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牌纳米导热复合蓄冰盘管优势与特点

 wunianyi 2015-10-19

1. 源牌蓄冰装置开发思路


2. 蓄冰盘管材质和特点




聚合物基纳米导热复合高分子材料,是以聚合物高分子材料为基体,运用熔融插层技术,高聚物在熔融状态下直接插层于层状结构的导热助剂中,使其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形成导热网络。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可焊接性。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导热管材的综合性能

项目

单位

参考国标

纳米导热复合管

普通塑料

密度

g/cm3

GB-1033

1.11

0.96

导热系数

W/m.k

GB-10294

2.142

0.1~0.3

弯曲强度

MPa

GB-9341

24.86

20.34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31.10

33.43

拉伸强度

MPa

GB-1040

27.27

26.10

熔融指数

g/10min

GB-3682

0.05

0.05

弯曲半径



>4d

4d

说明:d为管材的直径。

★导热性能


导热系数大,2.142W/(mK),比普通塑料高8-10倍,接近冰的导热系数2W/(mK)。并取得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检测认证。

★承压性能


★力学性能


按照国家标准,经浙江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对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进行如上测试,检验结果表明纳米导热复合盘管的力学性能完全符合蓄冰盘管正常使用的相关要求。

3. 蓄冰盘管生产工艺


制造过程严格有序,进行全过程监控,盘管焊接采用全自动数控焊接机,保证焊接质量。弯头与直管采用同一种材料,焊接后完全融为一体,强度高于直管部分。

4. 蓄冰盘管优势特点


★优异的传热性能



参数名称

单位

源牌蓄冰盘管

钢盘管

结冰厚度

mm

18--20

内融冰:26--30;

外融冰:35—40。

盘管换热面积

m2/kwh

0.268

0.137

  结冰厚度薄,仅为金属蓄冰盘管的50-70%,综合热阻小,传热系数高。

换热面积大,结冰、融冰综合性能优异。

★高效的制冰性能


参数名称

单位

源牌蓄冰盘管

钢盘管(内融冰)

管材导热系数

W/m.k

2.142

49.8

管外径

mm

20

26.67

壁厚

mm

2

1.2

制冰结束温度

-5.5

-6.4



蓄冰盘管因间距小,单位冷吨换热面积大,克服了管材导热系数相对较小的不足,制冰性能高效。8小时完成制冰时主机出口温度约-5.5℃。


★不完全冻结方式融冰机理


内融冰盘管采用不完全冻结方式,可提供始终稳定的3-4℃的低温载冷剂或冷冻水;


盘管双向逆流结构设计示意图

盘管具有独特的双向逆流排列组合结构,所有相邻盘管内流体流向相反,盘管入口处冰层厚,而出口处冰层薄,故最终形成的冰柱趋向于圆锥形,独特的排列方式能更有效的利用蓄冰槽空间。在制冰末期,冰层之间仍然留有间隙,为0℃的水,冰层不会出现搭桥现象,属于不完全冻结方式蓄冰设备。

★融冰性能优异


盘管出口温度(℃)

3

3.5

4

4.5

5

5.5

6

融冰速率(%)

12

14

16

18

20

22

24

同类产品融冰速率(%)


11.5


14.6


17.5


提高百分比


23%


23%


25.7%




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融冰速率比同类产品提高20%以上;更加适合大温差低温送风系统;具有更大的适应范围。盘管提供3.3℃乙二醇溶液出口温度时融冰速率约14%。

★无须担心结冰过量


★独特的集管结构方便维护检修


内部结构采用专利技术,四周无需预留检修空间,蓄冰装置由上部进入即可进行检修,蓄冰装置安装时顶部需留出900mm空间以便接管和维修,降低安装空间需求。

★根据现场空调条件提供多种定制方案


蓄冰装置形式多样,可以根据现场空间情况定制圆型盘管、重叠型盘管等,大大节省设备占有空间,布置更加灵活方便。

★抗结垢性能


钢盘管腐蚀后

钢盘管内表面易产生腐蚀。纳米导热复合管具有卓越的抗结垢性能,运行数年后管子内、外表面始终光滑不结垢,阻力、热传导性能始终如初。

★采用国产普通乙二醇

钢盘管需采用进口乙二醇,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纳米导热复合管采用国产普通乙二醇,节省初投资和运行成本。

★环保特性


100RTh蓄冰装置生命周期生产能耗和环境排放CO2、NOX与SOX排量低,更低碳,是钢材的1/2或者更低,环保效益好。

  1. 1. 纳米导热复合盘管先进性证明文件

★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成果


序号

类别

专利号

专利或软著名称

1

实用新型

ZL02265320.1

一种蛇形盘管储冰装置

2

发明专利

ZL02112481.7

一种导热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方法

3

发明专利

ZL200440021123.5

内外融冰相结合的蓄冰空调系统

4

件著作权

2009SR1465

导热塑料蓄冰盘管非标设计软件V1.0

5

发明专利

  1. 200810163158.5

矿用外融冰式降温系统

6

发明专利

  1. 201210060940.0

一种纳米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7

发明专利

  1. 200810122226.3

U型注塑弯头及加工方法

8

实用新型

  1. 201020577372.8

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蓄冰装置

9

实用新型

  1. 201020145258.8

一种冰蓄冷与污水源热泵相结合的空调系统

10

实用新型

  1. 201120550883.5

一种波纹形盘管储冰装置

★项目相关获奖情况

2004年纳米导热复合盘管蓄冰装置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填补国内空白;

2005年国家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中心组织十多位国内知名的专家评审,源牌纳米导热复合盘管及系统集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序号

项目获奖和评估内容

批准/发放机构

1

导热塑料盘管式蓄冰空调系统集成技术科技成果评估报告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2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部级)

中国电机工程协会

3

金桥奖(国家级)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

4

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级)

浙江省人民政府

5

中国华电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6

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制冷学会

7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部级)

中国电机工程协会

8

纳米导热复合蓄冰盘管检测报告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站

9

新产品鉴定验收证书(电产鉴字58号)

国家电力公司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10

密度、导热系数测试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11

纳米导热复合专用料测试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项目承担的科研课题

序号

计划类别

项目名称

立项时间

1

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蓄冰空调及蕊心冰球

2000

2

国家电力公司科研开发项目

冰蓄冷应用于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集成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

2002

3

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资金项目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蓄能调峰技术

2003

4

浙江省科技开发项目

聚合物基导热专用料

2004

5

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

导热塑料盘管式蓄冰空调系统集成技术

2005

6

浙江省科技开发项目

浙江省蓄能空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

2006

7

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导热塑料盘管蓄冰装置

2008

8

浙江省建设厅科研开发项目

结合冰蓄冷技术的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之热舒适性与节能性能研究

2009

9

杭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热泵蓄能耦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0

10

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基于纳米导热复合材料盘管外融冰装置

2013


绿色工坊-源牌产品基地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园一路10号(310030)

电话:0571-85246931

传真:0571-88050895

E-mailyaowang@runpa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