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 中医普及学堂 / 第262页-[天涯]

 红日春风 2015-10-19
31、红豆蔻
  红豆蔻止吐酸,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乳香这味药,这味药物如没药一样,盛产于热带地区,属于一种树脂渗出后凝成的固体。
  我们跟大家讲,在治疗痤疮挤破后反复不愈,大家可以把这种顽固的痤疮当成疡科来治疗。
  所以看到这点你就知道为何在治疗过程中常配合乳香没药,研末外用或内服可以帮助生肌敛疮,消肿止痛。
  原来这两味药就是一个古方的组成,这个古方出自《疮疡经验全书》,就是专门治疗疮疡溃破,久不收口的特效二药组。
  难怪清朝的程国彭说,毒尽则收口,毒不尽则提脓外出,其神妙难以言喻。
  所以这两味药组成的海浮散,又是疮科要药,为什么叫海浮散呢?
  大家要去思考一下,我们推测可能是这两味药从海外传来,在《神农本草经》中并无记载,是后世中外沟通日渐紧密过后,海外的香料药材也进来中国不少。
  这时根据进来的药物,中医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把它们的主治功效,通过实践体验出来,然后就应用于临床,发现效果确实不错。
  这种从海外漂泊来的药物,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药物来源,估计就以海浮散命名定之。
  不过这仅是我们中医普及学堂的推测而已,大家可以去进一步查阅印证。
  但用乳香、没药时,大家要注意剂量的拿捏,一般行气活血,入汤药,都是3到5克,你别小看这剂量小,力量却不小。
  还有这乳香、没药,口感却是不太好,病人普遍都反应,放了后难喝。
  有个病人顽固胃痛,胸胃处曾经被外物撞击过,疼痛一直在那里不散,像这种痛在局部,不肯消散,固定不移的,中医一般认为是气滞血瘀,如果刺痛厉害,那说明血瘀严重,再一看病人舌下静脉怒张,就知道他身体堵塞得厉害,需要用到强大活血逐瘀的良药。
  于是给他用《百一方》上的手拈散,这手拈散只有四味药,即草果、没药、元胡、五灵脂。
  是治疗气血瘀滞,胃中疼痛的特效药。
  由于乳香、没药经常连用,协同起效,所以这四味手拈散通常加进乳香这味药,变成五味手拈散,其效更捷。
  它跟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有得一拼,为什么呢?
  因为活络小灵丹,也用乳香没药,只是偏重于用当归、丹参补其血而已。
  而手拈散就用元胡、草果打通气机,用乳香、没药、五灵脂活血化瘀。
  这样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留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
  何况单味元胡就是治疗心胃痛的特效药,古人说心痛欲死,速觅元胡,即是此理。
  所以病人服完五付药,皱着眉头摇摇头说,这药管用,但就是太难喝了,从来没有喝过这么难喝的药,喝到我都想呕吐,但还是忍着喝了。
  我们问他,喝完这五付药,怎么样?
  他说,跟以前比,胃这里轻松多,以前吃饱一点,痛得不得了,现在这么多天都没有感觉了。
  吃第一付药的时候,我就感到了这种效果。
  我们回过来一想,这个汤名叫手拈散,就是说治疗一切气滞血瘀疼痛,信手就拈掉一样。
  如果把这汤药打成粉剂,制成药散,做成气滞血瘀的胃炎散,那效果更厉害。
  所以不管你是外面跌打伤,还是里面脏腑瘀滞伤导致的疼痛,乳香、没药连用,都可以定诸经之痛。
  它们两者配合,既是疮科要药,更是伤科要药,所以为何外伤跌打里头,中医有个非常出名的七厘散,里头就用到乳香、没药,配合血竭、红花、儿茶、冰片、朱砂、麝香等八味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