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歌

 高山仙人掌 2015-10-20
    民间小调名。又称"唱春调"。每歌必有四叠,每叠七言四句,除第三句外,每句均押平韵。因各叠首句分别以春、夏、秋、冬四季时令起兴,故称"四季歌"。
  这种民歌源远流长,魏、晋间产生于长江下游一带。初为徙歌,每歌四叠,每叠五言四句,被称为"四时歌"或"吴声四时歌"。南朝时乐工采自民间,并将其被之管弦,纳入乐府。乐府清商曲辞中的"子夜四时歌"和"四时白□歌",大都是在当时民间"四时歌"的基础上加工创造出来的。后来,这种曲子逐步由五言演变为以七言为主。
  "四季歌"最初多反映男女恋情、别绪和四时行乐的内容。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和地域的不同,在歌词内容和曲调方面也出现了变异,产生了许多具有不同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的"四季歌"。明、清之际,此曲因被填入孟姜女万里寻夫故事,辗转传唱,影响甚大,所以有的地区又把"四季歌"叫做"孟姜女调"或"孟姜女四季歌"。比如,清代流传于浙江的一首"孟姜女四季歌",其中两段唱词是:"春季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草青青。别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坟上冷清清。……冬季里来雪花飞,孟姜雪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去到长城好团聚。"
  中国民间还流行另一种称为"十二月"的小调,可说是"四季歌"的姊妹篇,它不但能包容更多的内容,曲调也更为丰富。"四季歌"和"十二月"都是中国农民最喜欢的民间小调,至今仍流传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