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国庆节旅游提醒,呼吁赴泰公民文明旅游,不要带着“有钱就是大爷”“我是上帝我最大”的心态出国。该份旅游提醒说:“公民在海外的个人行为是构成国家文明的元素。每位中国游客都是中国名片的代言人。尊重他人,不卑不亢,恪守言行于文明分寸间,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2015年的黄金周马上又要临近了,许多人打算利用难得的假期去国外欣赏美景,放松身心,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中国游客的某些行为,或者说某些游客的行为却造成了"某些人效应",影响了国家形象. 黄金周期间,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在长假出国旅游,欣赏异国风光,放松身心,享受假期。为了便利中国游客,不少国外景区都立起了中文标志牌,招聘会说中文的售货员,让中国的游客享受更好的旅游体验。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有一些牌子却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和自责。比如,在泰国著名景点清莱黑庙,景区停车场旁的菠萝蜜树上挂着醒目的写有“不要摸菠萝蜜”的中文牌子,景区内部也有诸如“不准带食物入内”等的中文标识。白庙则专门修建了仅供中国游客使用的卫生间,并提醒文明如厕。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很多中国公民曾在微博上了解过吧。 近年来,我国出境游人数不断攀升,国人通过出境游了解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慢慢认识中国。这份认识就来自中国游客,来自他们的举手投足间,来自他们的“某些人效应”。当某些中国游客大闹机场、华尔街骑牛、埃及神庙刻字等不文明行为被媒体曝光,当中国游客被贴上“乱丢垃圾”“排队加塞”“素质低下”的标签,当外国人开始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游客,我们不仅感到羞愧、愤怒,我们更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改变现状。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并没有低下,一些害群之马,在炫耀自己财富的同时,还有很长的一段提升自己精神财富的路程要走。 据悉,在中国人大量走出国门并被诟病之前,还有一个亚洲国家也曾经走过这样的弯路。那就是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使日本人也大量走出国门,并受到了欧洲人素质低下的批评。我们是否也可以像他们借鉴一些经验呢? 当然,国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慢慢提高的过程。然而,治理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已刻不容缓。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新旅游法也规定,游客应当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是,这些办法和规定在落实上是否能真正起到作用,才是民众真正关心和关注的。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和保障文明旅游,用强有力的监管和细化的惩戒措施来治理不文明行为,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真希望我们的民众认识到有法所依,有法必依的重要性,提升我们的国民素质,不做违法违规的“某些人”,人人做中国旅游的靓丽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