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除了物理的侵蚀作用外,主要是化学溶蚀反应。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Ca(HCO3)2 = CaCO3 ↓ + H2O + CO2 ↑ 这是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非常广,华北,华南,西南都有,其中西南云贵地区,广西最为典型,因为那里具有以上三个条件。世界上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高原也十分典型。 先给大家看一张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整体图:
我们按照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时间顺序先介绍地上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1、侵蚀初期形成:石芽、石林 溶沟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动,由溶蚀、侵蚀形成的许多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这是一种高大的石芽,高达20-30米,密布如林,故称石林。它是由于石灰岩纯度高、厚度大,层面水平,在热带多雨条件下形成的。
峰丛、峰林和孤峰 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其中峰丛是底部基坐相连的石峰,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向深处溶蚀、演化而形成。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盆地中
二、底下喀斯特地貌 1、地下河:地下水把石灰岩溶蚀形成。 2、溶洞:里面有大量的石笋(从下往上长)、石柱(上下联通)、石钟乳(从上往下长)。 因为溶有大量CaCO3的泉水涌出地表,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小,使得CaCO3在泉口形成钙华沉积,长时间的积累使泉华形成不同的形状,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美景。 溶洞形成的条件: 石灰岩地貌、地下水丰富、地壳不断上升。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公众号24小时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