤也能防止真菌感染。

达尔文和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认为,深色皮肤的出现来源于“性择”压力。但是,关于白化病患者的研究却表明,四处追逐猎物的白皮肤原始人境况可能更为糟糕,于是,科学家再次考虑将皮肤癌纳入影响深色皮肤出现的进化因素。

5.酒精性脸红

5

当人喝酒时,肝脏里的乙醇脱氢酶(ADHs)将酒精转化为一种有机化合物乙醛,然后,乙醛被另一种酶转化为乙酸。50%的亚洲人和5%的欧洲人体内的这些酶发生基因突变,使酒精的新陈代谢能力提升了100倍。这导致人体内乙醛大量累积,使得脸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导致脸变红。同时,乙醛大量累积还会引起恶心和头疼等症状。

耶鲁大学的遗传学家肯尼思·基德(Kenneth Kidd)指出,引起这种效果的变体ADH1B*47His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随后,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组在中国的38个民族中选取了2275个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东南部99%的人存在该变体。由于这一地区最先开始种植水稻,研究团队认为这二者间存在直接关系。ALDH2*2是一种具有同等效果的等位基因,也在水稻开始种植时出现。

中国古代东南部的百越人之所以会携带这种变体,是为应对白酒这种水稻酿造的易醉酒精饮料的出现。携带这种基因变体的人喝酒会脸红,所以不易酒精中毒,有助于事业发展。基本上,脸红是一种“喝多了的”自然表现,而不会脸红的人则会被灌更多的酒,从而影响工作和造人事业。

有些人并不认同水稻种植引起这些基因突变的观点,并指出这种过敏反应也发生在欧洲人和印度人身上。他们还认为这种突变出现的时间和水稻农业的发展时间并不完全相符。当然,这种突变确实影响了亚洲社会发展,因为从统计学角度看,携带这种变体的人酗酒的机率较小。

4.身材矮小

4

中部非洲雨林地区的巴特瓦和巴卡人身材显然比他们的邻居矮,被称为“俾格米人”。其他身形矮小的群体分布在下列地区:安达曼群岛、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巴西和玻利维亚。据称,这种身材是一种进化的优势,并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独立发展了好几次。

科学家们认为,形成这种矮小的身材是为适应热带雨林的环境。尽管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广泛而复杂,但适合人类的食物往往很少。因此有人得出理论: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只是因为他们吸收的营养成分不全面。这种进化可能是为了节省身体的热量;而且较高的人穿过植被茂密的丛林时更困难,热带雨林的湿度不利于他们排汗及冷却身体。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身材矮小更可能是为适应环境而进化的遗传特征而不是简单的缺乏营养。其中一项研究将巴特瓦人和巴卡人基因组与其近邻的基因组做了对比,得出趋同进化的证据。

每个俾格米族群的身高和激素特征都有不同的遗传根源,但它们都是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良性变体。为了分析不同洲际应对环境压力而产生的趋同进化,科学家们还计划研究东南亚俾格米人的基因。

3.乳糖耐受

3

大多数婴儿都可以自如消化牛奶,因为他们的乳糖酶功能正常,这种酶可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但大部分成人体内的乳糖酶活跃度不高,因此患有乳糖不耐症。今天只有35%的人对乳糖具有耐受性,分布在北欧、中欧、部分非洲和中东地区。不过,乳糖耐受为何得以传播一直是个谜。

大约8000年前,生活在如今土耳其地区的人类开始更频繁地发展基因变体,这些变体更接近可以形成乳糖酶的基因。这种条件允许人们在成年时代依然可以安全地食用牛奶。这种适应性改变迅速传遍至欧洲、中东和印度,却止于喜马拉雅山。世界其他地区也出现了具有同等效果的适应性改变。

尽管牛奶富含钙、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但当时人们并没有对牛奶产生迫切的需要。我们的祖先们认为将牛奶转化为奶酪或酸奶可以分解乳糖,更利于消化,尽管这样会减少20%—50%的热量。

牛奶为何风靡世界存在各种解释。有人说牛奶可以提供很多早期作物所缺乏的营养。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遗传学家帕尔迪斯·撒贝缇认为,牛奶可以提高妇女的脂肪储备,从而提高生育能力。此外,牛奶也可以充当替代性和更安全的水资源,或者被用作庄稼欠收时的饮食补充。

