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股市难有大行情

 昵称835753 2015-10-19


国庆节后,A股市场连续反弹。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沪指周涨幅达6.5%,创这轮股灾以来最大周涨幅。正所谓“一根阳线改变情绪,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尽管有些人依然保持谨慎,但乐观的情绪开始蔓延。而在公开媒体上,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大谈“2017年A股万点不是梦”。

  

不管如何,“反弹还是反转”、“牛市会否回归”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对此,我个人的感觉是,正如暴涨之后的下跌,目前只是暴跌之后的反弹。至于未来一两年的行情,投资者重要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国内的流动性充沛程度,也不是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而是各项改革措施及相关制度建设的进展,尤其是注册制等金融市场改革的进展。

  

据此分析,接下来一段时间,投资者需要注意几个与改革相关的重要时点:1、10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五中全会,2、IPO重启,3、三板市场改革。4、注册制时间表公布及注册制推行等等。

  

回顾暴跌 恢心和去杠杆相互作用

  

在讨论“牛市会否回归”等话题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刚刚经历的股灾。这段时间里,许多人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短时间里让A股绝大部分股票腰斩,有的甚至跌去2/3?这三四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看到,在这三四个月里,国内并没有特别重大的经济事件发生。即使人民币贬值一些,客观地讲,A股的影响也非常有限。另外,国内经济基本面也没有大的变化,流动性也很充沛。那么,到底发生什么呢?谈及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会想到配资,想到杠杆,我想这些都只是表像。

  

其实,在这三四个月中,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广大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即投资者们的信心发生了巨变,至于杠杆或配资,只是助推器。

  

换个角度思考,要不要借钱炒股,杠杆用还是不用,以及用多少,其实都取决于人们的信心和预期。而暴跌则是群体意识的结果。

  

牛市回归需要什么样的“故事”?

  

谈到这里,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出现:先是疯狂暴涨,然后以6月中旬为转折点,三个月左右,沪指从5000点到3000点下方,广大投资者从“信心爆棚”到“哀鸿遍野”,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若对这一过程的投资者心理进行“复盘”,我想大致可能是这样:各项改革信号点燃民众的投资信心→“改革牛”成为本轮牛市动力基础,行情不断向好→赚钱效应和杠杆等作用下,“改革牛”演化为“资金牛”→涨速超出所有人的想像,泡沫严重,股价缺乏支撑→泡沫破裂,人们信心严重受损,牛市嘎然而止。

  

可以看到,是A股涨的太快,泡沫严重,导致乐极生悲。结合本轮牛市的动力源,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理解为:改革的进程和速度跟不上A股的上涨节奏,跟不上民众的期许,使信心开始动摇。后来,在去杠杆的过程中,民众信心崩溃。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救市”是个小插曲。面对如此严重的股灾,我们应该支持政府救市。不过,问题是,既然改革是上半年牛市的重要逻辑基础,那么,救市过程中,“暂停IPO”、“大股东暂停减持”等举措,临时改变游戏规则,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很可能破坏了改革的预期。这多少会让市场参与者感到迷惑和不安,让投资者信心再次受损。与之相对应的是,证券股引领了第二波暴跌,非常惨烈。

  

综合上述分析,放眼未来,“牛市会否回归”显然将取决于投资者信心能否恢复。这就需要一个能打动和点燃投资者的热情的“故事”。如果你问我这个“故事”是什么?我觉得,别无其他,唯有改革继续前行。

  

不言而喻,信心的恢复将取决民众感受到的改革的决心,取决于各项改革措施及相关制度建设的进展,尤其是金融市场改革的进展。这其中,注册制显然是金融市场改革的核心和风向标,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由此看,如果说在上一波牛市(2005-2007年),广大投资者被“股权分置改革”的故事彻底打动。那么,未来的行情则要看注册制了。目前这个“故事”已经讲到一半。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之前刚刚受过重伤,投资者今后将更加小心谨慎。为此,注册制推行之前,或注册制正式时间表公布之前,A股可能很难有大的行情。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恩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