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的街道名都是有故事的!

 昵称2530266 2015-10-20


一、勒马听风街

勒马听风”,这名气就透着一股霸气和帅气,难怪在全国最美街名的网络评比中,它入选前三甲,本来大多数洛阳人都不很清楚的一条偏僻小巷,顿时红边全国!下面是洛阳作家庄学的一篇文字:

瀍河边有一条叫“勒马听风街”的小巷,宽不过五米,长不过百米,却因一段传奇故事而让人们津津乐道。

小巷深藏在瀍河街巷的深处,一片公寓楼将其截为两半,乍一看像乡村中的一条小街,一眼就能从这头望到那头。两边的民房参差不齐,空中电线凌乱,门牌也锈迹斑斑,有些门牌号甚至是用粉笔写在大门上的。

小巷居民对那些前来寻古访幽的人早已司空见惯,无数次地述说着这条小巷的传奇故事。一位老者指着我们站的地方说,这里就是关老爷驻马探看瀍河对岸九龙台上曹操练兵的地方。

一段传说,连接了两个历史人物——曹操和关羽;一段传奇,留下了两个三国文化遗址——瀍河两岸的勒马听风街和九龙台。

在冷兵器时代,刺探情报就是抵近观察。大凡优秀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如西汉时的李广,都曾亲临敌阵侦察掌握第一手战场情报,关羽也不例外。想必那时这里视野开阔,关羽勒马察看河对岸的九龙台,对曹操排兵布阵的情况定会了然于胸。关羽不仅讲义气,而且磊落,就那样安坐于马上,向对岸眺望,类似于叫阵。

勒马听风街的居民,指着街尽头一棵老槐树说,它的西边便是关帝庙,庙前也有一棵老槐树。庙门朝西,据说是根据关公当时眺望的方向建的。

居民们说,小巷南面即将进行拆迁和开发。届时,这里将成为新型社区——瀍滨小区,北面仍将保持原貌。

若干年后,这里还会保留勒马听风街的街名吗?居民们还会坐在门前讲小巷的传奇故事吗?老槐树还会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吗?


二、里仁巷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正因为如此,里仁巷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洛阳离仁巷位于老城,据说很多居民祖上是从山西移民至此。


三、九龙台街



九龙台是曹操的点兵台,它前面的广场是演兵场。地址在瀍河西岸,九龙台街路南,市第三建筑公司第一分公司场院中。原来是一座高台,有台阶百级,占地约5000平方米,外面砖砌,内用土夯实,有长长的砖台阶。上面建有三,四进殿房,院舍,戏楼等,跨院有水井。如果你去过开封的龙亭,它们基本相似,只是九龙台上的殿房没有龙亭那么庄严华丽,台子高低却差不多。


四、春晴路



“洛阳八景”之一“金谷春晴”的后二字。

西晋权臣石崇于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阳金谷涧营建别墅,与当时名士陆机、潘岳、左思等23人结为诗社,号金谷24友,并广收天下奇花异石于园中,名“金谷园”,为洛阳名园。今日名园早已无迹可寻,位置据考证在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城西)。洛阳火车站之金谷园只是托名,而非故址。

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他因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 “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石崇用绢绸、茶叶、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岛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

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翩跃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所以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春晴路位于洛阳火车站附近,商业繁华。


五、敬事街



“敬事”一词来自洛阳周南书院的匾额“敬事乐群”。

“敬事乐群”则源于西汉学者戴圣的《礼记?学记》中的“敬业乐群”。尽职尽责地做事,十分融洽地与同学、朋友相处、探讨学问,是其本意。

“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是关于老城街道的一个约数,除了几条大街,老城更多的还是类似敬事街这样的小街小巷。敬事街长不足200米,沿街能称得上单位的主要有敬事街小学,其他的大多为民居、社区。虽然敬事街小且短,但它所处的位置很惹人注目。

敬事街的确不大,位于街道中段的敬事街小学为它挣足了名气。如果你看到一群群来探访敬事街的游客,十有八九是来看这所有300余年历史的小学的。

“敬事街小学”几个大字由郭沫若题写。早在1706年,这里就建有一所天中书院,后来改名为周南书院。1905年,这里又创办了西式小学――县立高等小学。民国时期以及日伪时期,这所学校多次更名。新中国成立后,它最终更名为敬事街小学。

无论名称如何变,这里始终是以传播文化为核心的地方。无论有着怎样的光荣传统,这里都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六、上阳路




