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说红楼与风筝

 wangyong670 2015-10-19

 闲说红楼与风筝

 

                                                  李一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种清明前后人们纷纷走向郊野,扫墓、踏青,借以寄托哀思,迎游春色的景象。唐代诗人杜牧仅用寥寥数笔,便勾勒纸上,映入眼帘,的确令人感叹。

每到清明春回大地之际,便要给逝去的亲人、先人清扫墓茔,拔去坟丘上的枯草,培上一些新土,在坟堆上压些冥钱,拂去碑石上的尘灰,献上一束鲜黄的菊花,摆上些果饼,斟满一盅烧酒,洒在墓前,叩拜沉思,追忆默念,阴阳神会,心中交流。即表达了对亡者的追哀,也是舒缓了生者的怀念。这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悼念逝者的习俗。

据史载,扫墓之俗,在秦朝以前便已经有了,到了唐代开始盛行。以后各朝各代沿袭旧制,相传至今,为“思时之敬”、“孝敬尊祖”。《清通礼》曰:“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眂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是十分隆重讲究的。

但是,在春暖花开,万物更新的季节,人们除了扫墓祭祖,追念亲人之外,就是赏春、游春、踏春啦。在大自然中寻一处野景,摊开带来的干鲜水果、饼点小吃,喝上几杯黄酒,然后采点芟草,拆些柳条,戴在头上为之“戴胜”。其意表示可以驱邪消灾,除此之外,更有趣的活动便是放飞风筝。郊野青青,春风徐徐,风筝高翔,人们以此为乐,互相比斗,追逐起落,欢娱异常。在春和日丽之季,人们把哀思与游玩欢乐巧妙融合于一起。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曰:“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携盒,轮榖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於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清明日摘新柳佩带,谚云:‘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闲说红楼与风筝                                    麻姑献寿

显然,中国人在祭拜逝去的先人先祖时,并不是单纯的哀哭悲痛,还有欢饮和娱乐,其中放风筝是最有特色,最为欢快的一项习俗。

风筝,自古就有。早在春秋战国,著名的墨子用三年时间制作了一只木鸟,称为“木鸢”,放飞空中。后来鲁国公输班(称为木匠祖师鲁班),用竹子做了一只鸢,借风放飞,三天而不落,这便是远古的风筝。但是这时的风筝主要用在军事战争上,借风筝传送消息,警示情报。到了隋唐,风筝逐渐带有娱乐、游戏的色彩。在竹鸢基础上蒙绢、绸、纸,并把丝弦置于风筝上,或梆上小鼓、小锣,借风力而摧动,使之发出筝筝的声响。犹如空中古筝拨弦奏乐之音。这时“鸢”才真正变成了“风筝”,但是,习惯上人们仍把鸢、鹞等物归统于风筝,并不严格区别。到了宋代,风筝普及到民间,成为广大民众,大人小孩普遍喜欢的娱乐活动。民间自发地把九月九日定为“风筝节”,使得春天才开展的放风筝活动,也能在秋天开展。让人惊喜的是在北宋宋徽宗年间还出版了《宣和风筝谱》一书,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风筝的著作。到了明·清两代,施放风筝的活动更趋向平常、平民。只要风力合适,随时可放。但是按民间习俗,仍是以初春时节,清明前后放飞风筝为俗。特别是北方,一则此时寒冬已过,春天乍还,,风力较小,天气渐暖。人们则尤喜户外运动。二则可与郊游、踏青、采柳相辅,三则又与清明祭祀相连,因而春天的风筝活动,还是更胜一筹。

闲说红楼与风筝                                    蜻蜓

但是,风筝的放飞,到了清代,又不单单是清明祭祀活动的附属项目。而是集娱乐、体育、智慧、文化于一体的群众性民间活动。其中也包括释放情感,放飞晦气,留存好运的涵义在内。这方面在《红楼梦》中得到精彩的描绘。

