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

 花盖梨图书馆 2015-10-21

  (1)沙土的组成

  一般来说,细砂比粗砂容易液化,级配均匀的比级配良好的容易液化,细砂比粗砂容易液化,主要原因是粗砂较细砂的透水性好,即使粗砂有液化现象发生,但因孔隙水超压作用时间短,其液化进行的时间也短。

  (2)相对密度

  松砂比密砂容易液化。在粉土中,由于它是粘性土与无粘性土之间的过渡性土壤,因而其粘性颗粒的含量多少就决定了这类土壤的性质,从而也就影响液化的难易程度。

  (3)土层的埋深

  砂土层埋深越大,即有效覆盖压力越大,砂层就越不容易液化。地震时,液化砂土层的深度一般是在10m以内。

  (4)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浅的比地下水位深的容易发生液化。对于砂类土液化区内,一般地下水位深度<4m,容易液化,超过此深度后,就没有液化发生。对粉土的液化,在7度、8度、9度区内,地下水位分别小于1.5m、2.5m、6.0m,容易液化,超过此值后,则未发生液化现象。

  (5)地震烈度大小和地震持续时间

  多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烈度高,地面运动强度大,就容易发生液化。一般5~6度地区很少看到有液化现象。实验结果还说明,如地面运动时间长,即使地震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责任编辑:soso

  更多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