上阳宫,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地处洛阳皇城西南、禁苑(隋朝的西苑)之东。上阳宫是唐高宗李治在东都洛阳时修建的,上元年间,唐高宗在此处理朝政。705年,武则天被儿子唐中宗逼迫退位,之后就居住在上阳宫,直到年底驾崩。

唐玄宗时,在上阳宫举行宴会。安史之乱时,上阳宫被严重破坏。此后上阳宫逐渐荒废,唐德宗时废弃。

上阳宫是清冷的地方。

它出唐王朝宫女的“幽禁所”。《上阳白发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喻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上阳宫女长达四十余年的幽禁遭遇,揭示了“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悲惨命运,同时对封建帝王强制征选民间女子以满足自己淫欲的罪恶行径提出强烈的控诉。

上阳宫又是浪漫的地方。

“红叶题诗”的故事就发生在上阳宫。天宝末年,洛苑宫娥题诗梧叶:“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人。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随御沟流出,在今天西下池停下,大诗人顾况见到了,亦题诗叶上,泛于波中,从上游写诗送入宫中。

两人红叶传情,终于趁安史之乱的时候,顾趁战乱进入上阳宫,将宫女救出,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七、西苑路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筑西苑。西苑西至新安,北抵邙山,南达伊阙诸山,方圆二百里。

西苑以人工湖为中心,湖上建山,湖之北所建各样的十六宫院,形成“苑中园”的特色,开创出别样的离宫型皇家园林,成为清代圆明园的滥觞。

在武则天时,洛阳荣升为神都,西苑则随之被定名为神都苑。

宋元以后,古都洛阳日渐衰落,作为皇家园林的西苑亦不免败落下来,但它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地位却不容抹煞。

西苑路始建于1956年,因经过隋唐西苑故址而得名。西苑路西起武汉路,东经太原路,北道与延安路相接,南道与南昌路相接,全长约3600米。

如今的西苑路,依旧被看成洛阳最美的一条路,这源自与它路上1500棵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让这里成为一条“绿色长廊”。


八、丽春路



丽春殿是西苑的十六宫之一,包括丽春殿、含莲亭、芙蓉亭、宜男亭。在隋唐时代的位置,大体在今西工613研究所一带,南去洛河,风景佳丽,临河有一里长的长廊。

丽春路打通工程已经结束,从芳林南路开始,丽春路向西直通周山,成为贯通洛阳东西的又一条次干道,大大加快了洛阳东西交通的通行能力。

九、仁义胡同


老城南大街中部向西有一条察院街(现农校街),街口向西不远有一条南北走向、长不足百米、宽不足两米的胡同,这就是昔日的仁义胡同。小径逼仄弯曲微不足道,却记载了一个邻里间互谅互让、和睦相处的感人故事。

据老人们说,清朝以前此处并没有胡同,而是董、李两个大户人家的界墙。有一次两家为界墙发生了争执,官司打到洛阳县令那里,县令知道两家都有背景,不敢断案。董家就给在朝为官的儿子董笃行(董老官)写信,要儿子亲自回洛处理界墙官司。董老官收到书信哈哈大笑,提笔在信上批注:“千里捎信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区区小事不足议,邻里和睦理应当。”

董家接信后认为有道理,就按照儿子的意见,将界墙向自家院里移了一墙之地。李家见此情景也受到触动,将界墙向自家院内移了两墙之地。至此,两家之间形成了一条狭窄的胡同,近邻也仿而效之,使胡同得以延伸贯通,后人称其为仁义胡同。

仁义历来是河洛人最淳朴的民风。平淡的胡同有不平淡的故事,寻常的人生有不寻常的人格。不管老城如何变迁,胡同里的仁义,应永远定格在你我的心头。


十、定鼎路


相传禹铸九鼎,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们作为传国重宝,此后“鼎”便成为拥有政权的象征,后世因称定都建国为“定鼎”。

《左传·宣公三年》载:“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

洛阳老城西关外的定鼎南路东侧,有一座规模宏伟壮观的庙宇叫周公庙,庙中现存主要古建筑是定鼎堂,取周公辅佐“成王定鼎于郏鄏(西周初年洛阳名)”之意而命名。

自成王在洛阳定鼎之后,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王权的象征、国家存亡的标志,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鼎。史书上也就有了楚庄王问鼎、齐宣王求鼎、秦武王举鼎、秦昭王迁鼎等一系列与“鼎”有关的故事,进而延伸出“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等成语。

如今“鼎”又成为洛阳城市建设的标志之一,无论是老城西关九龙柱上的大鼎,还是王城公园、洛浦公园的宝鼎,都述说着河洛的沧海桑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