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102:阅读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格局的?

 汕头能率 2015-10-19

我的女儿@秋吉利 (这是她新浪微博名)12岁半了,正在读初二。


和同龄人相比,她的阅读面很超前。郑渊洁杨红樱哈利波特全套,朱德庸蔡志忠几米漫画几乎看全,武侠是金庸全集读了几遍,古龙的小说也看了十几部,科幻她喜欢凡尔纳,我也是买了全集。网络小说她最喜欢江南的《龙族》,那种穿越的《女相国》之类,也没错过。


除此之外,好电影只要她想看,都去看,好音乐,只要她想听,她自己下,好视频,只要有趣我都喊她看,哪怕是有情色的嫌疑,我一样请她看,世界这么乱,既然躲不过,不如我陪她一起看,还能引导一下。


那么广泛的阅读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呢?我觉得是有的。凑巧我女儿学校华师一初中部的语文老师要求她每周一篇阅读随笔,放假两天一篇阅读随笔,内容题材不限。


我今天就分享四篇她近期写的作文,从这四篇作文里面,你们可以大概了解广泛阅读对我女儿三观的形成潜移默化带来的作用。


另外请忽略我女儿的字(另照片太小,我替各位把文字码出来方便阅读)。



第一篇:电影《夏洛特麻烦》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与父母、奶奶一同去看了电影《夏洛特烦恼》。


电影讲了:

夏洛去参加他暗恋的女孩秋雅的婚礼时被老婆马冬梅发现,因喝多酒而做出出格事的夏洛被马冬梅追杀,逃入厕所后竟回到了过去。


他回去后干了所有自己不敢干的事,那时朴树、周杰伦都未红起来,于是夏洛便将他们后来所写的歌拿到过去,并顶替王菲与那英唱《相约一九九八》。


而原本袁华这个也喜欢秋雅的人便沦落为渔夫,而马冬梅也为保护夏洛而离开这个城市。


夏洛富起来后经历了妻子出轨事件后住进了医院却被发现患了艾滋病,于是他醒悟了,发现自己真正喜欢谁。


突的他惊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在厕所里,原来这一切都只是南柯一梦。但从此他太难听都黏着马冬梅。


看到这个结局我是觉得满戏剧性的,因为我认为夏洛他从此会好好的找一份工作,不让马冬梅养着他,也就是吃软饭,但这毕竟是电影,有夸张性。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它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你要珍惜的是那些在你身边的陪伴你的人,但我觉得这还有一丝“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意味。你想,在夏洛与马冬梅在一起时,他又爱慕秋雅,而他与秋雅在一起时他又喜欢马冬梅。


但这些其实也只是为夏洛后来的醒悟做一个铺垫。我认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只要他能醒悟,就必能得到宽恕,重获新生。




第二篇:《意林》少儿版文章读后感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叫做《瀑布效应》,这里面的内容值得让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文章讲得是: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小妾看到一个瘸子一拐一扭的在打水,于是她嘲笑了那个人一句话。


谁知,日后那瘸子竟找到赵胜那去,要求他杀掉那小妾,赵胜被瘸子说的无言以对,只好杀了那个小妾。


那个小妾临死前说:“我只不过无意说了一句对人不恭的话,就要处死;而那些心怀叵测,暗中行恶者却能继续在您身边享荣华富贵......”


随后作者便总结了一下告诉我们不要说无心之言便没了下文。


但这的确写的十分之妙,这个小妾因为无心之言就被处死,死的是有些怨。但谁让对方是个不依不饶,锱铢必较的人呢?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错,所以在平日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时候,一定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不要用一些“无心之言”去刺伤他人心灵,不然又会像文章中的小妾一般收到报复。就算别人原谅了你,以后心中仍然会有一根针扎在心上,无法再喜欢你。


总之,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



第三篇:《十岁我离婚》读后感



今天又重温了一遍《十岁我离婚》这本书,觉得宗教如果太过偏激的话真的十分可怕。


这本书讲了主人公生活在一个穆斯林家庭,她之前一直在学校上学。但自从那一天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的父亲在她十岁时让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三十多岁的男人。她的父亲与那个男子约法三章,但那个男子在一天晚上对她实行了性侵犯,并且天天打骂她,虐待她。


她终于忍受不了,在法院找到了一个愿意帮助她的人,帮助她离了婚,重新返回了学园,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认为这本书中所讲的其实是一个因宗教而生的悲剧。在我们现在的法律上都有对结婚的年龄限制,她之所以会有如此惨剧虽跟家里住在较偏位置没人管外跟宗教的牵扯极大。其实在她那里,有着跟她一样遭遇的人十分多,但因为胆怯所以没人上报,但主人公勇敢的去了且成功了,这鼓励了很多人。但同时这种惨剧存在于世也是因为法律并不完善,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如:拐养儿童去卖给他人做童养媳......


其实这些性质都一样,但那边因为宗教等原因这种行为更多。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法律保护,完善法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第四篇:社会新闻读后感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就是母亲为孙子坐后备箱事件,这位儿子在我眼中可谓不孝。


这个事件是:母亲拿养老钱的积蓄给儿子买了辆SUV。儿子一家从江西开车去武汉旅游,这位母亲同去去照顾自己4岁的小孙子。路上孙子犯困想睡觉,但嫌弃车子太过拥挤不能躺倒睡觉。于是儿子小刘便让母亲刘老太蹲到后备箱给孙子腾出位置睡觉。


而被发现后,这位母亲竟然还为儿子求情,说:“后备箱里蛮好,蛮舒适,儿子没有为难我呀”。


我认为这四个人都有错。母亲给儿子买的车,而儿子却让母亲坐后备箱,这是不孝且不道德。但母亲却还为儿子求情,这位母亲也太溺爱儿子和孙子了。而儿媳看到这样却还不阻止,更是有碍人品道德。而这孙子如此娇生惯养,非要躺着睡,但这父母、奶奶都听他的,长大后也不会多好。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其实只要多一点忍耐这件事就不会发生了。只要孙子忍耐一下,坐着睡,那母亲也不用坐后备箱了,后面的一切就都不会发生。


所以逢人处事多一点忍耐。




女儿是初二生,作文水平还稚嫩,不懂行文变化的地方还很多,字也写得不好,但这些我不是特别担心,可以慢慢提高,就算不能提高,也不是多可怕的事情。


我真正高兴的是女儿通过阅读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通过别人的故事里启发自己待人做事,这就是阅读带来潜移默化的效果。


读书有什么用?——我觉得通过阅读培养出一个人,就是最大的作用。



对了,昨晚女儿要看音乐剧,这是她的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推荐一个音乐剧片段影响到她,我们为她搜到了百老汇音乐剧《猫》,我们全家人一起看了这场音乐剧。


真的是非常精彩,两个小时,女儿全程看完,她给我说,爸爸,以后我要看现场的。


最后科普一下:耗资620万美元的《猫》1982年10月7日在纽约百老汇的冬园剧院首演,成为百老汇最大的音乐剧。1997年,《猫》更是冲破纪录成为百老汇历史上最长演不衰的剧目。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连续上演7485场,至2000年9月10日降下帷幕停止演出,创下了一个新的百老汇纪录。


有空,也推荐你们看看这部剧,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