人类学家亨利·哈本丁认为,牛奶消耗可提升热量水平,帮助民众度过饥荒、克服其他困难,从而促进文明的发展。对乳糖具有耐受性表明人类仍在进化中。今天,90%的人都对乳糖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而乳糖低耐性或乳糖不耐在非洲、亚洲和地中海地区则普遍存在。

2.镰状细胞性贫血

2

镰状细胞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会使人类血红细胞变异为镰刀形或新月形。如果从父母双方那里都遗传了镰状细胞基因,就会患上此病,从而引发健康问题、减短寿命。

通常,人类出现这种基因突变的情况不多,但是,镰状细胞性贫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包括北美、意大利南部、希腊北部、土耳其南部、中东、沙特阿拉伯、印度中东部,赤道附近的非洲地区尤为严重。通过对单倍型基因突变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基因突变已经独立发生过四次:三次发生在非洲中西部,还有一次在印度。

在疟疾肆虐的地区,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突变非常普遍。它能杀死疟疾寄生虫,迫使它们吸附于细胞壁。长期以来,医学界都在关注镰状细胞性贫血如何阻止疟疾的传染。早期的研究表明,镰状细胞中有一种血红蛋白,它可以感染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但是,葡萄牙古尔班基安德研究协会(the Instituto Gulbenkian de Ciencia)最近的研究结果推翻了这些论断。

这个研究通过对老鼠进行实验表明,镰状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会影响寄生虫感染血细胞,反而会使宿主接受寄生虫。之后,镰状细胞能够产生一种叫做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酶,这种酶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以保护宿主免受寄生虫的侵害同时又不会破坏寄生虫的生命周期。

研究小组的组长米格尔·苏亚雷斯在一次新闻报道中解释道:“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突变之所以会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产生,是因为疟疾在这个地区肆行,并成为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这种基因变体可以保护人们免受疟疾的痛苦。类似地,其他临床沉默突变也是进化的自然选择,因为他们有能力帮助正常细胞抵抗疟原虫的感染。”

1.高智商的犹太人

1

长期以来,一个现象非常引人注意:犹太人的IQ测试分数比其他民族高,通常会比平均分100分高出12%至15%。2005年,犹他大学(the University of Utah)的进化人类学家亨利·哈本丁和一位颇具争议的独立学者格雷·科克伦在《生物社会科学期刊》上(The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犹太人的优异具有遗传基础。

文章指出犹太人中罹患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的比例奇高,这些疾病包括家族性黑蒙痴呆、高雪病、尼曼-皮克症、IV型脂质沉积症等,反过来却使犹太人的IQ普遍得到提升。对于遗传了两份溶酶体贮积症基因的人而言,健康状况会非常差,甚至死亡。而如果只遗传了一份基因,则有助于神经细胞成长,加速脑细胞互联,很可能会刺激神经元在DNA修复基因方面的增殖扩散。

毫无疑问,这篇文章会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哈本丁和科克伦的论文引用了参考文献,却没有标出注脚,还有人认为论文缺乏科学严谨性。有人对这项研究结果表示非常担忧,因为在欧洲的反犹太主义历史上,一直有传闻说犹太人很“狡黠”。但是科克伦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段“反犹”历史导致犹太人所谓的“狡黠”特性。中世纪时期,统治者对犹太人的住所和职业强制实施隔离政策引发了异常严苛的进化压力,这种压力导致了他们这种复杂的适应性变化。这一过程可被视为一种非自愿且无意识的优胜劣汰。

许多社会科学家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认为犹太人的高IQ更可能与遗传学有关:犹太人被迫从事贸易和金融等以理智和严谨著称的行业,这种生存压力会逐渐淘汰掉IQ比较低的人。也有人认为历史迫害造就了一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当发生大屠杀时,体魄最健壮、头脑最灵活的犹太人才能幸免于难。

其他人更倾向于认为文化造就了犹太人的优异。犹太教义要求人们学习《托拉》(the Torah),这有助于提升犹太人的智慧,使他们成为世界上IQ最高的人。同时,双语、棋艺、音乐、高期望等文化传统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认同这种观点,因为这可以避免反犹太主义的嫌疑,而且这种观点的潜台词是:通过学习,不止犹太人,全人类的IQ都会得以提升。

作者:大卫·汤姆森

翻译:Tracy导语1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