在封建家庭的高墙厚院中,被禁锢封闭的青年男女们,只有在大观园中才能得到一些有限的自由。林黛玉被推选为桃花诗社社主,却无法召开诗社的活动,因为有更大更重要的封建礼仪礼教活动,阻止了她们的小自由。打算唱咏柳絮,也不得不半途而废。至于清明扫墓郊外踏青,更是想都不敢想。可是,清明已过,她们的愁闷远远超过欢乐,只好哀叹“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正在她们空寂无聊之时,突然窗外一声大响,如窗子砸倒似的,吓了众人一跳。出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蝴蝶风筝,持在竹梢上”,风筝断了线,掉下来引出的动静。这时,这些青年才知道放风筝的时节到了。春天正是所有青年热情向往的季节。春日的放风筝又是男女青年最愿意参预的快乐事情。青山锁不住,毕竟春风来。大家也萌发了放风筝的兴趣。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拔起籰子来。”

“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起在空中,一时风紧,众丫环都用绢子垫着手放。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籰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红楼梦》。

书中短短一小段文字,便把一大群少男少女活泼好玩的场景,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使人惊讶的是书中出现了那么多形式各样的风筝:大蝴蝶风筝、美人儿风筝、沙雁儿风筝、软翅大凤凰、大鱼风筝、大螃蟹风筝、大蝙蝠风筝,一连七个大雁风筝等。文中特别点出有“软翅”风筝,显然,别的风筝便是“硬翅”的。还有其他放飞用的工具等描写。唯一的男青年是贾宝玉,可单单他的美人儿风筝放不到空中,只能飞到房檐高,急得他满头大汗,把风筝狠狠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这时在场的除宝钗、宝琴、黛玉、探春,还有丫环紫鹃、翠墨等人。这种戏耍玩闹的场合,本是少不了史湘云的。其实刚才在作柳絮诗时,她也是在场,但是一到放风筝时,却独独没写她,一个字都没有写,着实令人奇怪。后来一想,其他小姐,人人在大观园中都有自己单独住所,住所中又几乎每人房中都有自己的风筝,只有史湘云是做客大观园,身世家境又不好。自然是没有自己的风筝,因而一字不提史湘云放风筝,正是暗中在写她的处境。由此可以窥见曹雪芹的细心、匠心。

其实,曹雪芹的匠心不仅于此,而是在他对风筝的研究上,有着高出常人的独到之处。这点不但在《红楼梦》中有活灵活现的文学描述,而且人们也发现了曹雪芹先生另外一部绝世之作:《废艺斋集稿》。此书共分八册,每册讲一种工艺美术品,其内容是此种工艺品的历史、型制、制作技法,技艺特点等。有印章金石,脱胎工艺、织补工艺、印染技术、竹器制作、扇子工艺、风筝制作以及烹调知识等。可惜,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关于风筝的一册被抄录下来,即《南鹞北鸢考工志》。这是目前为止,除《红楼梦》以外,唯一的曹雪芹亲笔写的著作,而且还是关于民间工艺美术的专著。“曹雪芹《鹞北鸢考工志》的主要内容是讲述扎制彩绘风筝的十六首歌诀,还有题为‘富非所望不忧贫’七字的风筝图,是极为难得的研究《红楼梦》,研究曹雪芹,研究中国工艺美术的宝贵资料。”李一之《红楼梦艺术与珍奇》。

曹雪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从小“锦衣纨绔”、“饫甘餍肥”,后来,家庭获罪被抄家,青年时沦落为难民,无权、无势,也无钱财,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贫穷生活。但他仍不失酒豪侠义的性格,不向权贵献媚,常与贩卒匹夫交往。甚至还扎制一些风筝,冬日跑到西直门城外的野湖岸畔,去放飞风筝,苦中取乐。后来他的残疾好友于叔度来乡下看望他,向他哭诉自己身体缺陷,难以工作,没有收入,家中已断粮三日,孩子们饥号饿哭,冬日临近,四壁透风,炕中无火,十分凄惨。而同样贫困的曹雪芹,只能无可奈何沉默着。看见朋友惨状却无能为力,心如刀铰,连安慰之词也无法出口。便到小店赊点酒菜,陪老友小酌,闲聊中,于叔度提起寒冬中,穷人挨饿受冻,而王公贵族却仍然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为买一只风筝玩,竟用数金,贫富对比,令人哀叹。

