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少年、中年、老年都有,特别是老年人便秘更是常见。 有位老人家问,为何我便秘吃了三黄片、麻子仁丸会好些,但一停反而加重? 这也是很多老年人的共同疑惑,原来中医认识疾病都是从虚、实两个角度切入的。实证的话,可以直接润通之,或者泻下之,但虚证的却要培补之。 现在很多人便秘是虚实夹杂,既有实证积滞在那里,也有虚证动力不足,脏腑推动力不够。所以表面上看,这便秘积滞留在肠道走不动,是六腑肠道不通,而实际上从源头看,却是五脏动力不足。 所以治便秘要从六腑跳到五脏的高度来调。就好比一辆火车,它载了很多货物动不了,原来是火车头动力不足,一旦加强火车头的动力,火车正常行驶,货物的运行就通畅了。 而人体的火车头在哪里?就在五脏。要给五脏加点油,吃饱饭,一旦启动五脏功能,就像顺水推舟一样,整个肠道就通畅了。所以用泻药、润通药都是在给肠道增水,但还缺乏一股向前推的动力。所以常用白术、当归补肝脾,黄芪、红参强心肺,巴戟天、肉苁蓉鼓动肾气,很多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久秘,往往随手取效。如果再稍微加点行气的木香或枳壳,这样使得船在水中,既有动力,又能够借着风力,以顺其性,多放些屁,使浊气出下窍,那大便就排得更顺畅。 这就是久秘必虚的道理。虚往往虚在五脏,实往往实在六腑。所以我们往往用补五脏、通六腑的办法,把本虚标实的症状一解除,肠道就恢复润通之功能。 温馨提示:本虚标实是疾病日久后共同的归宿,所以你要让脏邪还腑,一方面要加强五脏动力,另一方面要给六腑减负,就像加满油的空车开得更快一样。 |
|
来自: zhangshengli86 > 《中医普及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