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子杀人的故事,启发太大了

 德道传媒 2015-10-20

 历史故事(一):曾子杀人

 

在《东周列国志》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高足曾子素有贤名,有一次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杀了人,一个人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人!”他妈妈正在织布,听了这个人的话,头也不抬,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人,也对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人”,他妈妈就停下织布,想了想说,“我儿子一定不会做这种事”,然后又低头继续织布。这时,又来了第三个人,对曾子的母亲说同样的话——“曾子杀人!”,他妈妈一下子从织布机旁站起来,跑出了家门。

【附言】

象曾子这样素有贤名的人,他妈妈如此了解曾子,尚且在三个人连续说他杀人后相信他真的杀了人。在人类的宣传机器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过媒体造谣来毁掉一个人的声誉简直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洗刷一个人的清白,却可能耗尽他的整个一生。

历史故事(二):三人成虎

 

《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假。”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个人?请大王明断是非,抵制谣言,揭露邪恶,倡行大义!”

但是,后来,还是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附言】

“谣言说一千遍,也就成了事实。”这是历史上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一个重要信条。他们吹捧自己、诬陷好人,蒙蔽上级,欺骗群众,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造谣诡计。

识破这个诡计的可靠方法,就是认真调查,冷静分析,不要象这个故事里的魏王那样,轻听轻信,谣言止于智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