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题龙阳才子易顺鼎

 江山携手 2015-10-20

联题龙阳才子易顺鼎

 

撰文  钟胜天

 

顺乎?哭庵,常使半生流两泪

鼎矣!实甫,惟将一梦寄千秋

 

这是笔者于近日查阅易顺鼎大量的生平资料后有感而发,为其题写的一副嵌名联。

 

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自号眉伽,晚号哭庵,龙阳(今湖南汉寿县)人,光绪元年举人,曾被两江总督张之洞聘为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他和康有为、梁启超一道上书朝庭,反对与日本议和,力争变法图强。为保家卫国,他还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后,曾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此后,他似乎看破红尘,心灰意冷,终日窝居京城,纵情于歌楼妓馆,直到病逝。

 

上联落笔便问:顺乎?哭庵,接着便给出答案:常使半生流两泪,意即后半生相当不顺。易是我国近代的诗歌王子,有多少美号、奇号、壮号、豪号、逸号、雅号他不取,却偏偏取了个凄冷至极的别号哭庵。对此,他自有说法: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此三副泪绝非小儿女惺惺作态可比,惟大英雄方能得其中至味。倘若能够办成大事,能够文章千古,能够佳偶天成,岂非人生之顺意?这种顺意,应当说历代文人无不渴望,但几乎都难以如愿,易氏亦然。

下联提笔便道:鼎矣!实甫接下来便直接说明:惟将一梦寄千秋,意即一生之中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泰民安恰似铭于大鼎之大义、大梦永不磨灭。而易顺鼎不顾个人安危,两次赴台抗日,以及身为朝廷命官,清正廉洁、反对贪腐的所作所为,都是其最好的佐证。

对于易顺鼎一生的评价,一直以来都颇具争议。笔者题写此联,旨在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易顺鼎:一位诗雅联工、名作传世的大才子,一位舍生忘死、精忠报国的大英雄,一位暮年颓放不已,且沉醉于诗联酒色无法自拔的悲剧性大名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