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驿站古镇上里【十一旅游新花样】

 我是五片云 2015-10-19

丝路驿站古镇上里【十一旅游新花样】

檐子 古镇 阅读(10933) 评论(1)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一场秋雨,风起婆娑,凉凉的风,细细的雨,起伏着园子里的树影。偶有一片叶子,静静飘落,折射着季节的交替。炎热的重庆,也随着飘零的风雨走进秋里。满园的金桂绽放,暗香扑鼻。虽是少了些许极致的颜色,淡淡的,素素的,却很是喜欢。爱极了那一树细碎的小黄花儿。有花香陪伴的日子,心亦变得安然。恍然间想起中秋将至,借此小文提前祝各位好友佳节愉快。

  话说随着中秋、国庆长假的来临,估计很多人又在开始考虑旅行目的地。那些耳熟能详的风景点,想来一定又会是人山人海的恼人场面。与其凑这种热闹,不如寻些冷门的地方玩玩。这是暑假我陪爸妈的一段旅行经历。对于喜欢清静和古镇风情的朋友,或许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暑假回成都探亲,朋友说你写了那么多重庆的古镇,干嘛不写写成都的古镇。想想也对,土生土长的成都妹,没道理连故乡的古镇都没见过吧。趁有时间,不如带爸妈寻访一番周边的古镇。一来尽尽孝心,二来也了个心愿。父母均已八十,虽然精神头不错,毕竟年岁已高,没办法走很远的路。于是查找了相关资料后,我选了成雅高速一线,这条线上有好几个有名的古镇。成都离雅安的距离并不远,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旅程从雅安倒着玩回成都,考虑到爸妈的身体,我们每天游一个古镇,四天的时间,游历了四个不同风情的古镇,与爸妈一起,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悠闲时光。

  第一站,来到的是雅安的上里古镇。上里古镇依山傍水,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它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因过驿站十里为一站,又是古时雅入州北上成都府的最后一个驿站,故称上里,紧相接的有中里和下里。颇有名气的“碧峰峡”风景区就在下里(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大熊猫喔)。古镇又俗称“五家口”。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有韩家的银子、杨家的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之说。

  八月的成都挺闷热的,一早出发还是晴空万里,哪知刚进雅安地界,居然下起了瓢泼大雨。车窗外一片烟雨迷蒙,雾气萦绕着苍苍翠翠的群山,清新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雨城果然是名不虚传。雨势虽大,一路行来却也风景优美。尤其是进入碧峰峡路段,路在峡谷间穿行,两岸青山对出,壁立千仞,树木碧绿,峡谷间河流蜿蜒向前,风景如画。雨天路滑,又有老人,我的车速比较慢,四个多小时才开到上里,正常情况应该三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这是一个有韵味的小镇,站在桥上居高俯览,一望无际的绿色,慢慢从前方铺展过来,宛如观赏一副心旷神怡的田园画卷。踏上清爽而坚实的石板路,真实地感受到了一种回到从前的感觉,朴实自然的怀旧时光像溪水一样静静流淌。仿佛置身世外,于久居都市的喧嚣中找到一种释然、怀旧的心境。

  

  

  

  

  

  

  

  

  

  古镇以桥多闻名,现存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有拱型,有平型,还有漫水桥和石墩桥,其中建于乾隆41年间的二仙桥(片一)最为有名。

  沿河种有很多柳树,垂柳随风轻舞,树下有不少临河而设的茶座,泡上一杯清茶或闭目养神或谈天说地,这是我极爱的浅浅时光。烟烟水色,那么软,那么翠,指尖挂着滴露的安静,执一笔水墨清婉,不触忧伤,不惹喧嚣,只在一份闲情里,享一池宁静,倾听溪水跃动的欢歌。

  

  

  

  

  旅行中难忘的瞬间,是这张父亲与母亲携手过桥的画面。父亲其实是个比较严肃的人,基本上属于不解风情那类。过桥的时候,却对着母亲说了一句平实又浪漫的话语:“我就是你的拐棍”,握着一路相随的暖意,在绵延的时光里聆听彼此最近的呼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好诠释。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结着历史的痕迹,展现着年代的久远。那些精心雕刻着的花纹,凝固着时光的印记,历经百年,依然清晰地向人们诉说着古镇昔日的繁华,和历经的沧桑。

  信步古镇,石板铺路,木屋结舍,古朴的建筑高低错落,风格各异。街道不宽,临街都是老式铺面,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街市简单地呈“井”字型布局,据说是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以水制火,祈愿平安”之意。人与自然在这里被安排得如此和谐,一切都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上里作为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现存的红军石刻标语有七十多幅,古镇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石头墙、古戏台的石壁、高桥的桥柱、文峰塔、牌坊......凡有石头的建筑物上,都能看到红军刻下的标语。红军饭店就是一位红军后裔开办的。据说饭店主人的父亲和伯父均是红军,伯父23岁当上了团长,解放后担任空军某部参谋长。他父亲曾经有一个女儿,但在部队撤离时失散了,一直没有找回来。父亲去世后,按照父亲的遗愿,饭店老板开起了这家饭馆,在烹煎炸炒之余,悉心收集了不少红军的遗物与文物存列于店内,并编印了不少史料免费赠送游人,宣传红军的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南来北往的游客,找到失散的姐姐。

  

  小镇的卫生所,有着我特别喜欢的古朴味道

  

  

  

  

  古镇的魅力在“古”,古桥、古塔、古牌坊,古树、古场镇……展现出朴实无华的千百年的风韵!

  迎着古桥北口20来米处,有一棵高大的古树,与古树紧紧相依的是一座古朴的门楼,这里是有名的韩家大宅院。这是清代官吏柑廷藩家的私邸,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竣工于清道光4年,历经了三代人的雕刻,方才完工。整个大院分三处七个四合院两个龙门子组成,各个四合天井均有名,有“七星抱月”之说,至今仍居住着几十户韩姓后代。其家族虽早已没落,却仍能让人于朴素简陋中,窥见昔日其辉煌华丽之一斑。

  

  

  

  

  

  

  

  

  

  

  

  

  这里的早餐多为面食,小吃中最有名的达达面显然是西北面食的做法,与拉面类似,先把擀好的面在面板上用力摔几下,摔成粗丝后再切开。

  

  

  

  

  

  

  

  

  

  

  

  

  上里是古老的,也是鲜活的。早晨坐在河边闲话家常的大妈,抬轿子的轿夫,坐在门前烤玉米的大爷,居然还看见了儿时记忆中的蜂窝煤.....旅游开发后的古镇依然活泼,生动。小镇居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除了周末应对游客以外,其余时间仍然务农。他们新盖了很多客栈,供游客住宿,往往自己就住在楼下或者是旁边,与平常生活无异。

  

  入住的客栈,因为是周二,房价80元一间,周末价格会涨到120元。

  住宿条件一般,四合院的风格,倒也清雅。

  

  

  

  

  这一年在寻访古镇的过程中,越发喜欢那些老去的时光。其实,喜欢的不是一样东西,而是属于它的一段岁月,可能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而渴望。怀旧,也是一种情怀。只是,那些旧年,早已在风中斑驳残落,碎了的,不只是时光,还有那些难以言说的岁月。

  南丝绸路上的古驿站上里,一个值得去感怀岁月的地方。

  祝亲爱的朋友们中秋快乐!圆圆满满!

  (说明:关于小镇的部分介绍,摘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