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去七佛

 非常名5591 2015-10-19

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又称原始七佛,佛经记载娑婆世界过去曾有七佛,而释迦牟尼(Sakyamuni)是最后一位,俗名悉达多,在他之前还有先出世的六佛──毗婆尸佛(Vipasyin)、尸弃佛(Sikhin)、毗舍婆佛(Visvabhu)、拘留孙佛(Krakucchanda)、拘那含佛(Kanakamuni)、迦叶佛(Kasyapa),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过去七佛,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前的过去六位佛,加上释迦牟尼佛是过去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度众的七位佛陀。

过去七佛 - liuxin077 - liuxin077的博客

 

    1、南无毗婆尸佛

    梵文 Vipasyin,又作毗钵尸,微钵尸,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义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据说其出世时间,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说法,一劫为13亿4千万年)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槃头。母槃头婆提。居槃头婆提城。坐波波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千人。神足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一南无毗婆尸佛

 

        2、南无尸弃佛

    梵文 Sikhin 又作式式弃,大论作严那尸弃。为过去七佛的第二位,义曰顶髻,最上。在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八万,第三次七万。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性

    长阿含经云。人寿七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名阿毗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二南无尸弃佛

 

        3、南无毗舍婆佛

    梵文 Visvabhu 又作毗湿婆,毗舍浮,毘摄罗等,义曰一切有,为过去七佛的第三佛。据说其出世的时间,距今已三十一劫。主要弟子是扶游和郁多摩。举行过二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七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六万。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

    长阿含经云。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喻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三南无毗舍浮佛

 

        4、南无拘楼孙佛

    梵文 Krakucchanda 又作拘留孙佛,鸠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鸠餐陀等。义曰:所应断已断,减累,成就美妙等。即过去七佛的第四位。在现在贤劫的一千佛之首,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四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萨尼和毗楼。

    拘留孙佛(见在贤劫第一尊)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长阿含经云。人寿四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一萨尼。二毗楼。侍者善觉。子上胜。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四南无拘留孙佛

 

        5、南无拘那含佛

    又作拘那含牟尼,俱那含等,义曰金寂,为过去七佛的第五佛。在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四万岁时出世。阿弥陀佛的前身是他的弟子。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三万弟子参加。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

    佛不见身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于生死

    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道师。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五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6、南无迦叶佛

    梵文 Kasyapa。义曰:饮光。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骑一头狮子,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二万弟子参加,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罗婆。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柰城。坐尼拘律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六南无迦叶佛

 

        7、南无释迦牟尼佛

    梵语 Sakyamuni 的音译。佛教创始人。释迦是部落的名称,意思是'''牟尼'可译作 '',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寂默,忍'等义,意译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父净饭天。母大清净妙。位登补处生兜率天上。名曰胜善天人。亦名护明大士。度诸天众说补处行。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普耀经云。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曰净居。于窗牖中叉手白太子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已心生欢喜。即逾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于六年。故经云。以无心意无授行而悉摧伏诸外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至菩提。故普集经云。菩萨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佛号天人师。时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岁也。既而于鹿野苑中。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而论道果。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言。

    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尔时世尊至拘尸那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熙连河侧娑罗双树下。右胁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并说无常偈曰。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时诸弟子即以香薪竞茶毗之。烬后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凡俗诸猛炽 何能致火爇

    请尊三昧火 阇维金色身

    尔时金棺从坐而举高七多罗树。往反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也。自世尊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后汉永平十年戊辰岁也。

过去七佛圣像 - 无碍居主人 - 无碍居主人  法音宣流

过去七佛之七南无释迦牟尼佛


    附:七佛灭罪真言: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诃。

     帝。求    帝。陀    帝。

    lí pó lí pó dì。qiú hē qiú hē dì。tuó luó ní dì。

     帝。毗 帝。摩 帝。

    ní hē là dì。pí lí nǐ dì。mó hē qié dì。

             帝。莎  诃。

    zhēn líng qián dì。suō pó h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