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朝的科举考试内容

 昵称6327493 2015-10-20

金朝的科举考试内容

gddddgfg 4级 分类: 招生考试 被浏览27次 2014.09.15

请微博专家回答 检举

采纳率:46% 4级 2014.09.16
(二)金朝科举制度考试内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金朝科举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做法,并有所创新。如金章 宗明昌元年(1190年),曾下令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以及荀、杨、老子 内出题,这就把辽、宋科举考试内容范围大大地扩展了。把单纯从“四书”、“五经”中寻找答案扩大到经史 百家之言,并且还要在题下注其本传。这不仅是对辽、宋科举旧制的一个发展,而且也促进考生广泛阅读,开 阔眼界,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昌三年(1192年)二月诏谕有司:“进士程文但合格者即取之,勿限人 数。”明昌四年(1193年)十二月又诏有司“会试毋限人数”(注:《金史》卷9《章宗纪一》。),扩大了 录取名额。章宗时多次放进士6名,宣宗时常放进士10余人,到哀宗时进士人数则从十几名到50多名,数额大 大增加。     金朝科举除设“常科”之外,还设有“宏词科”等特科和武举,这点与辽代科举不同。特科即制举,“以 待非常之士”(注:《金史》卷51《选举志一》。),是常科的补充形式。武举始设于金熙宗皇统年间,分府 试、省试两级和上、中、下三等(注:《金史》卷51《选举志一》。)。《金史·章宗本纪》也记载,承安五 年(1200年),朝廷“定策论进士及承荫人试弓箭格”。这充分说明金朝统治阶级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及其游牧 民族传统的特点,这比唐、宋及辽代均有独到之处。     金朝在科举设科上,颇具自己的特色。金世宗初设女真进士科时曾有犹豫:“‘女真字创制日近,义理未 如汉字深奥,恐为后人议论。’丞相(完颜)守道曰:‘汉文字恐初亦未必能如此,由历代圣贤渐加修举也… …今令译经教天下,行久之,亦可同汉人文章矣。’”(注:《金史》卷51《选举志一》。)由于设立女真进 士科,使金朝出现了不少精通汉文和女真文的少数民族学者,促进了金朝文教事业的发展,也使金朝统治者感 觉到,有了本民族的选士制度,可为巩固其统治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女真进士科的设立,在中国科举史上第 一次给少数民族以相应的地位,其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金朝科举制中还增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考试项目——试弓箭。金朝统治阶级为了振作女真人的尚武精神, 决定策论进士加试弓箭。据记载,所试弓箭并不太难,大约射10箭中2箭即可中选;但是,若射未中选,就要 失去考试机会。     金朝统治阶级设立科举制度,笼络知识分子维护统治,巩固政权,同时在实施科举制度过程中,不断提高 认识,逐渐发展,金朝科举制度也日趋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