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摘下岁月的花朵

 红瓦屋图书馆 2015-10-20

摘下岁月的花朵


  陶文瑜
  荆歌要出新书,约我写序。序是什么呀,序不过是系在火腿上的草绳,是出将入相之前的一通锣鼓家什。说起来我不懂古玩不懂收藏,但我们几十年朋友情义,也可以说是岁月的包浆了,人生有几个几十年啊,这也是我收藏的古董吧。
  我和荆歌见面的机会不少,每次碰头,荆歌都是从手臂上口袋里腰带上拿出一些手串、玉石和一些小件向大家展示介绍,几乎成了仪式,类似于座谈会开始之前介绍领导,一个人每次和大家说一些恋爱的波折或者夫妻恩爱,对于自己来说是津津有味,旁人怎么进入角色呢,所以我轻描淡写地说他是“移动的博物馆”。
  荆歌文字中提起的姜师傅,应该是他走向收藏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差不多是江南七怪吧,当然荆歌现在在收藏天地,还没有达到郭靖在武林中的境界地位,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了,实际上这个姜师傅也是我的少年旧友,姜师傅比我们大一些年纪,赶上过上山下乡,之后选拔进了乡镇宣传队演小提琴,姜师傅能用1234哼唱全本样板戏的旋律,我感觉听英语似的,所以老是躲着他,没想到姜师傅之后还在收藏天地扬名立万,相对无趣的年代里,能活出属于自己的滋味,并且和荆歌成为有缘人,真有意思。
  应该就是荆歌跟随姜师傅涉足收藏的初期,有一天我去吴江看望他,他正好要去一家收藏人家,我就随他赶了好多路,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乡村,乡村里的这家人家的老人,是走街串巷收旧货的,正好又出去工作了,老人的儿媳妇在家,和荆歌也很熟,要荆歌自己去看这几天收来的瓷片、雕刻木板等等,荆歌一件一件看得仔细,我呆在一边觉得十分无聊,就去了人家客堂,八仙桌上是一只大罩篮,我伸手打开罩篮,是这家人家中午的饭菜,我现在还记得,红烧肉,清蒸鳜鱼,盐水虾,冬瓜小排骨汤。是很不错的生活,我想荆歌应该在这家人家吃过便饭的吧。
  荆歌是知名作家,写过不少出色的小说,我以为他是用当初学习文学的方式对待收藏,故而融会贯通。当初他学习了不少经典名著,同时还在民间文学和民间生活中吸取养料,因此他的作品显得丰富,转身收藏之后,一方面他向书本专家请教,同时和一些民间收旧货的也打成一片。因此没有几年,荆歌就成长为收藏界又有真材实料,又有真知灼见的专业人士了。
  收藏同时也丰富了荆歌的写作,一般专业人士,断代断真伪断价格一套程序之后就告一段落了,荆歌还要对这件收藏琢磨一些空穴来风的前世今生:这只香炉应该是清代一位高僧禅房里放着的,荆歌能想出来自己和苏东坡拜访张怀民似的,和高僧点着香炉喝茶聊天;这一件收藏是良家妇女的陪嫁,另一件似乎又是类似于杜十娘一类有情义的风尘女子的信物,荆歌和她谈了一会琴棋书画,然后发乎情止乎礼地离开,走到桥头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小楼,那个风尘女子其实也藏在窗后面的帘子下看着窗外走远的荆歌呢。所以说荆歌的收藏文字,也可以当小说来享受的。
  好多年前我曾经把自己收藏的两本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送给了荆歌,一本是《文物春秋》,另一本说的是琉璃厂古玩店的故事,我认为差不多也是北派武林秘籍吧,荆歌今天收藏功夫这样扎实和全面,我可能是另外一个姜师傅。
  (《岁月的花朵》,荆歌著,即将由海峡书局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