闲说红楼与风筝                                      

此话一出,引起曹雪芹沉思。当夜,曹雪芹便扎糊了几个风筝,有沙雁的,也有龙睛金鱼的,第二天让于叔度带回城中。过了几天,于叔度兴高采烈,携酒肉来找曹雪芹,连声感谢他的风筝卖出高价,让他可以买粮、买炭,养活全家云云。曹雪芹也由衷高兴,终于可以帮助老友解决一点生活困难。便又做了几个风筝,送给他,还手把手教他所有扎、梆、糊、绘的风筝技艺,让老友可以自己在家中以此挣钱谋生。于叔度走后,曹雪芹心有感慨,没想自己当公子哥时游戏玩乐的玩具、玩技,还有如此救人济民之功效。再想又有不少工匠手艺人,不也是全凭手工技艺养家糊口,而天下又有多少象于叔度一样的残疾人,生活没有出路,处境十分凄凉。如若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半分手艺,就不会挨饿受冻。于是便萌生把自己掌握的手工技艺归纳总结,再去调查走访一些其他手艺作坊,最后将技艺梳理分类,写成八册书稿,插些易懂之图画,编些易记之民谣歌诀,文字通俗易明。“汇集成篇,以为今之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

《南鹞北鸢考工志》,是自北宋《宣和风筝谱》以来,又一本关于风筝来源历史、制作技巧、放飞方式的系统专业书籍。尤其是他把南方的软翅风筝与北京的硬翅风筝分列叙述,又结合起来研究,并把具体尺寸、制作窍门,一一道来,还用民间喜闻乐见,又通俗直白的语言书写出来,便成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便于操作的珍贵文献,从而对整个清代北京风筝制作的发展都有典型作用。时至今天,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的风筝传统世家,仍脱离不开曹氏风筝的巨大影响。虽然,清末民国时期由于战乱,此业衰落,可是民俗难绝,在北京还是不少以此为业的手艺人,以此为乐的市民。每每家中备些竹子、纸张、绢绸,制作风筝,上面用彩笔画些人物、动物、吉祥图案,在入冬后赶制出来,为过年开春后人们购买,施放,娱乐。

据民国二十年左右,《立言画刊》上“北京通”金受申先生发表的文章看,在当时的北京还有不少精于风筝的手工艺人仍在制作。

如:“以前有一位李三爷,一生讲究纸鸢,对于拍子很有心得。”

又如:“在北新桥有一个姓常的,夏天卖‘屎蜣螂车’,在日长人困时,一声,‘好肥骡子,好热车啊!’倒也添了不少闲中趣,所以人称他‘屎蜣螂常’。他到冬末春初便做猴儿人、八戒的小纸鸢来卖,因为研究得法,能把三四个猴儿、八戒连起来放入空中,每年在北新桥摆摊,虽然规模不大,倒也很风光,于是人又称他‘猴儿常’。

又如:“北新桥北箍胡同口外,有一个摆小摊卖花生的名‘四龙’,每年做苍鹰纸鸢,在颜色方面,已较其他人所做好的多,至于放飞的灵活,在北京可称第一……四龙真是聪明,又发明两个水桶形的纸鸢,放起来也很特别。”

又如:“除‘猴儿常’外,尚有一姓常者,住于阜成门内观音庵,以糊沙雁、哪吒最佳。”

又如:“有清真教人哈姓,在今和平门外,至今尚世其业。”

又如:“王振亭家,亦以善糊风筝著名……此风筝者,常放于今和平门内(彼时只云化石桥)一大土山前。”

又如:“有高仙舫君,曩亦住细瓦厂,自发明有‘洋人打伞’一种,糊一碧眼卷发细腰束裙之西洋美女,手打小伞,亦为散者,临放时现攒之。”

又如:“风筝之最巨者,其为杨文敬公(士骧)宅内之一百二十节大蜈蚣乎?乃为魁头式,色作灰紫,毎节皆以洋布为之,而预以油沾,故于春雨霏霏中亦能蠕动于天空……于魁头上复缀以两大缕口葫芦,每一放起,嗡嗡作响,俨如游龙戏珠。”

