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海品读 [http://420892984.qzone.qq.com]

 竹香书屋 2015-10-19

  如果说真有上帝,那么他看到广州城时,首先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同我们这些图片。这奇异的浩大景象,恐怕连上帝也会怀疑:这真是咱们制造的吗?
 

  在摄影界,国际上最流行的,有一类叫景观摄影,其关键词,有一个是“上帝的视角”,还有“人造景观”,“无表情外观”,“新地景摄影”。从这些词语,可以多少了解这种摄影,一般来说,就是以客观中正的面目展现人类制造的庞大景象。

 

  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以在中国的影响论,是爱德华·伯汀斯基,拍过中国的三峡拆迁、流水线、世界各地的污染。无独有偶的是,近来他也开始用航拍的方式创作。利用无人机航拍,更接近天然的上帝的俯瞰视角,更易于将人类景象几何化,仿佛种种电子矩阵。
 

  这种景观摄影,视觉震撼是首要的,形成交响乐一般的气场,崇高庄严的感觉。至于作者是弹是赞,无关紧要,本来作者都在尽量“无表情”。他们只是告诉你:你看,你们搞出了这种不同寻常的景象,连你们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
 

  这就是我观看本报记者这组图片(均摄于2015年10月份)的感觉。他用无人机航拍,展现了景观摄影的风格,让人俯瞰城市的景观成为通常,不再是极少数人的事儿。那阵列式的停车场象征着当下社会高度的秩序化;高楼在挖的地基,好像科幻电影里机械怪物的巨蛋。我看得很兴奋,感觉我们广州很伟大,太大了,太神奇了,尤其是从老广州发展到巨大的新广州,老祖宗和我们都不简单。当然,如果我们在这大时代的小生活,也能平安顺利,那就更好了——这其中,看不到个人,但那里面,有无数个个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学家看出人的实现,此是仁的角度。规划学者看出功能成败,此是智的衡量。总之一句话,仿佛上帝经过摄影师之手告诉我们:这就是三十年乃至两千年来的广州结局。敬请感叹、赞美、批评,或者,久久不语并且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