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山水画欣赏《匡庐图》

 yzsr273 2015-10-19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字浩然,沁水(今河南济源)人。他博通经史,擅长山水,兼绘佛像。由于社会动乱不安,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在艺术上他非常坚信“师造化”的传统,曾携笔面对山中古松写生,画了数万张画稿,因此不仅能画出松树的形态,而且能表现出松树的气质。他批评唐代画家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有笔法,缺乏墨韵),另一个唐代画家项容画山水是“有墨无笔”(有墨彩,缺少笔法)。并自称画山水兼取二家之长,形成笔墨并重的画格。据记载,他善于表现“云中山顶”,而且画出山峰有“四面俱厚”的体积感。他的画总的来说,是气势雄伟。今存《匡庐图》相传是他的作品。
    另外,他总结唐代山水画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写出《笔法记》一文。文中提出山水画创作的六条要求,即“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强调绘画不仅要“似”,但更须求“真”。“真”是“气质俱盛”。文中还提出用笔“四势”,即筋、肉、骨、气。以及品评绘画四条准则:神、妙、奇、巧。《笔法记》一文,不仅对后代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我国山水画理论的构建,奠定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匡庐图》绢本、水墨画,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匡庐图》是一幅表现中国北方山川壮丽景色的全景画。清代鉴赏家孙承泽在《庚子销夏记》卷三中描述此图:“中挺一峰,秀拔欲动,而高峰之右,群峰簇拥,如芙蓉初绽,飞瀑一线,扶摇而落。亭屋、桥梁、林木,曲曲掩影,”其间还有村民赶驴,舟子撑渡等人物活动。
    倘若,欣赏从画面右下角开始;首先见到高松屹立于山岗。接着视线离开山岗、穿过树丛,来到水边,只见有一人撑船向对岸驰去。远处是磐石兀立,岸边有一条小路,把观者视线引向树林中的一座庄园建筑(室内有两人对酌)。这一场景,作者采用“平远”构图。所谓“平远”,宋人解释就是指“由近山而望远山”。接着,画家采用“高远”构图。所谓“高远”,就是指“自山下而仰山颠” (见《林泉高致》)。画面中部,从山脚而上,是嶙峋的山峦,曲折的山间小路。还有小桥溪涧、林木屋舍。画面上部,数峰重叠,在烟云雾气中主峰高高耸立。山势险峻,气魄雄伟,具有一种振人心弦的崇高感。左边山间有一线飞瀑从高而落,湍急的溪流,使上下峰峦与水面连为一体。瀑布、溪流在画上起到如线串珠的作用,增添了无穷的生机。画面右边是平静空阔的水面,又与左边崇山峻岭形成虚实对比,既衬托出山势雄伟,又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画上山石峰峦以及树木的主次、高低、前后的组合,具有一种节奏感,使境界更加幽深玄妙。同时画家在画面适当的地方,精细地画出房屋、桥梁,及人物活动,表现出生活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生于乱世中,画家渴望隐逸生活的思想反映。
    《匡庐图》不仅是由造型和构图,塑造出山川雄伟的气势,而且笔墨也起到重要作用,刚劲的笔法,加强了形象的力感。山石的外形画家勾勒用笔挺拨刚劲,再加上短条子的皴法(类似一种长形“点子皴”,有人说是“小披麻皴”。),表现出石体的坚硬和山峰的峻峭。同时画家采用皴染结合的方法,皴后再染,加强了山石的体积感和画面的整体感。并用浓淡墨点出远林,淡墨洪染远山,显示出作者“笔墨并重”的艺术特色。
    《匡庐图》原画无款。上有“荆浩真迹神品”六字,相传是南宋高宗的笔迹。左上有元代韩屿和柯九思的题诗。其中元代鉴赏家柯九思题诗是:“岚渍晴熏滴翠浓,苍松绝壁影重重,瀑流飞下三千尺,写出庐山五老峰。”前两句描绘画上的景象。后两句则是鉴赏家的联想,从画上瀑布,想起唐代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又从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而认为这幅画是描绘的庐山五老峰。实质是赞美画家高度的艺术水平。清代孙承泽在其《庚子销夏记》中,根据此诗把这幅山水画,定名为《匡庐图》。其实史无记载荆浩到过庐山,而且也无法证明画的是庐山。然而现在有些鉴赏文章,却一本正经地把它当作“庐山五老峰”的实景来介绍,未免是郢书燕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