闲说红楼与风筝                                    钟馗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与民众生活密切联系的文化艺术、文艺娱乐是经久不衰,难以泯灭的。从清王朝灭亡到如今一百年又过去了。风筝在中华大地上仍然长盛不衰,极为兴旺。仅国际的风筝节,便有山东潍坊、天津、北京、江苏南通等地。届时每地均万人放飞,争奇斗艳,盛况空前。

山东潍坊风筝始于明代,兴于乾嘉,特别是当地年画之乡杨家埠的绘画,对潍坊风筝影响很大,把年画与风筝结合后形成,玩、赏、乐、喜互为补充,互为增色的民间活动,很有特色。南通“板鸭”风筝,属软翅江南式风筝的代表,温文而雅,身巧体轻,另有一番韵味。天津、北京风筝相似,形、色、绘、放,大抵相去不远。但天津风筝的最突出的是天津风筝可以拆装折叠,著名的有“帘子李”、“风筝魏”(魏元泰)等人。

而北京的风筝集皇家与民间,北方与南方之优长,是历史最长,名声最大的。尤其是受乾隆年间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影响,形成了以曹氏风筝为代表的京城风筝流派。“曹氏风筝谱写出以后,二百余年民间一直沿用此图谱,奉为至宝,到目前为止,北京流传的曹氏风筝谱有六种抄本。⑴日本人金田氏的本子;⑵于叔度家传下来的本子,今已不知下落;⑶哈魁明家传下来的本子,也不知下落;⑷金福忠家传下来的本子;⑸赵雨山家传下来的本子;⑹陈氏本子。可惜上述抄本皆难得到。唯孔祥泽氏摹抄本残页在,实在令人痛惜。《红楼梦艺术与珍奇》。

目前,北京从事风筝制作艺术颇多,传统与创新皆大放异彩,千变万化。其中尤以中国民间工艺大师哈亦琦为最,俗称“风筝哈”。哈氏风筝起于清朝光绪年间,最早在和平门外、厂甸处开设连家风筝铺,前店后厂,系独家经营,艺不外传。风筝式源曹氏风筝谱,以“瘦沙燕”最出名,其风筝的扎制、彩绘、糊粘、放飞均沿袭曹雪芹之法。更有独到精研之窍,色艳而不俗气,翅膀平而升得快,飞得稳,其所制风筝多文人品味,没有匠人之气。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哈记风筝在琉璃厂中间路北仁威观。案:近数十年,以哈记制售之风筝为最著。”哈亦琦自制的小沙燕风筝,仅有火柴盒大小,却照样放飞如常,令人叫绝。“哈氏风筝”的第一代是哈国良,第二代是哈长英,第三代是哈魁明,第四代掌门人是哈亦琦。其家法代传,制艺严谨,作品多次在国内、海外荣获殊奖。

闲说红楼与风筝                                     凤凰

现在,放风筝已是世界性的娱乐,成为室外、郊外群众性的平常娱乐活动,风筝也成为室内陈设装饰物之一。风筝的制作日益丰富多样,远不是过仅仅清明时那种狭窄意义,更不再是大观园中可怜男女青年“放晦气”,“放病根儿”的心情和那么微小的渴望了。

但是,曹雪芹借用放风筝的情景,在初春时节,万物更新之际,尽情抒发了青年们心中的苦闷、压抑,表达乞盼获得稍许自由呼吸的空间,争得一点点人生、人性的平等的权利。显然他们放飞的是希望,可是牵制他们的却是条无形有形的绳索。他们力求挣脱这个绳索的束缚,但是单靠铰断风筝上的“线”是无法做到的。他们的理想、梦想如同“那风筝飘飘飖飖而去……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黒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期盼和希望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冷酷无情的现实,和永远挣脱不开的生活锁链。

曹雪芹把一种无限的悲哀和深沉的愤闷,用一场欢快嬉闹、活泼跳跃的放风筝艺术场景反衬出来,使人们心灵受到无法抵挡的震撼,引起人们掩卷之后久久的思考。这种高超绝顶的文学艺术手法和感染力,不得不让人们对这位已逝去二百多年的伟人,始终怀着虔诚的崇敬,而深深的追思怀念。

 

2008.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